口腔潰瘍≠上火!醫生提醒:想要潰瘍好得快,日常牢記5件事

2020-03-29     健康之路官方

提起「口腔潰瘍」,很多人腦海里第一個浮現出來的詞就是「上火」,隨即就會使用牛黃解毒片等清熱降火藥物治療,但並非總有效果。



口腔潰瘍就是「上火」嗎?

並不是。


一方面,站在中醫的視角來看:

口腔潰瘍並不僅僅是「上火」兩字能簡單概括的。


在中醫的辯證中,除了心火上炎和脾胃積熱這樣明顯屬於上火的以外,還有:

  • 肝鬱氣滯、脾虛濕困這樣與上火無關的證型;
  • 以及陰虛火旺這樣雖然也是上火,但屬於虛證,單純清熱降火無效者;
  • 甚至還有像脾腎陽虛這樣的證型,本身已是陽虛,內火不足,再妄行降火反而會加重症狀。

這就是部分人用了降火藥卻完全無效的原因。


另一方面,在現代醫學看來:

其實口腔潰瘍的發生是免疫、遺傳和環境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許多口腔黏膜病都會出現潰瘍,如復發性口腔潰瘍、口腔結核、口腔鱗癌、口腔扁平苔蘚、盤狀紅斑狼瘡、多形紅斑、白塞病、克隆氏病等。


有時,它也是全身疾病的一種反映,如患糖尿病、胃病、血液病、結核病等。


總之,

不能武斷地認為口腔潰瘍就一定是上火了。


那麼,

口腔潰瘍到底是什麼?

臨床上說到的口腔潰瘍,多是指復發性口腔潰瘍。


有人給它總結了四大特點,即「紅、黃、凹、痛」

潰瘍周圍會紅腫,潰瘍表面是黃色,中間凹陷,通常較痛。它往往會反覆發作,有時一次能長出十幾個,火燒火燎的疼,但它有自限性,到一定時候會「不治而愈」。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口腔潰瘍並非僅僅是一種炎症性病變,不要抱著去不去醫院看無所謂,吃點消炎藥自然會好的心理。


尤其,是那些疼痛不明顯、邊緣不清晰,而且老不癒合的口腔潰瘍,我們更要引起警惕,因為這有可能是惡性的。



不要小看了口腔潰瘍!


在眾多的口腔潰瘍中,另有少數不屬於復發性口腔潰瘍的(如結核性潰瘍),它們是不會自愈的。


這在老年人中較多見。隨著年齡增長,身體狀況衰弱,免疫容易失衡,因此發生惡性疾病的幾率更高。


甚至有些口腔潰瘍在一開始就是某種惡性腫瘤如舌癌、牙齦癌、頰黏膜癌的早期表現!


這類潰瘍若被忽視或憑自己的「經驗」當作炎症來治療,就必然延誤病情,加速擴散,後果不堪設想。


而糖尿病等全身疾病所反映出來的潰瘍,更不能單純視之,自然要從治療其基礎疾病入手,才能有較為滿意的療效。


因此,一旦遇到經久不愈的口腔潰瘍,最好的就是及時就醫,必要時還要做病理活檢來明確診斷。


得了口腔潰瘍該怎麼辦?


絕大部分的口腔潰瘍是復發性口腔潰瘍,一般在7~10天就能自愈。

但若是超過這個時間,口腔潰瘍還經久不愈,就要小心是否是惡性疾病的徵兆了,此時就需及早就醫處理。


醫生對於口腔潰瘍的治療,會以消除病因、增強體質、對症治療為主。而我們除了要遵從醫囑從根源消除病根外,在日常生活中還應注意飲食不良習慣的糾正。



在治療中我們應遵循以下原則,這才能真正有益於潰瘍的癒合:


1、遵醫囑

在醫生指示下,塗抹藥物或用藥水漱口,補充維生素B2、C及葉酸的攝取。


2、注意口腔衛生

每次進食後,可用食鹽水或生理鹽水漱口,也可用藥物漱口液,防止因食物殘渣加重繼發感染。


3、飲食要注意

  • 避免吃太硬或纖維太粗的食物;
  • 不要挑口味過重,如太酸咸、太辛辣的食物;
  • 不吃太燙或太冰的食物;
  • 少喝酒及碳酸飲料等刺激傷口的飲料。


4、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 保持心情舒暢,樂觀開朗,避免遇事著急;
  • 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避免過度疲勞;
  • 平時多吃水果、蔬菜補充豐富的維生素;
  • 注意生活規律性和營養均衡性,養成一定排便習慣,防止便秘。

5、定期接受血液及肝腎的健康檢查

如此這般,才能把我們從口腔潰瘍的困境中拯救出來。

口腔潰瘍≠上火!醫生提醒:想要潰瘍好得快,日常牢記5件事


總之,

切忌盲從風氣,

把口腔潰瘍等同於「上火」,

一味地使用清熱降火或清熱解毒的中成藥,

不僅耽誤治療,

還會給自己造成更多的痛苦和損失。


學到新知識了,

記得點贊+關注,

轉發給更多的人哦~


版權聲明:本文為健康之路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Lodk3EBrZ4kL1ViVs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