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前喝湯好,還是飯後好?邊吃飯邊喝湯、湯泡飯,健康嗎?

2019-10-08     健康之路官方

日常飲食中,

大部分人的餐桌上總少不了「一碗湯」

有人說:飯前喝湯好,勝過吃良藥

也有人說:飯後喝湯好,有益健康

飯前喝湯好,還是飯後喝湯好?

「飯前喝湯」:有助消化

飯前喝湯可以補充水分,滋潤消化道,使食物更容易下咽。

還能提供一部分飽腹感,吃正餐時就不容易吃過量。

「飯後喝湯」:補充熱量

吃一點食物後再喝湯,可以提高熱量。特別是現在天氣越來越冷,飯後喝湯有利於增加能量。

除了飯前飯後,還有人喜歡「邊吃飯邊喝湯」,這種就不太推薦了。

因為吃飯途中喝湯,雖然有助於食物吞咽,但湯水可能會降低唾液的濃度和稀釋部分胃液。

不過只要不大量喝湯,邊吃飯邊喝點湯對胃腸道消化液的影響還是很小的。

總結:飯前喝湯、飯後喝湯,哪一種更健康並沒有那麼絕對,更重要的是看自己適不適合。

你適合:飯前還是飯後喝湯?

1、飯前喝湯

  • 適合有減肥需求的人
  • 因為飯前喝湯可以增加飽腹感,減少正餐時的食量。(但一定要選擇低熱量的湯)
  • 適合消化功能比較弱、食慾不大好的人
  • 因為飯前喝湯,身體容易吸收,也能刺激胃酸分泌。(但不能喝太多,小半碗就好)

2、飯後喝湯

  • 適合想增重和住在寒冷地區的人
  • 因為吃飽飯後再喝點湯,會增加總能量攝入,有助於脂肪和熱量的囤積。
  • 適合老胃病患者
  • 如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以及胃酸分泌較少的患者。
  • 因為胃病患者飯前喝湯會沖淡胃液,影響消化,引起胃部不適,所以更適合在飯後少量喝一點湯。

提醒:如果是健康人群,無特殊需求,想什麼時候喝湯,都沒啥影響。

不管是飯前飯後,喝湯都要注意這3點!

1、注意時間

飯前喝湯,最佳時間是飯前20分鐘左右

而飯後喝湯,最佳時間是飯後10分鐘左右,或是在快吃飽的時候,用少量湯結束一餐。

2、不要喝太多

每餐喝湯半碗為宜,因為大量喝湯,會沖淡胃液,加重腸胃負擔,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不要喝太油膩的湯

比較適合喝清淡、少油的湯,如紫菜湯、瓜湯之類的;

如果是雞湯、肉湯,一定要撇掉多餘的浮油再喝,以免增加腸胃負擔。

除了飯前、飯後的喝湯順序

大家平時喝湯還存在一些誤區

下面跟著小薇學習一下

關於「喝湯」的常見誤區

1、不能只喝湯不吃「肉」

其實湯的營養都在肉里,各種營養物質在湯內的含量不足10%,而90%以上都會留在肉里。

所以,如果想更好地獲取各種營養物質,喝湯的同時也要吃肉。

2、不能喝剛出鍋的「熱湯」

已有研究表明了,常吃燙食的人,罹患口腔癌、食道癌等上消化道癌症的風險將會增高。

所以喝湯溫度保持在 50 ℃以下為最佳(一般湯煮好後,攤涼10分鐘就能喝了)。

3、 不要用湯泡飯

用湯把飯泡軟,食用時減少了咀嚼過程,這會給胃的消化增加負擔,時間一久,就容易導致胃部不適。

4、煲湯時間不是越久越好

煲湯時間過長會增加湯中嘌呤的含量,增加痛風的風險,同時食物中的營養也會慢慢流失。

推薦煲湯時間:

  • 海鮮或青菜湯:半小時以內;
  • 魚湯:一小時左右;
  • 雞湯或排骨湯:1~2小時;
  • 燉骨頭湯或豬蹄湯:不超過3個小時。

5、不要往湯里隨便加藥材

所有中藥材都存在對肝臟的消耗作用,如果沒有選擇的亂用藥材煲湯,會對肝產生一定副作用。而且長期利用一種中藥材進行煲湯飲用,身體也會產生抗藥性。

因此,最好在專家的指導下,科學搭配利用中藥材煲湯,有針對性的合理煲湯食補。

推薦藥材:

最好選適合多數人體質、平補無偏性的,如淮山、枸杞、黨參、玉竹等。

最後小薇再提一個點

不同人群,對湯的講究也不同


好啦,

關於「喝湯」的小技巧都教給大家了

都學會了嗎?

如果覺得本文有用

記得轉發給家人朋友

點「關注」再走喲~

版權聲明:本文為健康之路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XWi-G4BMH2_cNUga6Q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