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對於成都樓市來說,註定不平凡。
與往年的土拍市場相比,今年的市場熱度明顯提升了好幾個檔次,來勢洶洶的疫情都沒能擋住它的發展腳步:
1、地價屢創新高。「萬元地」已不再是新鮮詞彙,如果去除附加建設條件以及特殊用地,5+2區域幾乎全部步入了「樓麵價過萬」的時代;
2、核心區域供應增多。上半年大成都共出讓了68宗涉宅土地,出讓面積合計約5395畝,其中5+2區域就有25宗,出讓面積超過2000畝,就連久不出新的青羊區都供應了兩宗合計約115畝的宅地;
3、開發商信心十足。上半年市場交出了「零流拍」的答卷,與此同時,部分宗地出讓時還出現了多家名企激烈競價的情況,即使有疫情衝擊,但開發商拿地熱情不減,這不僅意味著成都市場對於各大開發商而言存在新的機遇,而且從側面印證了成都擁有強大的發展潛力。
綜合來看,土地市場供需兩旺的態勢,讓樓市未來充滿想像。
對於購房者而言,這些紛雜的土拍信息就是一種強烈的買房信號,仔細剖析數據背後,能得到許多有用的信息:不論是房價走勢,還是潛力區域,甚至是購買雷區,都可以作為未來買房的參考。
那麼,2020年上半年成都土拍市場帶來了哪些啟示?跟著小扉一起來逐一分析。
按照慣例,先上「硬菜」,小扉將上半年出讓的所有涉宅宗地信息全部整理出來了,猴急的朋友可以先花一分鐘時間瀏覽下面圖片回顧市場的波瀾壯闊~
不著急的朋友就請跟著小扉來分區域挨個分析,看看有哪些信息值得購房者重點關注。
5+2區域
1
天府新區是未來樓市主戰場,但剛需機會不大
上半年,天府新區共出讓了13宗涉宅土地,供應土地面積約1410畝,當之無愧的供應大戶,可以預見,未來該區域將成為新房供應的主力軍。
但與以往不同的是,此前天府新區由於房價徘徊在萬元左右,一直備受剛需青睞,動不動就出現「萬人搖」的盛況。而從上半年各宗地成交樓麵價來看,除了標籤為重大產業用地之外,其他地塊實際成交價全部破萬(去除無償移交的統籌住房比例),甚至最高樓麵價已達17299元/㎡,比天府新區現有市場上的大部分新房售價都貴,已然不具備性價比優勢,對剛需一點都不友好。
因此,天府新區「萬人搖」的情況可能會逐漸消失,隨之而來的是剛需再也高攀不上的尷尬情況。
2
供應又貴又少的高新區,新川成為新潛力區域
幸好高新區放開了其他區域的購房資格,不然就如今這樣「擠牙膏」式的供應節奏,以及節節攀升的樓麵價格,高新區人民還不得哭暈在廁所。
而從出讓宗地所在區域來看,新川成了新的發展重點,即使出土了古代墓葬群,但絲毫不影響開發商們的拿地熱情。更重要的是,高新區3月份調整了新川規劃,未來還有20多塊住宅用地待出讓。
因此,對購房者來說,如果想在高新區置業,新川將是一個重要的選擇。目前,區域內還有售價低於樓麵價的中建天府公館待售,機不可失。
3
主城區:西貴、東進、北親民
主城供應仍然非常稀少,五大城區加起來都抵不上一個天府新區。
還有一個現象值得關註:即使是主城區,分化也較為嚴重。「西貴」、「東進」不是說說而已,位於青羊區、武侯區的宗地,即使位置不那麼好,樓麵價仍然非常可觀,沉寂多年的東三環龍潭寺板塊也展現出驚人價格,對比之下,金牛區顯得特別友好。
近郊區域
1
溫柔的雙流,存在感極弱的溫江
相比於前兩年,雙流今年上半年的樓麵價算是比較溫柔,長期被成都人忽略的東升板塊再次走入了大眾視野,這個雙流傳統的主城區,宜居度很不錯,而從2015年至今共出讓了11塊涉宅用地,也是以後新房的供應主力,值得剛需關注。
與雙流區較為充足的供應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溫江區上半年只出讓了一宗宅地,好在面積足夠大,有108畝,也能提供較多的新房。
2
轟轟烈烈的東進,龍泉驛進入發展快車道
6月24日,十陵街道一宗宅地被佳兆業以15950元/㎡的價格收入囊中,一舉刷新龍泉驛區土地市場天花板,開發商的魄力,足以看出它們對東部地區發展向好的「支持」與認可。
除了上半年已有的住宅用地成績單,2020年,龍泉驛區整體供應都很猛,計劃供應大量的土地用來做公共管理、服務和公共運輸,以及商服用地。
不難發現,今年龍泉驛以建設大運會配套項目為主,隨著各項配套的建設完成,龍泉驛的城市面貌會煥然一新,尤其是十陵、大面和龍泉驛街道,對剛需朋友來說,這些區域可重點關注。
3
一大波開發商進駐,郫筒極具潛力
作為成都上風上水的一個區域,經過多年發展,郫都區已經形成了犀浦、紅光、郫筒等多個購房板塊。
但對於購房者而言,犀浦發展時間較早,核心區域可供開發的土地已經很少,上半年出讓的宅地不屬於犀浦核心區,但體量夠大,拿地開發商也是知名央企,還是值得期待的。
除此之外,郫都區更具潛力的是郫筒,又迎來一大波品牌開發商,區域發展前景可期。
4
不要小瞧北門,未來房價可能超乎想像
新都樓麵價也破萬了!不提它未來可能到達的具體高度,只看其他出讓宗地的價格,就能感受到北門「整齊劃一」的前進步伐。
對於剛需購房者而言,如果再小瞧北門,可能就會錯過最後一批「房價仍然溫柔」的機會了。
遠郊區域
1
面對中介的吹捧,請冷靜看待新津
自新津撤縣設區以來,許多紛雜的聲音開始出現:有鼓吹房價上漲的,有傳言升級為二圈層的,幾乎每一條信息都在製造焦慮。
但從市場反映來看,新津表現得比較穩重,不僅官方沒有任何表態,就連開發商拿地的樓麵價也是穩紮穩打。
因此,大家一定不要焦慮,買房是件慎重的事情,需要理性分析。
2
其他區域雖然多央企,但發展仍然有限
除了新津的其他遠郊區縣,雖然不乏央企身影,但多為前期簽約項目後續用地,以底價成交為主,拉低了區域成交均價。
從用地要求以及成交樓麵價來看,這些區域的發展著實有限,更加適合本土購房者考慮,其他剛需群體要三思而後行。
毫無疑問,2020年上半年成都土地市場又是「豐收」的一年,5+2區域穩坐市場主角寶座難被撼動,部分新興區域開始成為市場新寵,官方期望的城市協調發展又邁出了新的一步。
那麼,隨著城市發展而不斷刷新認知的土地市場,你覺得購房者未來的機會在哪裡呢?歡迎來留言區理性討論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