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才子」唐伯虎,為何比不過「痴兒」文徵明,網友:自己作的

2023-07-11     書法網

原標題:「風流才子」唐伯虎,為何比不過「痴兒」文徵明,網友:自己作的

在周星馳的電影中「江南四大才子」玉樹臨風,尤數唐伯虎最為英俊倜儻,有著「風流才子」之名,其實歷史中的唐伯虎並非如此瀟洒。

唐伯虎出生於商人之家,父親經營著一個酒館,自小長在市井鬧市之中,好在老天爺賞飯吃,他9歲就被大畫家沈周選為徒弟,彼時文徵明連話都說不了。

唐伯虎畫像

16歲考取秀才,後來又成立了家室,似乎人生到這都很美滿,可是誰曾想24歲時他的母親、妹妹、妻子相繼離世,他一時打擊過大,把自己泡在酒缸中。

在祝枝山的規勸下,他重拾父親的寄託,努力考取功名,28歲一舉奪得鄉試解元,進京參加「全國大賽」,卻被離奇的捲入到「科考舞弊案」中。

唐伯虎《仕女圖》

當時唐伯虎結識了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的曾孫子徐經,徐經為了獲得功名,便買通了主考官程敏政,提前知道了題目,但是唐伯虎並不知曉。

還同徐經與程敏政交誼,由於他太過持才放曠,在榜單未宣布之時,就聲稱自己一定會奪得榜首,引起了同鄉考生都穆的嫉妒和朝廷的猜忌。

唐伯虎《蘭亭序》

把他歸入到「舞弊案」的嫌疑人中,名聲變的臭名昭彰,一生永不得為官,只能為吏,生活也窮困潦倒,只能靠賣畫為生,甚至有時3日也吃不上飯。

很多網友說唐伯虎的潦倒,就是自己作的,如果他不大肆宣揚自己奪榜一事,像文徵明一樣低調做人,又怎麼會落到如此境地。

確實在唐伯虎人生走下坡路的同時,那個11歲才會說話的「痴兒」文徵明卻在慢慢崛起,成為「明代第一書法家」,靠著自己溫潤典雅的氣質。

在書法上超越了唐伯虎,其字溫潤秀勁、穩健老道,內在的氣質更加深厚,做到了「形神俱佳」,蘊含著「謙謙君子」之風。

但是唐伯虎的書法卻略有「華而不實」之感,像他臨摹的《蘭亭序》,只追求字體的外形相似,缺失了晉人高古溫和的內在風骨。

而文徵明寫的《蘭亭序》用筆自如洒脫,筆勢剛勁有力,點畫書寫較為率真坦然,好像「自然化成」,藝術氣息更加強烈,不拘泥於晉人的風格。

文徵明《仕女圖》

獨創新法,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內質之美」,有著濃郁的書卷之氣,讓人看後感到身心舒暢,並且文徵明知道自己天生愚笨,所以從未懈怠過練習。

民間有著日寫萬字的傳言,遵守著古人的法度,以沉穩平和為主,不過分的炫技,尤其是他的晚年行書更是氣韻深遠,用筆娓娓道來,從容舒雅。

文徵明《蘭亭序》

達到了孫過庭所說的「復歸平正」,格調頗為高妙,成為當今學者修身養性的必備之品,可惜了唐伯虎,若是他有著文徵明對於人生釋懷、淡然的態度。

不過於追求功名利祿,可能他的書法慢慢沉澱下來之後,會比文徵明更加精妙,也不會在53歲就抱憾離世,使一代天才就此隕落。

正好印證了他在《桃花庵歌》中寫的那句詩:「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關於唐伯虎與文徵明的人生您有何看法?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83b0aecb115063268c17d0aaf9d98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