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魏國曹丕在《典論·論文》當中寫道:「文人相輕,自古而然。傅毅之於班固,伯仲之間耳。而固小之,與弟超書曰:"武仲以能屬文,為蘭台令史,下筆不能自休。」
這句話當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傅毅和班固兩人一起編撰史書,兩人的文采相當,彼此分不出來高下。但是班固一次在給自己的弟弟班超的書信當中寫到:「傅武仲因為擅長寫文章得到了蘭台令史的官職。但是一旦他自己開始下筆寫作,就不不受控制,自己不能停下來。」
從當中我們就可以看到,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這種「文人相輕」的例子就是存在的。而在《典論·論文》的下文,曹丕也給出了自己關於這種現象的解釋。那就是「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人們總是能夠發現自己的優點。但是創作文章的體裁有很多種,擅長寫一種體裁的文人往往會輕視不擅長寫這類題材的文人,並由此逐漸產生了「文人相輕」。
劉文典是研究莊子的大師。當時他在西南聯大教學的時候,恰巧沈從文也在這裡當教授。但是劉文典顯然對沈從文的才華不服。
他說:「沈從文算什麼教授?在西南聯大,陳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要是我給開工資,陳寅恪應該拿四百塊,我拿四十塊,朱自清拿四塊,沈從文四毛錢都沒有。他都當教授了,那我是什麼?我豈不成了太上教授?」語氣中,充滿了對沈從文教授的不屑。
而這樣的例子也不在少數。提到冰心,你會想到什麼?
是像「我在母親懷裡,母親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當中描繪的深厚的母愛,還是像「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中描繪的難得的成功。
作為我國著名作家,被譽為「世紀老人」的冰心,創作出了諸多流傳甚廣的作品。但是就是這樣一位老人,也逃脫不了「文人相輕「的局面。她就曾經被林徽因斥責過,也被張愛玲暗中諷刺過,魯迅先生也曾經表達過類似的不滿。
真與美的碰撞
張愛玲曾經在《我看蘇青》當中寫道:「如果必須把女作者特別分作一欄進行評論的話,那麼,把我同冰心、白薇她們來比較,我實在不能引以為榮,只有和蘇青相提並論我是甘心情願的。」言語中,充滿了對冰心文學作品的不滿。
這種不滿,主要源於兩人的文學主張不同。張愛玲小的時候缺乏足夠的關愛和陪伴,生活的十分孤獨與悲慘。這種人生經歷,也影響到了張愛玲的創作主張。
她反對文學作品描寫那些虛無飄渺的美好與善良,主張反映生活的現實與悲慘。張愛玲的小說大多也往往以悲劇作為結尾。
但是冰心從小生活就更加幸福美滿一點。這種幸運也從冰心的生活當中延續到了自己的文學作品當中。她的作品當中,有慈祥溫柔的母親,有活潑大方的少女,有博雅風趣的教授等一系列美好的人物形象。
再加上冰心十分善於運用抒情等藝術表現方式。讀者在閱讀冰心的作品的時候,往往會感受到一種美,一種幸福。張愛玲的好朋友就曾經說過:「我從前看冰心的詩和文章,覺得很美麗。」
但是正如同,《論語·衛靈公》當中所說的:「道,不同,不相為謀。」冰心和張愛玲之間的文學主張,創作風格之間相差如此之大。
她們兩人筆下的世界就像冰與火一樣,不相交融。但是如果非要將兩人的文學創作水平分出高低貴賤,這也是分不出來的。兩人的差異最主要還是兩人考慮的角度的不同。
如同張愛玲筆下的文章一樣,我們現在的生活確實可能會充斥著大量的不幸與悲慘。較為真實的描寫可以讓讀者更早看清世界的真相。但是既然生活都已經如此不幸了,在文學作品當中擁有那一點點美好的印象又未嘗不可呢?
女人的醋罈子
上世紀三十年代,林徽因和自己的丈夫梁思成搬到了北京的一個四合院當中。作為「一代才女」,同時又十分擅長交際的林徽因很快就把自己的家變成了一個聚會的場所。
雖然參與這種聚會的多為文人雅客。但是正如海伍德說過的:「對於一個能力強勁的人來說,無事不能為。」才華出眾的林徽因還是成為了其中的女主角。
但是冰心很不喜歡這樣的聚會。林徽因知道她不喜歡,也沒有邀請過冰心參加這類聚會。
從來沒有參加過這類聚會的冰心,潛意識當中認為這類聚會,不過男女之間的戲耍打趣,沒有任何的實際意義。看不慣這種現象的冰心就寫了一篇《我們太太的客廳》來對這種現象含沙射影。
但也有人說,是因為冰心看不慣林徽因在宴會中大出風頭,被眾人如同眾星捧月一般奉為女主角。至於冰心為什麼寫這篇文章的動機,由於我們不是冰心本人,我們也就無從得知,也不在這裡過多探討了。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就是,林徽因的宴會絕非只是男女之間的打鬧玩笑。正如沃利斯曾經說過的:「成見是一種不依真理判斷的傾向。」當時林徽因的聚會可以說一場文化的盛宴。身為女主角的林徽因在其中探討文學、藝術,與人辯論,充分地享受在這其中。
後來,從山西調查回來的林徽因借著這個機會,從山西帶回來了一罈子醋,並讓人送到了冰心家裡面。由於醋在中國的特殊含義,這次事件迅速傳揚開來,兩人之間的關係也成為了街頭巷尾討論的對象。
文學的意義
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同時他也是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先生的作品表現出了深遠的社會意義。他的文章針砭時弊,諷刺當時的社會亂象。
他的許多文章、言論在現在看來依舊具有很深的社會意義,並對我們的人生具有指導意義。
「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教導我們不要滿足於現在的舒適環境,要努力獲得更好的;「友誼是兩顆心的真誠相待,而不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敲打。」則告誡我們什麼才是真正的友誼。
魯迅的文章也影響了後來的諸多文人的創作風格。毛主席曾經這樣評價他:「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由此可見,魯迅先生的影響之深。與魯迅先生相比,冰心的文章的社會意義可能就沒有那麼的大,影響也沒有那麼深遠。
當時冰心的文章在杭州被禁止的時候,魯迅先生就曾經對此表示懷疑,覺得冰心的文章不值得被禁止。
但是實際上,如同毛主席說過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應該成為我國發展科學、繁榮文學藝術的方針。」文化作品應當是兼容並包,百花齊放的。不應當只局限於一種表現方式上。
小結:
但丁曾經說過:「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我們在人生當中難免會受到別人的質疑與蔑視。但是如果你認定了自己選擇的道路,就勇敢地走下去吧。你終將會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為人類文明進步發展做出貢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