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到極致便是恨:05年清華一名女博士弒夫,事後與遺體同住7天7晚

2024-01-20     吳忠強

原標題:愛到極致便是恨:05年清華一名女博士弒夫,事後與遺體同住7天7晚

2005年8月20日凌晨,在美國印第安納州一戶普通的民居中,年輕的赴美留學生何磊酒後回到了自己的家中。面對妻子喋喋不休地盤問,他一倒頭就趴到床上睡了過去。

突然,坐在床邊不停抱怨的妻子突然停了下來,眼神也開始變得兇狠而又怪異,慢慢地起身好像拿出了什麼,不久,一把冰冷的手槍就對準了何磊的後腦。

此時,窗外風雨交加。

隨著一聲低沉的槍響,丈夫的腦袋被打出一個大洞,血水汩汩地冒了出來,而做完這一切的妻子卻靜靜地坐在床邊,好像在思考著什麼。

這並不是恐怖片里的場景,而是真實發生在美國一對留學生夫婦身上的慘案。

事後,為了拋屍這個名叫陳丹蕾的博士留學生更是在七天後將丈夫殘忍肢解。

那麼,為什麼這個赴美的高材生會有著這樣匪夷所思的舉動?她和丈夫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一,不幸的童年

1997年,在四川成都一戶普通的家庭中,陳丹蕾出生了。父親當時是大學教授,在當時那個年代,是妥妥的高級知識分子。

按道理來說,有這樣知書達理的父親,陳丹蕾童年時代的家庭應當是幸福美滿的,可是幼年的她卻生活得並不快樂,而原因就在於她的母親。

當時,陳丹蕾的母親只是工廠一個普通的女工,文化程度也只是小學畢業生的水平。這樣的家庭組合很明顯,兩個有著不同世界觀念的人長時間待在一起,註定會出現交流上的障礙。

然而,陳丹蕾的父親卻處處包容與理解著妻子,並沒有感覺到兩人有著身份上的差距。

只是,陳母卻並不這樣想,覺得丈夫的職業和社會地位都是自己不可觸及的,總是害怕她的教授丈夫有一天會離開自己。平日裡,陳母總是猜想著丈夫在工作中有那麼多和他知識水平相近的女同事,為什麼還會每天回到這個家和自己在一起?

就這樣,陳母開始懷疑起夫妻之間的感情,質疑丈夫對她的忠誠。

慢慢地,對於陳父的一言一行,她變得十分關注。每天回家,都會盤問丈夫一天的經歷,甚至跑去追問丈夫的同事來調查他的行蹤。在陳母如此「特殊」的照顧下,陳丹蕾的父親對妻子的包容也在一天天的下降。他開始表現出對妻子強烈的反感和不滿。

對於丈夫態度的突然轉變,陳母也更是懷疑雙方之間的感情,對陳父的控制也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

最終,日復一日的爭吵成為了雙方最常見的交流方式。在這種極度壓抑和充滿矛盾的家庭環境中,陳丹蕾度過了她的童年,這種環境也讓她從小就變得十分內向,不愛說話。

而母親留給她的印象,永遠是歇斯底里爭吵的樣子,作為女兒,她完全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和父母的愛意,唯一能讓她得到快樂的就是一頭扎進學習當中。

由於自己特殊的性格,陳丹蕾從小就沒有太多的朋友,每天大量的時間都是泡在課本里。加之父親的遺傳,陳丹蕾在學習方面很有天賦,成績也是一直名列前茅,每次在同學們羨慕的眼光和老師的讚揚中她總會感到莫名的驕傲和自豪,這也是唯一能讓她體會到快樂的事情。

終於,在陳丹蕾不懈的努力下,她以全省第四的優秀成績順利考入了清華大學的化學系,未來可以說是一片光明。

在進入大學之前,陳丹蕾的內心充滿了興奮和希望,那一刻,她覺得自己的人生開始了新的篇章。

二、遇見愛情

實際上,大學裡面可不僅只有學習,更多的是生活,同學之間的交往也不再局限於課堂。

從小就不善交際的陳丹蕾,一時間無法融入到大學的集體當中,由於不懂得妥善處理人際關係,她和同學之間時常發生矛盾。她之前引以為傲的成績,在學霸遍地的清華校園裡,也顯得不再那麼突出。

慢慢地,由於沒有朋友和知心的夥伴,陳丹蕾逐漸開始變得自卑和內向,大學生涯也並沒有期待中的那樣精彩。和在高中時一樣,陳丹蕾一股腦地把心思放在了學習上,希望可以再次通過成績獲得同學們的關注和認可。

然而,不久之後,家庭再次給了她一個沉重的打擊——父母離了婚。

由於實在忍受不了陳母對感情的苛刻,陳丹蕾的父親離開了這個過度「深愛」他的妻子。

此舉無疑給了陳丹蕾沉重的打擊,連勉強維繫的家庭現在也已經破碎了,她再次感受到了絕望,學習此刻也並沒有那麼重要了,她的生活頓時陷入到了一片昏暗之中。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陽光自信的男孩走進了她的世界,驅散了她的陰霾。

這個名叫何磊的清華學子是機械工程系的,成績優異,為人開朗活潑,和陳丹蕾的性格完全相反,並且和她還是同一個年級的。

圖書館裡一次偶然的相遇,讓他們彼此認識了對方,當時,何磊自信而又陽光的形象給陳丹蕾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在了解到何磊剛剛結束了一段並不美好的感情後,陳丹蕾決定要執著地追求眼前的這個男生。和自己不同,何磊有許多的朋友和圈子,和每個同學都能聊到一塊,和他在一起,陳丹蕾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

儘管當時陳丹蕾的形象並不出眾,她個子不高,長得也不算漂亮,但出人意料的是,不久之後,何磊竟然接受了陳丹蕾的示愛。

或許,此時在情感上受過挫折的何磊,被眼前這個看似人畜無害的小姑娘的單純和執著所打動了,他們兩人不久就確立了戀人關係,這也在他們的同學之間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在戀愛剛開始的時候,兩個人彼此之間還是小心翼翼的。何磊也很關心他這個內向的女朋友,在相處過程中,總是說一些有趣的故事逗得陳丹蕾哈哈大笑,也把她帶到了自己的社交圈子,讓陳丹蕾認識更多的朋友,希望讓她能變得外向一點。

慢慢地,在何磊的陪伴下,陳丹蕾的生活變得不再那麼單調,而她也意識到,自己已經離不開眼前這個男友。

或許是受到母親的影響,陷入戀愛的陳丹蕾不久之後,身上就出現了母親的影子。她對自己現在的生活可以說是非常的滿意,而這一切都是何磊帶給她的,她對這個陽光的男朋友也表現出了過度的關心,可是,陳丹蕾的這一性格,卻讓何磊非常的不適應。

何磊天生喜愛自由,活潑開朗,一直有著很好的人際關係和廣泛的社交圈子。在大學期間也一直活躍在各種社團和活動中,陳丹蕾的過度在意讓何磊感覺到了束縛。

對於何磊有著許多的圈子和朋友,特別是異性朋友,這讓陳丹蕾非常的緊張,每次看到何磊幽默的言語惹得他身邊的女孩哈哈大笑,陳丹蕾就有種莫名的危機感和焦慮感。

相處時間一長,兩個人也沒有了當初的熱情。陳丹蕾對自己生活過分的干預讓何磊十分的不滿,他對女友的耐心也在一步步地下降。並逐漸表現出些許厭煩,開始刻意地保持起他們之間的距離。

在同學面前,何磊對於雙方的戀人關係開始含糊其辭,總是勉強著承認。下課後,他也不再主動去找陳丹蕾吃飯,對於自己的女友,也不再像從前那麼關心,每次約會,也總是陳丹蕾主動來找自己。

毫無疑問,何磊的這些變化讓陳丹蕾難以接受,她不理解為什麼兩人之間會產生隔閡?但是,即便這樣她對何磊的控制卻並未放鬆,而得到的結果就是何磊對自己更加的冷淡和漠視,在這種感情的煎熬下,陳丹蕾的性格也變得愈發偏執。

對於身邊的同學,陳丹蕾時常無故的發脾氣,對於自己不再突出的成績,她開始過分的執著,由此造成的結果,就是和許多老師同學產生了矛盾。

在自己畢業論文的實驗中,面對導師的指點,她竟然當場大發脾氣,嫌棄老師對自己的要求過多。對於本就有問題的實驗數據,陳丹蕾也始終堅信自己就是對的,無視老師的批評。

久而久之,她和同學,老師的關係變得愈發惡劣。再加上男友對自己的抱怨漠不關心,陳丹蕾的性格開始變得黑暗和扭曲,逐漸開始厭惡自己身邊的所有人——除了何磊。

對於自己的這份感情,她始終心存希望,殊不知,這份希望最終將會釀造一場可怕的悲劇。

三、大洋彼岸的慘劇

不知不覺,何磊和陳丹蕾這種特殊的戀愛關係持續到了大學結束。

面臨即將到來的畢業季,陳丹蕾的內心有喜有憂,終於要離開這個對她而言充滿冷漠和偏見的地方了,而且,她也成功申請到了美國普渡大學的研究生資格。

只是,令她感到不安和恐懼的是,和男友何磊的感情可能也要面臨終結,因為何磊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不能陪她去美國讀書。

但是,陳丹蕾並不甘心,她要帶著何磊一塊去美國生活,於是就向何磊提出了結婚的請求。

因為只要結婚之後,何磊就可以用配偶陪讀的身份和她一起去美國。他們就可以在大洋彼岸永遠地在一起生活,更重要的是,陳丹蕾想用結婚這一方式將何磊永遠留在自己的身邊。

在聽完陳丹蕾的建議後,何磊也覺得自己完全可以到美國打拚,說不定自己也可以得到在美國讀書的機會。

至於陳丹蕾,人是會變的,也許到了美國那邊,自己的女友也就不會再如此約束自己,考慮再三,何磊同意了這段婚姻,決定和陳丹蕾一起到美國開始新的生活。

殊不知,就是自己的這一決定,讓他的生命永遠留在了大洋彼岸。

剛到美國,兩個人只能靠著陳丹蕾的生活費和獎學金生活,雖然清貧,卻也還算幸福。陌生的環境這對新婚夫妻互相依靠,兩人的關係也重新變得親密起來。

不久之後,夫妻二人就適應了在美國的生活。這裡的人們開放熱情,何磊十分喜歡這種氛圍,自己開朗健談的風格也讓他結交了許多的外國朋友。

而這裡的華人留學生,由於大家都身處異鄉,同學們之間也是相互關心,互幫互助。熱心的何磊在留學生中很受歡迎,不久,他就憑藉自己的努力申請到了研究生資格。

有了自己的學業和收入之後,跟在大學時期一樣,何磊很快就擁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子,並開始時不時地外出和同學聚餐、遊玩。

當然,大多數時候他都會帶著自己內向的妻子,他希望在美國這種自由的環境中可以改變陳丹蕾的性格,讓她變得開放活潑一點。

遺憾的是,這種期望很快就落空了,陳丹蕾的性格不僅沒有一絲的變化,在看到丈夫頻繁的外出之後反而充滿了擔憂和焦慮。

不久之後,何磊注意到自己的妻子不僅沒有一絲的改變,對自己生活的干預卻是愈發的執拗和不可理喻。於是,他對妻子開始充滿了失望和冷漠,兩個人的矛盾也逐步加深。

2004年,聖誕節來臨之際。陳丹蕾本想和何磊一塊呆在家裡過節,而何磊則早就有了自己的安排,他要和朋友出去聚會,在陳丹蕾看來,丈夫此舉就是在刻意的逃避自己。

於是,兩個人很快就吵了起來。在聽到何磊對自己不滿的言語後,一向就自卑的陳丹蕾對丈夫徹底失望了,她的內心充滿了憤怒和不甘,一股極度仇恨的情緒瞬間吞噬了她的心智。

一氣之下,陳丹蕾轉身抄起桌上的水果刀徑直捅向了何磊!看到鮮血湧出丈夫的胸口,陳丹蕾傻眼了,等到她反應過來,何磊已經被送進了醫院,所幸沒有傷到要害。

來到醫院,醫生在看到何磊胸口明顯的刀傷之後,果斷地選擇了報警。

雖然何磊事後原諒了妻子的一時衝動,但是,警方依舊逮捕了陳丹蕾。最終,在何磊的極力周旋下,陳丹蕾並未受到監禁,而是被保釋了出來。

雖然並沒有遭遇牢獄之災,但是,美國大學嚴格的管理條例讓陳丹蕾失去繼續就學的資格,護照也被依法扣留。

此刻,除了待在家中,她別無去處,除了丈夫,她一無所有。

接二連三的打擊讓陳丹蕾的性格變得扭曲而又怪異,她對丈夫的態度也並未得到一絲轉變,對於自己僅有的這段婚姻,她反而變得更加偏執,何磊對自己的每次漠視和冷落都在深刻刺激著她敏感的神經。

不久之後,母親的逝世讓她徹底地對感情失去了理智。離婚之後,陳母整日生活在失去丈夫的痛苦之中,在這種折磨之下,不多時便抑鬱而終。

母親可怕的命運讓陳丹蕾感到前所未有的絕望和恐懼,她無法在沒有何磊的日子裡生活下去,也絕不允許丈夫離他而去!

悲劇就此發生,精神恍惚的陳丹蕾在網上買了一把消音手槍,她在等待時機,想用另一種方式將丈夫永遠留在身邊。

於是,2005年8月20日的凌晨,在陳丹蕾的家中,就發生了文章開頭的那幕慘劇,這位女博士用一發子彈將自己的丈夫永遠留在了身邊。

令人毛骨悚然的是,陳丹蕾竟然陪伴丈夫的屍體平靜的生活了整整七天七夜!

直到何磊的遺體開始變質並散發出氣味,陳丹蕾才開始處理,而她對待丈夫遺體的方式更是令人後怕。

面無表情的陳丹蕾將何磊的屍體親手用刀分割成一塊一塊,而後整齊地打包分裝,最後像垃圾一樣被她扔到了停車場。

做完這一切之後,陳丹蕾女扮男裝,想用何磊的護照潛逃回國,但在機場卻被扣留了下來。隨即,美國警方立即展開調查,在一個廢棄的停車場,他們發現了被大卸八塊的何磊遺體。

最終,陳丹蕾被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緩,這位昔日的清華女博士也變成了階下囚。

四、結語

難以想像,這位看似弱不禁風的女子竟親手結束了她丈夫的生命。到底是什麼力量讓她堅持著陪伴了丈夫的屍體七天之久?又是什麼讓她可以在血腥與惡臭的環境中肢解掉丈夫的遺體?究竟是愛情,還是仇恨?

陳丹蕾的人生本該是前途可期,只是,礙於家庭的變故和自身近乎變態的性格卻無情地毀掉了這位博士的一生。

這段扭曲而又血腥的愛情讓人至今回憶起來毛骨悚然,但它的背後,卻藏著一個女人對愛情的迷茫和絕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69e2ec1d5a275b047a7a1d54152c0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