馭潮而行,東風Honda的激盪二十年

2023-07-19   汽車葫蘆圈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又將去往哪裡?

這是唯物主義哲學中的究極問題,也是所有人終其一生都在思考的問題。

但是,如果這個問題讓車企來回答,就沒那麼複雜了。

在這個夏天,東風Honda迎來了自己的二十歲生日。

從2003年到2023年,東風Honda所收穫的,不只是榮耀,更有對「我是誰?我來自何方?我將要去往何方?」這個問題的透徹解讀。

從何處而來?東風Honda的開創之路

作為一個日系品牌,本田在很多競速電影、日本動漫中,給80後、90後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但是,在本世紀初,乘著東風登陸中國的本田,卻在一開始,抱著別樣的目的。

這個目的,就是開創先河。

東風本田的第一款車,不是在世紀初風靡全國的轎車,而是CR-V這款城市SUV。

CR-V改變了國內市場,對於SUV或「越野車」帶大梁的定式思維。憑藉轎車舒適性與越野能力的結合,這款車一炮而紅,成為眾多中國家庭的選擇。

在2009年,CR-V的年銷量就達到了十萬級的水準;直至今日,CR-V也是極具生命力的車型,通過七座等一系列的優化,繼續享受著城市SUV開拓者的紅利。

CR-V的一炮而紅,其實並不代表東風Honda創業的一帆風順。當中國的東風與日本的本田建立合作之時,這家年輕的合資車企,面臨著大山一般的艱難險阻。

2003年7月16日,東風Honda正式成立。在合資企業成立初期,東風Honda面臨著廠房生產線改造、人員配置、銷售和供應鏈渠道建設等一系列的問題。

不過,留給東風Honda去解決這些問題的時間並不多。

從2003年7月成立,再到2004年4月CR-V下線,期間只有9個月的時間。甚至在CR-V下線的前一刻,東風Honda才拿到生產許可證和產品目錄。

可以說,在創業初期,東風Honda面臨著風險與困境。但幸運的是,東風Honda用一股子韌勁兒,完成了自己的開拓之路。而後面的路途,雖然也是荊棘叢生,不過在強大者面前,這些荊棘已經無法成為威脅。

我是誰?東風Honda的自我認知之路

乘著東風來到中國之後,東風Honda思考的核心,是如何進行自我定位。CR-V這款能成為東風Honda代名詞的車型,其實早已在隱隱之中做好了安排。

東風Honda的使命,就是打造私人化的座駕。私人家用車、私人運動車,就是「我是誰?」這個問題的答案。

所以,在東風Honda的認知中,與其把所有產品的屬性拉滿,不如專研一個領域。

正因如此,在SUV序列中,有XR-V、CR-V和UR-V滿足不同家用消費者需求的產品;而在轎車領域中,以思域為代表的車型,也真實地向消費者反饋了本田的運動基因。

當時間來到2007年,彼時的東風Honda已經憑藉著CR-V在市場上遊刃有餘。不過,當時的中國汽車市場,早已無法只憑藉一款車來打天下了。

在研究過市場後,東風Honda認為家用轎車,大有可為,而擁有運動化屬性的家轎,更是一片藍海。所以,在2007年,東風Honda首次引入了第八代思域。而事實也證明,東風Honda的這一步,走得十分穩健。

除了當時的家轎市場,缺少一款運動化車型外,同時思域這個IP,在當時的全球市場,就是頂級的存在。

年輕人,熱衷於思域的運動潛質;家中長輩,也青睞于思域的空間實用性和舒適性。無論是在國外還是在國內,思域都有著一大批擁躉。

上市即熱銷,再一次讓東風Honda收穫了市場的聲量。

時至今日,第十一代思域全陣容已經到來,運動化的品質依然沒有缺席,讓更多的駕駛愛好者們,可以觸摸到駕駛的樂趣。同時,東風Honda官方引入的CIVIC TYPE R更是成為了國內車迷眼中的「圖騰」,助力東風Honda在車迷和玩家的群體中,有了更加強大的號召力。

CR-V和思域這兩大極具私人屬性的車型,幾乎貫穿了東風Honda的整個歷史周期。同時,這兩款代表車型的成功,也催生了諸如享域、LIFE、XR-V等私人化車型的誕生以及成功。

而在這背後,與東風Honda的自我定位,有著極大的關係。二十年來致力於私人化車型開發與引入,並且把這一個屬性的產品做到極致。光是這一點,就讓東風Honda有了難以被取代的優越性。

將去往哪裡?東風Honda的未來已然明朗

如今的汽車產業,正在面臨百年未有的變革。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之路的大門,已經面向東風Honda等合資車企展開。

而在目前,東風Honda也清晰地定下了自己的未來規劃。

2017年,CR-V混動車型開始征戰;2020年,CR-V 銳·混動e+這款PHEV車型也開始進入。而在2022年,東風Honda的純電之路也通過e:NS1正式開啟。

可以說,在新能源之路上,東風Honda做出了提早的布局,並且產業線覆蓋得更加全面。

在目前,東風Honda的HEV混動系統和PHEV插混系統,也已經完成換代,e:HEV和e:PHEV領先了同等企業一個身位,也為東風Honda在新能源時代,提供了先發優勢。

在未來,東風Honda也將加快新能源的投入。

2024年,e:NS2將在春天面世,下半年還會投入e:NS的第三款車型——e:N SUV序。

至於在更長遠的未來,東風Honda每年至少會推出一款新車、每兩年至少會推出三款新車。這樣的新能源投放節奏,也將助力東風Honda走出一條強大的新能源之路。

同時,在智能技術領域,東風Honda依託本田技研,在目前通過Honda Connect 4.0智聯技術和Honda Sensing智駕輔助技術,也打開了智能技術的未來大門。

基於這些智能化技術,東風Honda也將為旗下的新能源車型賦予更前沿的科技水準,讓這些車型登上全球智能新能源的主流舞台。

所以,無論是新能源的發展,還是智能科技的發展,東風Honda在自己二十周歲之際,已經知曉自己將要去往何方。

而在踏上新的旅途時,東風Honda也有了新的「傍身之物」。

如果說在初次起航時,東風Honda所依靠的是本田在全球的品質、口碑和認知。那麼在今天,東風Honda揚帆再起航,所依靠的就是更先進的新能源技術和智能化技術。

結語:

20年的時間,對於中國最老一批的合資車企而言,並不算漫長。但是,東風Honda僅僅用了20年的時間,不僅在中國市場站穩了腳跟,同時也累積了超750萬的用戶。這樣的成績,已經值得東風Honda驕傲。

但實際上,更值得東風Honda驕傲的是,這家合資車企在這20年的時間,完成了對「哲學究極問題」的思考。並且在完成思考後,這家企業選擇繼續勇往直前,堅持技術驅動創新、產品驅動品牌,從而走得更遠,並且在下一個二十年中,爆發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