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雪晴:成為孩子生命中的光亮

2023-08-12     守望新教育

原標題:尤雪晴:成為孩子生命中的光亮

【置頂標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教育是一首詩 音樂: 曹芙嘉 - 教育是一首詩

「不斷地讓自己有新理想、新計劃,使自己有新的發揮,生活才不致平淡無聊,生命的價值也才能充分地顯現。」 作家羅蘭曾說。

成為孩子生命中的光亮

原創| 尤雪晴

銅山區張集實驗小學

來源|銅山區教師發展中心

愛和信任是一種偉大而神奇的力量。老師載有愛和信任的眼光,哪怕是僅僅投向學生的一瞥,幼小的心靈也會感光顯影,映出美麗的圖像。——巴特爾

沐浴新教育的春風已三年多了,從初識到了解再到走進,讓我對學生、對課堂、對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感受到新教育所散發的無窮魅力,體會到它給我帶來的無比幸福與成就感。

心不喚,物不至——內心不渴望的東西,不可能接近你

林清玄:我們奉獻自己的心,是為世界開一朵花

尋光——專業閱讀站亮舞台

「沒有閱讀,就沒有教育;沒有專業閱讀,就無法造就真正的教師。」朱永新教授的這句話道出了教育的真諦:教育,需要閱讀的光芒照亮。為了更好地服務於課堂,服務於學生,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我加入了學校的青年教師共同體,在共同體每周的閱讀分享會中我拜讀許多教育經典,如:《學生為本與高效課堂》《如何當好班主任》《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做有溫度的教育》《靜悄悄的革命》等多部專業書籍。這些教育類書籍既有理論又有案例,給了我很多的思考和啟迪,讓我如沐春風,受益匪淺。

怎樣才能造就實效課堂?佐藤學先生在《靜悄悄的革命》中寫道:「善於學習的學生通常都是善於傾聽的兒童,只愛自己說話而不傾聽別人說話的兒童是不可能學好的。」細細想來的確如此。踴躍發言、激烈討論固然重要,但傾聽才是表達的前提,是課堂教學的首要條件,只有在「用心傾聽的教室」里,才能通過發言讓各種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

為了讓孩子們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作為教師我率先示範引領。當學生髮言時,無論哪個孩子回答,無論他(她)的回答是對是錯,流暢還是磕絆,我都認真傾聽從不打斷,慢慢引導讓孩子逐漸能夠流利地表達。對於傾聽習慣不太好的孩子,我採用暗示和提問等方法加以提醒。一學期下來,班內大部分學生能做到專心傾聽、用心交流了。

《學生為本與高效課堂》一書介紹了不同的教學模式,但無論教學模式如何,都強調學生是課堂的主角。教師只需要激勵、鼓勵和及時的建議。我將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練習評課時我這樣安排:個性問題組內解決,教師抽查,共性問題學生進行交流後,全班同學進行解釋,我進行補充、強調和總結。這不僅訓練了學生審題、理解和表達自己的能力,還賦予了他們表現感、成就感,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激發了學習動機,使得課堂效果更上一層樓。

正像《新教育》中所說:教師只有不斷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不斷提升專業技能,才能使課堂教學永遠充滿活力,永遠富有教育教學機智,才能做一個永遠富有魅力的老師。

深耕細作,銅山區新教育實驗迸發勃勃生機——讓每個學生成為最好的自己

追光——共讀共享譜寫樂章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燈——這些都取決於教師,取決於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種地位。」如何讓學生愛上讀書呢?我想「師生共讀共享」不失為良策。

新學期伊始,我和班級同學商量制定共讀計劃,從《快樂讀書吧》入手,對共讀的時間、分享的形式等做具體的安排。借著學校安排的午讀課,我都會先利用十分鐘時間通過「知識競賽」、「遊戲閱讀」、「我為書籍做插圖」等形式抽查學生近一周的讀書收穫,也時不時和學生一起交流我的閱讀感悟,在交流中,我們思想碰撞出火花,有時會有歧義,分享進擊成辯論;有時似伯牙遇子期,感慨良多。

師生共讀共享不僅拉近了我和孩子們的距離,還為我們提供了更多共同的主題、成長的樂趣,改善了師生之間的關係。書籍不僅給我們帶來了知識、智慧和力量,還帶來了雋永的美和幸福!「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通過不斷的閱讀和交流,孩子們提高了識字率,對生活的理解也變得更加深刻和理性。我願與孩子們共飲這「活力之源」,成為財富和知識的精神巨人。

做個內心有光的人——與人同輝,或獨自閃光

巴金:你心裡有光,世界便是暖的

發光——傾注愛心助力成長

方華先生在《做有溫度的教育》一書中說:「只有真正把學生看成活生生的人,教育才能有溫暖,才會有溫度,才能稱為為了孩子的教育,才不是生存技能的訓練場。」教育是愛的事業。愛不是只愛聽話的學生、優秀的學生,愛自己喜歡的學生,而是愛全部的學生,接納所有的學生。

作為教師,我始終堅守一顆博愛之心對待每一個孩子,影響每一個學生,關心他們的成長。課前我會利用幾分鐘時間教孩子們如何做人、如何讀書;課下我會通過寫小紙條、作業本上寫激勵語等方式與孩子們交流,讓他們時刻感受到老師的關注和關愛。如:「加油,老師看到了你的努力,相信你一定能把字寫得更工整!」「你是個聰明的孩子,只要上課專心聽講,認真完成作業,成績一定會提高。」「真棒!你是老師的驕傲,繼續努力!」「最近上課不在狀態,有什麼需要老師幫忙嗎?」……

面對因父母期望過高,學習壓力大的的子軒同學,我主動走近孩子,傾全力去幫助他。不論學習還是生活,只要孩子有一點進步,就及時給予表揚。子軒喜歡探索自然,我便讓他擔任科學課代表,做實驗時的他總是渾身散發著光芒,臉上的微笑不住的往外溢。我努力的把課上得生動有趣,以吸引他的目光,儘量創設一些簡單的問題,讓他在課堂上找尋自我,在寬鬆的學習氛圍中,摘掉學生們的有色眼鏡,增添融洽的黏合劑。

培育的土壤中,多了一份愛的滋養,使他越來越喜歡語文課,從剛開始每天到辦公室磕磕巴巴的認讀拼音,到課堂上踴躍舉手,邁步講台當起了教讀二類字的小老師。我想:教育殿堂,有教無類。做一個有溫度的教師,真心與孩子交流、溝通,盡最大可能地幫助他們,定能喚醒生命潛能,贏得學生的尊重與喜愛。

「天空收容每一片雲彩,不論其美醜,故天空廣闊無比。」教育也是一樣,多年以後,我在學生心中埋下的種子能不能開花結果,他們因我的教育而變得幸福還是窘迫,這才是最重要的。陽光普照世間萬物時,它並不會在意每朵花是否都散發出幽香與芬芳;它所在意的是,光線的每一個細微部分,是不是都給了花瓣最溫暖的觸摸。

「教育界的諾貝爾獎」——為什麼是朱永新和新教育實驗?

中國教育報:「新教育實驗」給教師帶來了什麼?——給教師有跡可循的成長路徑,讓教師的成長清晰可見!

如何營造書香校園?——沒有書香充溢的校園,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學校

程介明:從朱永新「新教育」看到的——創造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朱永新:新教育實驗的「長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新教育分會:關於發展團體會員、個人會員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創!【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約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麥田裡的守望者》有一個詞語,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陳東強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謂盛德。惟進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貴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無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種子,相信歲月。埋下種子,以日以年;守望歲月,靜待花開。——陳東強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幫助師生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聽大師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匯聚田野的教育創造,助力同道的教育夢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實驗, 是一個以教師專業發展為起點,以通過「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卓越口才、構建理想課堂、建設數碼社區、推進每月一事、締造完美教室、研發卓越課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動為途徑,以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
新教育新在何處? 對於我來說,當一些理念漸被遺忘,復又提起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只被人說,今被人做的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貧乏走向豐富的時候,它就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舊時的背景運用到現在的背景去繼承,去發揚,去創新的時候,它就是新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66d5bbc6505b8dfdd2135a155edcc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