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李書福數百億力挺、風波不斷,極氪變「急氪」倉促赴美IPO?

2023-11-22   全球財說

原標題:吉利李書福數百億力挺、風波不斷,極氪變「急氪」倉促赴美IPO?

作者:高珊

出品:全球財說

吉利系資本運作神功再發力。

11月9日,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Holding Limited(以下簡稱:極氪)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開提交了IPO(首次公開招股)招股書,計劃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累計虧損150億,應付關聯方款項上百億

2017年10月,極氪作為吉利集團的一個部門,通過極氪汽車(上海)有限公司(簡稱:極氪上海)、極氪汽車(寧波杭州灣新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極氪寧波灣)、威睿電動汽車技術(寧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波Viridi)以及CEVT(中歐技術中心)開始運行。

2021年4月,極氪維京及其子公司極氪香港先後成立,極氪正式被作為獨立品牌推出,定位豪華純電動品牌。

2021年7月,在中國的經營主體——浙江極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極氪)成立,由極氪香港全資持有,隨後將極氪上海、極氪寧波灣、寧波Viridi以及CEVT整合至浙江極氪旗下。

因此,除了極氪汽車的銷售外,此次納入上市公司的資產中還包括吉利的電池、研發中心等業務。

招股書顯示,極氪的收入由三部分組成,分別為汽車銷售、電池及其他零部件(主要由寧波Viridi提供)、研發及其他服務(主要由CEVT提供)。

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以下簡稱:報告期),極氪的收入分別為31.85億元、65.27億元、318.99億元及212.70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04億元、-45.14億元、-76.55億元及-38.71億元,三年半累計虧損約150億元。

其中2020年的收入全部由電池及其他零部件、研發及其他服務提供。

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極氪的汽車銷售收入分別為154.43億元、196.71億元及181.70億元,毛利率分別為1.8%、4.7%及12.3%。

2021年9月及2022年1月的pre-A輪融資中,極氪獲得了英特爾、博裕資本、嗶哩嗶哩、鴻商集團、寧德時代各1億美元,合計5億美元的投資。

2023年2月-8月的A輪融資中,又獲得了越秀產業基金、寧波通商基金、寧德時代等合計7.5億美元的投資。

相較於其他新勢力品牌主要依靠外部融資,「富二代」極氪獲得資金支持的渠道更多。

同時招股書顯示,2022年4月15日,極氪與浙江吉利汽車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吉利製造)簽訂10年期貸款協議,總額97億元,截至招股說明書發布之日無未償餘額。2022年11月30日,寧波Viridi與浙江吉利製造再次簽署10年期貸款,總本金16億元。

此外,報告期各期,極氪的經營活動凈現金流分別為4.15億元、6.30億元、-35.24億元及3.50億元,與虧損情況相背離,2022年現金凈流出額也遠小於虧損金額。

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應付關聯方款項居高不下,各期分別達到18.61億元、57.18億元、83.43億元及110.59億元,其中絕大部分是應付吉利集團的經營活動有關款項。

投訴一波接一波,極氪變「急氪」?

從成立到IPO,極氪僅用了不到3年的時間,比「蔚小理」和特斯拉更快。

事實上,2022年12月13日,吉利汽車(0175. HK)就曾發布公告建議分拆極氪獨立上市,滿打滿算也不過才成立20個月。

不僅IPO動作迅速,「快」更是貫穿了極氪的整個發展進程。

2021年4月的上海車展期間,吉利正式發布極氪品牌,並發布了品牌首款智能電動獵裝跨界車——極氪001。

極氪001獵裝的獨特顏值、鋁製車身用料紮實、高配車型最大功率544馬力、首發Mobileye EyeQ5H高算力自動駕駛晶片等等,29.9萬元的價格在30萬元的區間內十分能打。

但不久後,負面的輿論風波就席捲了這個新生品牌,臨時漲價、標配變選配、推遲交付等質疑接二連三,如電機供應商從日電產變成了日電產+吉利的威睿電機。

極氪官方不得不多次出面回應,關於漲價,官方回復稱只是減去了補貼退坡後將減少的金額,至於減配,即使有不同供應商,也會保證用戶體驗一致。

另一方面,有人認為,極氪首款新車型001,就是上一年在北京車展亮相的領克ZERO,換了個標就推出來賣,因此認為極氪的步伐太過倉促,並沒有做好上市準備。

2021年10月,極氪開始交付001車型,不到四個月的時間交付達1萬輛,堪稱迅速。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更多來自車主的負面反饋。

比如感應式自動門無法開啟/關閉,超聲波雷達無法感應、倒車影像延遲等車機Bug,導致事故、智能駕駛功能缺失等,甚至被一些車主吐槽是「半成品」。

後續,極氪通過免費升級等措施解決了其中的一部分,但仍給極氪留下了投訴多的形象。

此外,極氪還遭到數次車主聯合維權,涉及內容包括EC天幕變色、內飾皮質與宣傳不符、座椅面料鼓包塌陷、ZAD功能差別對待等。

2022年11月,極氪推出了第二款車型,純電MPV極氪009,並於2023年1月開始交付;緊接著2023年4月,發布緊湊型SUV極氪X,並在2023年6月開始交付。

2023年11月,極氪001 FR開始交付,定位「豪華獵裝超跑」,售價高達76.9萬元且每月限量99輛。

同月,首款純電豪華轎車極氪007在廣州車展上發布,預售價22.99萬元起,低於極氪001降價後26.9萬元的起售價。從宣傳和配置來看,極氪007對標的是目前售價約26萬起的特斯拉Model 3,也是極氪計劃接下來推出的三款「走量」車型之一。

高端款和走量款先後發布,極氪的野心不容小覷。

承載吉利厚望,銷售目標仍差三分之一

作為吉利集團旗下高端純電品牌,極氪帶著吉利對高端化和電動化的深厚期望。由李書福親自挂帥,曾經吉利接班人呼聲很高的安聰慧出任CEO,吉利控股CEO李東輝、吉利汽車CEO桂生悅任董事。

目前,吉利集團擁有吉利、領克、極氪、幾何、沃爾沃、極星、路特斯、倫敦電動汽車、遠程新能源商用車、雷達新能源汽車等品牌,以及曹操出行、禮帽出行等出行平台。

此前,吉利也曾推出過「幾何」品牌來衝擊高端市場,後續又聯合沃爾沃推出領克,以及承接沃爾沃的極星,但不是銷量微薄就是電動化不夠徹底。

最後的實際結果與吉利曾經規劃目標相差甚遠。2015年年報中,吉利曾提出在2020年前新能源汽車銷量占集團總銷量90%或以上。

2022年底,吉利又提出了「智能吉利2025」,其中一點便是2025年集團總銷量365萬輛,其中極氪65萬輛。

2023年1月,安聰慧的一封新年內部信透露,2023年立下14萬台的銷售目標,截至10月底,極氪累計交付9.21萬輛,同比增長86%,但仍有約三分之一的目標尚未完成。

8月,極氪001宣布降價3萬-3.7萬元,活動時間持續至年底;10月中旬,再次針對全系車型推出最高8萬元的優惠政策。年底沖銷量的意圖十分明顯。

作為吉利的子品牌,極氪在資本運作層面動作迅速就不足為奇,畢竟吉利當年收購沃爾沃的故事至今仍被當做蛇吞象的典型案例。而極氪在2023年的A輪融資後,對應投後估值約130億美元。

截至11月21日,吉利汽車港股總市值約951億港元,極氪一旦上市成功,相當於「再造了一個吉利」。

目前,李書福擁有港股上市公司吉利汽車;A股上市公司錢江摩托、漢馬科技、力帆股份;美股上市公司億咖通科技、極星汽車;瑞典上市公司沃爾沃汽車。

據財聯社11月13日報道,通過SPAC方式赴美上市的路特斯,計劃在12月完成併購交易正式登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LOT」,屆時李書福將手握8家上市公司。

11月16日,由李書福創立的星紀時代與收購的魅族科技融合而來的星紀魅族宣布完成A輪融資,估值達到100億元。或許,第十家上市公司也將在不久的將來到來。

敬告讀者:本文基於公開資料信息或受訪者提供的相關內容撰寫,全球財說及文章作者不保證相關信息資料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無論何種情況下,本文內容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