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被朋友接納,試圖用物品互換,為什麼不提倡這樣做

2023-05-04     陪寶寶寫日記

原標題:孩子不被朋友接納,試圖用物品互換,為什麼不提倡這樣做

女兒最近從幼兒園回來總是哭哭唧唧的,問她原因一開始不說,然後就是持續性的抗拒去上幼兒園,在我的再三追問下,才得知原因,原來孩子是今年插班轉學去的新學校,新環境剛剛適應,但是還沒徹底融入到新的朋友圈中。

女兒告訴我,沒有朋友跟她玩,在她鼓起勇氣跟同學說一起玩的時候,同學果斷拒絕了,孩子的自尊心仿佛受挫了一樣,躲在一旁哭了起來,並且發誓再也不理他們了也不願意再去學校了,每天早起去上學就是一頓哭。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孩子被拒絕後都有哪些表現呢?

1.被拒絕後哭鬧

這是大多數孩子的表現,在孩子被拒絕後大多數孩子都會哭鬧,因為大部分孩子的表達情緒和控制情緒的能力很差,所以,哭鬧是一種正常的表現,這時候如果家長錯誤引導會讓孩子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中不知道如何應對拒絕;

如果家長告訴被拒絕的孩子:「那就不要跟他玩了,誰也不稀罕他」,這樣會讓孩子逐漸陷入一種孤立狀態。

2.被拒絕後仍跟著其他孩子

如果孩子在被其他小朋友拒絕後仍跟著其他孩子,家長也要注意了,這樣的孩子很可能是討好型人格,沒有主見,容易隨波逐流,還有些孩子在被拒絕後會問家長為什么小朋友不跟我玩,然後陷入無限的自我悲傷循環。

3、被拒絕後變得不合群

還有一部分孩子的自尊心太強,在被拒絕幾次後就不再喜歡和其他小孩一起玩,什麼事情都是自己干,做遊戲也是自己玩,或者只跟父母家人一起玩。

女兒就是這樣,害怕被拒絕,有時候想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就會拉著媽媽的手讓媽媽去跟小朋友交流干涉,如果媽媽不在身邊就會自己玩,孤立其他小朋友。

在孩子被拒絕後父母如何引導?

1、緩解哭鬧孩子的心情,鼓勵孩子

對待哭鬧的孩子,家人要表示理解孩子的心情,在孩子哭鬧的時候不要講大道理,他們根本聽不進去,只會覺得自己沒有被接受,這時候父母要蹲下來抱抱孩子,跟孩子說:「媽媽理解你的心情,被拒絕了很傷心,媽媽也被拒絕過,我們也有權力去拒絕別人,所以我們也要接受別人的拒絕」適當的引導鼓勵孩子再次去加入其他孩子。比如孩子很想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遊戲,鼓勵孩子在合適的時機去跟其他小朋友說要加入他們。

2、拒絕讓孩子養成討好型人格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包括孩子的個性也是獨一無二的,在遇到被拒絕的時候,家長要合適引導孩子,比如被拒絕後仍然跟著其他孩子,或者懇求其他孩子加入,家長要及時跟孩子說在別人拒絕你的時候你要養成能獨處的習慣,學會自己玩,不能去強硬加入別人的隊伍,如果特別想加入別人的隊伍,那就等待時機。

舉個例子,如果你的孩子在公園看到其他孩子在玩滑梯,在被拒絕加入隊伍後,讓孩子學會等待,站在一旁或者先玩別的項目,然後等待一段時機了再回去跟小朋友說:「這是公共區域,每個小朋友都可以玩,你們玩完後該輪到我玩了,我們一起分享」。

孩子不被朋友接納,試圖用物品互換,為什麼不提倡這樣做。

一般來說不提倡孩子為了被朋友納就去拿自己的物品交換,這並不是正常的分享,而是一種討好式行為,久而久之會讓孩子養成討好式人格。

3.培養一些合群的小技巧

很多人都說幼兒園就是個小社會,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是和家人生活在一起的,家人每每吃什麼,玩什麼都會先讓著孩子,這會讓孩子養成一種錯覺,覺得自己在家就是小公主和小王子,任何事情到了幼兒園也應該是以我為主,而不應該是我讓著你們,這樣對於孩子在日後融入社會是非常不利的,對於這種情況,家長可以教孩子一些小技巧培養孩子合群的好習慣。

比如在孩子想加入其他孩子玩玩具的隊伍中時,可以讓孩子自己帶著玩具和零食,想加入別人的隊伍時,只需要把自己的零食和玩具「貢獻」出來就可以,小孩子的心思很單純,只要給我「利益」我就會跟你分享,這是個百試百爽的經驗,讓孩子適當的用自己的利益去跟孩子們分享快樂,自己也會收穫快樂。

正確引導被拒絕的孩子技巧

1、告訴孩子拒絕別人是每個人的權利

社會就是這樣,並不會因為你小就讓著你,弱肉強食的世界應該早點教會孩子,不要讓孩子沉迷在童話世界裡太久,要讓孩子適當的接受社會現實,拒絕是每個人的權利,你可以拒絕別人也會被別人拒絕。

所以,我們要引導孩子正確的看待被拒絕的問題,不能因為被拒絕就放棄自我的肯定,或者用哭鬧去發泄自己的情緒。而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後,選擇合適的時機加入他們。

2.用利益換利益

分享這個詞是每個人帶來自己喜歡的東西來和大家一起分享,而不是你「空手套白狼」,去分享別人的玩具和吃的,因此家人也要告訴孩子不要總是去分享別人的東西,要自己帶著自己的所愛去互換,分享是一個互換的過程,只有你把自己的所愛拿出來了,別人才會把他們的所愛跟你分享。

可以在加入別人之前給孩子帶一些小零食和玩具讓孩子去給小朋友分享,然後快速融入隊伍中。

3.等待時機

如果沒有帶著自己的所愛,那就可以在被拒絕後等待時機,比如兩個孩子在玩踢足球,他們人已經夠了,在孩子選擇加入他們的時候他們拒絕孩子,這時候就在一旁觀戰,等待時機,這個時機指的是比如一個孩子有事需要提前回家,或者其他不可預測的原因不能繼續進行下去的時候,這個時候就可以讓孩子伺機加入團隊。

總而言之,告訴孩子被拒絕並不可怕,我們在面對別人的拒絕時候要想辦法去解決問題,如果特別想加入團隊,就要學會分享,或者等待時機加入。如果任何方式都行不通,那就需要孩子學會獨處。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46321f533bb6ec44879ad523bc7dee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