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越來越多替代人類的工作,數理化走遍天下,還有用嗎?

2023-12-12     陪寶寶寫日記

原標題:AI越來越多替代人類的工作,數理化走遍天下,還有用嗎?

周末朋友小聚,因為大家都是母親,很快聊天的話題集中到孩子的教育上。

一位朋友焦慮說:「現在真不知道怎樣引導孩子了,以前說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後來計算機很熱門,只要掌握計算機技術,就不愁找不到工作。可現在呢?讀計算機的人很多,不拔尖、不年輕很快就被擠出局,淘汰速度很快。」

她的兒子讀高二,理科成績很好,她開始為兒子明年高考報考專業發愁。

另一個朋友感嘆:「你的孩子那麼優秀,你還愁什麼?像我家孩子,學習成績一般,將來最多考個普通大學,他讀的又是文科,畢業後更不知找什麼工作?」

一個朋友接話:「現在不少工作都讓AI代替了,酒店、餐廳均見過機器服務員,接線員是機器人更是普遍,而銀行、證券等單位很多工作都讓機器代替了,他們每年招聘的員工數量大幅減少。」

「是的,以前讀文科,報法律專業、金融專業感覺很妥當,現在也不行了,律師和金融工作者也將由AI取代。」

「現在還出什麼AI寫作、AI剪輯等,看來人類鬥不過AI呀。」

「那些不用高學歷的工作,諸如工廠的流水線作業,衛生清潔等,機器人早已在逐漸取代。」

大家七嘴八舌,滿滿的焦慮感。

確實,科技快速發展、日新月異,稍稍跟不上,就成了"無用人"。

作為當代母親,在努力讓自己不掉隊的同時,更多是擔憂自己的孩子,怕他們的人生剛起步,就成了面臨淘汰,或者被淘汰的人。

前不久,看到橫空出世的「ChatGPT」,甚是吃驚,可以說,它完全引爆了AI賽道,是開放的人工智慧,有人類無法達到的學習體量,能夠理解和完成人類的工作。

媒體網站Insider在與專家交談並進行研究後,整理出一份被人工智慧技術取代風險最高的工作類型清單。

其中程式設計師、軟體工程師、數據分析師、媒體寫作、市場研究分析師、教師、平遠設計師、會計師等赫然入眼。如果加上已知的律師、交易員、銀行櫃員、服務員等,感覺AI全面取代了人類的工作,涉及各個領域。

未來的人類該上哪裡找職業?確實讓人擔憂。

如果家長還傻乎乎地盯著孩子背課文、 刷題,只在乎孩子的學習成績,真會誤了孩子。

其實孩子讀理科還是讀文科,讀哪個專業,都沒有關係,重要的是孩子要有學習能力,有學習興趣。

未來的社會,絕不是憑一張好文憑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也不是找到一份好工作就能安穩一生。

變化、競爭這些字眼,將會深深嵌入孩子的生活里。

對於孩子的教育引導,真不是具體考多少分?將來讀什麼專業?從事何種工作?而是要激發起孩子探究世界的興趣。

首先,培養孩子熱愛學習,比考出好成績更重要。

應該說,能考出好成績的人,都是愛學習的人。但這個「愛」,或許談不上熱愛,也非主動的愛,而是被動的愛。

現實中有不少考高分的孩子,他們很勤奮,每天24小時,除了睡覺、吃飯,其它時間都在學習。

手不離書是他們的日常狀態。

只是,他們的學習目標,只是考高分,考上好學校,至於學習內容,可能沒有多大興趣。

刻苦,是他們內心最真實的描寫。

全身心投入學習,完全逼於家長、老師的壓力,完全是被競爭推著無奈前行。讀書之苦,讓有些孩子不堪承受,有的還沒如期完成學業,就已經趴下,不得不休學,甚至得了嚴重的心理疾病不得不住進醫院。

縱然有些如願考上名牌大學,但他們在跨進大學門檻後,卻得了「空心病」。他們迷失自我,找不到努力的方向。

自己到底喜歡什麼?擅長什麼?以後要做什麼?這些本該早要思索並明確的問題,如今依然一片迷茫。

沒有了一場又一場的考試和排名,他們失去了努力的抓手。無理想、無目標、無生機是他們呈現出來的現狀。

看過一篇報道,北京大學有39%的學生不同程度被「空心病」纏住。

作為名列全國大學之首的北京大學,很多孩子是經過千辛萬苦才考進去的,然而他們進去之後,卻茫然了。

考上重點大學,讀上最熱門的專業,並非從此就順風順水、一路陽光普照。

高分低能最終遭淘汰者大有人在,手捧耀眼的文憑卻敗給毫不起眼的專科生的,也是屢見不鮮。

其中最大的原因,是缺乏人生目標,沒有學習的熱情。

學生時代學到的知識,只給自己走向社會奠定一個基礎,進入社會,還需要全方位、更深入學習。

社會在快速發展,如果缺乏學習興趣和動力,被邊緣化或者被淘汰是很自然的事情。

從哪個學校畢業,讀什麼專業,對是否會在人生的跑道掉隊,真不是決定因素。

同時,讓孩子保持好奇,善於分析和思考,比背書、刷題更為重要。

目前的傳統教育,過於注重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忽略了對學生的好奇心和想像力的呵護與培養。

作為家長,要清晰地認識到這一點,在孩子求學階段,盡力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理,讓孩子樂於探索,千萬不要追著成績,讓孩子不停地背誦,進行大量重複性的練習,不知不覺消磨掉孩子的好奇心,也讓孩子失去創新能力。

只有知識積累的學生,在現代社會,尤其是未來的社會,很難有所表現。

高科技的社會,需要人類勇於探求。那些可以通過積累和簡單理解就可以解決的工作,肯定會被AI代替。而且單一領域的專業知識也不夠用,只有擁有跨學科知識的人,才能在社會更好立足。

讓孩子徹底拋棄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很重要,讓孩子擁有廣博的知識也同樣很重要。

機器再先進,也有它的局限,人類的創造力、情感理解和對於複雜問題的解決能力,卻是AI無法取代的。

讓孩子擁有學習熱情,掌握正確學習方法,時刻保持好奇心,不管科技如何發達,也斷然不會輕易被AI擠出局。

終究,AI是人類創造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45e4b334f72047bc7eccdd109c448b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