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願填報 自己的人生別花錢交給機構

2024-06-19     極目新聞

6月18日,教育部首次上線高考志願信息系統,免費向今年考生開放使用。系統提供專業介紹、志願推薦、心理測評、就業去向等多種功能,為考生提供個性化指導參考。這個系統怎麼用?掌握著真實、權威信息的相關部門和高校,如何在填報志願上,為考生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新聞1+1》連線教育部高校學生司(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司)副司長寧小華、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專家組成員陳志文,共同關注高考志願填報,如何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

高考填報志願即將開始 教育部首次上線高考志願信息系統

教育部高校學生司(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司)副司長 寧小華:一方面落實國務院高效辦成一件事的部署要求,方便群眾辦事,另外社會上也有呼聲,所以教育部進行專門部署,把它列為今年年度的重點工作。在這個方面,教育部有一定工作基礎,特別是在數據和技術準備方面,做了比較大的系統的整合和技術升級。除了部一級的高考志願參考系統,我們也要求各省高考志願參考系統進行升級,部省兩級志願參考系統,功能上互為補充,相互連結,共同為考生提供數字化、個性化參考服務。

系統怎麼用?教育部相關負責人給出建議

教育部高校學生司(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司)副司長寧小華:首先需要說明一點,系統提供的信息只是作為一種參考。雖然這個系統的功能框架比較清晰,也是按照志願填報的邏輯進行設計,操作上其實並不複雜,裡面的功能和數據涉及的內容比較多,但是由於志願填報是一種對未來的一個預判,推薦的志願能否錄取,其實是具有不確定性的。所以系統提供的信息和推薦志願,只是作為考生的一個參考,最終還是要由考生結合自身的情況,在各省正式的志願填報系統里進行填報。

關於系統使用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這裡提幾點建議:

教育部近期要組織全國線上系統培訓,由高中老師來指導考生熟練掌握系統操作;

建議考生要提前花點時間去熟悉了解這個系統的操作和收集相關信息;

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可以求助高中老師,包括學信網的客服;

教育部在6月22日—28日要舉辦全國招生院校雲諮詢周活動,在這期間考生可以和高校一對一進行諮詢。

高考志願填報從主管部門到高校 如何更好提供公共服務?

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專家組成員 陳志文:這些年,針對高考志願填報提供相關服務主要是以地方為主,比如地方考試院、高校,比如深圳考試院招辦就組織全市高中做志願填報輔導,廣東考試院組織在廣東招生的學校跟學生和家長面對面諮詢,同時還輔助信息化手段,比如廣東在2021年就推出輔助服務系統。以前以地方為主,這次是教育部推出這個平台,並且推進一步做個性化服務,這個非常重要。另外,從高校來說,更希望學校在相關服務,比如專業介紹上,語言不要過度體系化,能讓老百姓聽得懂、看得明白,這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專家建議:高校信息是開放的自己的人生別簡單花錢交給機構

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專家組成員陳志文:

儘量選擇權威和官方的信息;

需要防範一些過度營銷或者焦慮營銷,一旦有這種過度營銷或者焦慮營銷,你可以打個問號,可以不採信。舉個例子,有一家機構說500分報出600分的學校,那你基本就可以放棄了。有些給你神神秘秘說他掌握著內部信息,他好像掌握了獨門絕技,他知道哪個專業未來就一定好,那麼對於這一類,我覺得大家也可以放棄了。

希望我們的學生和家長利用這次機會,這是人生重大的十字路口,我們正好是一次和孩子共同學習進步的機會,信息都是開放的,我們去做一點功課,提高一些專業能力,也就提高了我們的判別能力。無論是官方給了一個個性方案,還是社會上相關機構了一個方案,注意!那只是諮詢方案,不是最終方案,只是供你參考的,最後決策或者決定還是要由自己來完成。這個角度來講,我堅決反對花了一筆錢把自己的志願就委託給某個機構,尤其是認為花的錢多,好像為孩子投入更多或者更負責,其實這是更不負責。

如何確保提供的信息準確和權威?

教育部高校學生司(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司)副司長 寧小華:我們系統整合了學信網的招生學籍和就業的海量數據,這些數據既有管理統計的數據,也有大規模的調查數據,這些數據大概分了幾類,做了一些差異化的措施。

關於參考志願。要參考往年的錄取分數,這些數據都是我們全國全口徑的招生錄取數據,統計出來的是非常精準和可靠的。我們推薦志願是根據學生的成績、位次以及他的興趣偏好,還有他的選科情況,做了精準的個性化匹配。

學籍和就業的數據,以及大規模跟蹤調查的一些數據,這些數據主要是用於專業和職業的一些畫像,以及院校和專業滿意度的一個評價,我們對這些數據都做了一些指數化、標準化和圖示化的處理,這樣幫助考生有一個大致的基本判斷,起到一個參考作用。對於一些調查數據樣本比較小的,我們就不做展示,也是避免誤導考生。

高校在平台上發布的一些相關信息,這裡包括學校的招生章程、院校的介紹還有專業的介紹等等,這些信息都是學校官方審核發布的,我們這些信息都是有一種更新的機制,所以是非常準確和權威的。

高校降低本科階段轉專業門檻給高等教育帶來哪些改變?

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專家組成員陳志文:今年,高校打破轉專業限制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這本身也是學校對學生和家長更在乎專業選擇這樣一種需求,做出的積極回饋。這兩年大學生就業受到一些壓力,大家在填報上就特別重視專業,此時高校做出回饋值得肯定。更主要的是,學生剛上大學,很多認知是欠缺或者不成熟的,進了大學之後產生了新的認知,那麼此時大學再次給同學一個轉專業機會,是非常必要的。像上海交大今年提出,「掛科也可以轉專業」,具有重大意義。為什麼?以前是學習優秀才有資格轉,現在是正因為學不好、學不動、掛科了才需要轉。此外,不僅轉專業門檻有所降低,還有專業全面打通、像醫學非醫學打通、文科可以轉理工、轉專業的次數進一步放開,這都是前所未有的推進。更重要的是,降低轉專業門檻,也是高校學科專業設置調整的助推器,讓學生和家長用腳投票,將倒逼高校放棄一些並不適合社會需要、國家戰略需要的專業。

(來源:央視新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2ee1a2547a4e3f089fb73e8fbb1d7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