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鬼才」黃永玉去世,有人說他的字比畫好,也有人罵是江湖體

2023-06-17     書法網

原標題:藝術「鬼才」黃永玉去世,有人說他的字比畫好,也有人罵是江湖體

四天以前,2023年6月13日,最負盛名的當代藝術大家黃永玉先生去世,引發各界廣泛悼念。上一次黃先生出現在大眾視野是今年年初,自己設計的兔年郵票被群嘲為「最丑兔子」。不過,黃永玉為人豁達,像個「老頑童」,他長達99年的人生,被罵也不是一次兩次了,自己並不在乎。

黃永玉,筆名黃牛、牛夫子,1924年8月9日出生於湖南常德,土家族人。他家境貧苦,剛過十歲就到燒瓷作坊做幫工,正是這份經歷讓他與版畫、篆刻結緣。在他14歲時,就因木版畫和雕刻絕佳而出名了。黃永玉的繪畫、書法、篆刻都是自學成才,但都能得到大眾的認可。

1980年(庚申猴年),中國郵政發行了我國第一套生肖郵票,它也被稱為「猴票」,創作者就是黃永玉。黃永玉的繪畫是將傳統國畫、油畫、漫畫結合,以日常生活場景為題材,把尋常事物進行誇張變形,達到一種「笑侃人生」的戲謔感。很多人樂于欣賞他的畫,但對他的書法往往關注不多。

不少網友對他的書法提出批評,認為寫得「太調皮」,是不折不扣的「江湖書法」。黃永玉書法功底深厚,有著豐富的臨帖經歷,他曾自述:「家父要我練「顏」……他卻說「書如其人」,要我從中理解顏魯公人格魅力……家祖遠在北京……於是給我帶回來《張黑女》《等慈寺碑》《醴泉銘》《石門銘》《爨寶子》《爨龍顏》和《米芾寶拓》……」。

由此可以看出,黃永玉遍臨篆隸楷行諸字體,上至兩漢,下到唐宋,碑帖兼修,而且還是「取法乎上」,從最經典的法帖學起。日常生活中的信件、手札,黃永玉一般以行楷書書寫。如果從書法角度分析,會發現幾個特點:首先多是斂鋒入紙、側鋒行筆,筆畫一波三折,撇短捺長,且捺畫頓筆後收回,頗有隸意。

結字較為寬綽舒展,給人以蕭散簡遠的感覺,於無法中自有法度。章法則更為隨性,字形大小相間、疏密搭配合理,牽絲映帶、飛白顫筆,以拙弄巧。黃永玉畫作上的題字和專門的書法作品就更有「玩墨」色彩了。這些當代繪畫大師的書法,其實已經與繪畫難解難分,比如執筆、用墨,與其說是寫字,倒不如說是在「畫字」。

正因如此,黃永玉的大字行草書進行了誇張的變形、漲墨,塊面感、立體感強,墨色乾濕濃淡對比更為強烈,但書法的結字、筆法已經被消解的差不多了,這也是為何別人形容他的書法會用天真爛漫、瀟洒自如這些詞,畢竟這個時候再去強行找出哪個筆畫寫得妙,沒什麼必要了。

黃永玉先生認為:「字人人會寫,人作書如注射荷爾蒙興奮劑,容易頓生萬丈豪情,忘記現實自己。」,所以,自己說好、朋友說好,都不能代表書法技藝高超,甚至有些作品都不能叫作書法。

大家對黃永玉的字有何評價,歡迎評論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294c9fb366da9c9f5156c72e61cf5a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