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30周年 | 一份合格的答卷

2023-12-26     新民周刊

原標題: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30周年 | 一份合格的答卷

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30周年 | 一份合格的答卷

黃寶妹是在用出版新書的形式,向毛主席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文|哲 俊

2023年上海書展期間,主會場活動有467場,不少新書的發布會和座談會,都是在友誼會堂舉辦的。而有一本書,它的主人公和友誼會堂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可以說,友誼會堂是她初心的始發地,這在整個書展中,恐怕是絕無僅有的。

這本書的名字叫《踏遍青山人未老》,書的主人公是七一勳章獲得者、全國著名勞動模範黃寶妹。這本書用相當多的照片和史料,全面地反映了黃寶妹在黨組織的培養下,執著追夢,成長為全國勞模的歷程。

說起和友誼會堂的緣分,置身書展中的黃寶妹,掩飾不住喜悅的心情,看著曾令她魂牽夢縈的地方,心潮澎湃,感慨萬千。歷史的畫面,一幕幕場景,又從心底泛起,重新浮現在眼前。

1956年2月22日,毛主席在上海邀請各界代表性人士座談,地點就在友誼會堂底層的咖啡廳。

那天下午,上完夜班的黃寶妹,還在家裡熟睡。突然接到通知,讓她趕快到中蘇友好大廈(現上海展覽中心)出席座談會。她聞訊立即起身,急急忙忙地乘公共汽車,從楊浦趕到外灘,再轉車到陝西北路。下車後連奔帶跑地趕到友誼會堂,還是遲到了幾分鐘。

時任副市長劉述周同志在友誼會堂咖啡廳門口,不時地看著手錶,正焦急地等著黃寶妹。見她急急忙忙地趕到了,連忙將她引進室內。

咖啡廳的大門剛一打開,黃寶妹就驚呆了,原來是毛主席正站在那裡。這突然間的巨大變化,讓她不知所措,甚至懷疑自己的眼睛,眼前這一切是不是真的?不會是做夢吧?她想:毛主席不是在北京嗎?我明明在上海,怎麼會到了北京呢?黃寶妹大腦突然一片空白。後來見毛主席伸出手來,黃寶妹立即跨前一步,和毛主席緊緊相握,一股暖流頓時流遍全身。

在小圓桌旁,陳毅市長向毛主席介紹說:「這是上海的勞動英雄黃寶妹。」毛主席見黃寶妹很拘謹,還站在那裡,笑著對她說:「坐,坐,坐。」隨後問她:「你做什麼工作?」黃寶妹回答:「我是紡織細紗擋車工。」毛主席聽到後說:「紡織工人很光榮。讓全國人民有衣穿,責任很重大。」

後來的幾十年間,黃寶妹牢記毛主席的話,放棄當幹部,放棄當演員,堅持在生產第一線,為人民紡好紗織好布,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被授予了「七一勳章」。

也是在這次座談會上,毛主席還親切地問大家:「在座的有幾位是工程師?有幾位是大學畢業的?」黃寶妹等人回答:「我們都不是。」毛主席轉身對陳毅等領導人說:「我們搞社會主義建設,搞工業化,工人沒有高度文化不行啊。毛主席加重語氣說,我們今後要選拔一批優秀工人當工程師,造就藝術家、作家、科學家;我們還要從工人中選拔一批優秀分子去讀大學,讓他們掌握科學知識,更好地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毛主席又勉勵大家:」你們青年工人要好好學習。今天好好學習,就是為了明天更好的工作,更好地創造。」

在毛主席指示後,上海在第二年就選派了一批優秀工人到大學學習。1960年9月,上海選調了6位勞模進入大學學習,黃寶妹是唯一來自上海紡織系統的,入學華東紡織工學院(現東華大學)紡織工程系。黃寶妹知道自己基礎知識差,只有笨鳥先飛,於是放棄休息放棄娛樂活動,甚至減少睡覺時間,連家務和兒子的教育也顧不上了,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她時常想起毛主席勉勵他們的話,克服了無數個困難,學習不斷取得進步。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考試,全班級來自全國的30人中,有11人被淘汰了,黃寶妹的成績,除一門是3分,其他都是4分5分,得以繼續攻讀。留下來的19人中,18人是幹部,只有她是來自生產第一線的工人。經過3年寒窗苦讀,終於拿到了畢業證書,由一個中學生成長為大學生了。她越學眼界越寬,越學越體會到理論的重要性。在車間裡,她將學到的知識用到工作中,現場解決問題,領導和同事都說,黃寶妹學習回來後,能力強了,更加謙虛了。

在新書發布會現場,黃寶妹動情地說:「友誼會堂是我第一次見到毛主席的地方,當時只有25歲。毛主席對我的教導,我一直記了幾十年,友誼會堂咖啡廳是我為人民紡好紗織好布初心的始發地;也是在這裡,我得到了學習的機遇。我永遠不會忘記這裡,我要繼續發光發熱,做一個退而不休的老勞模。」

該書一位副主編滿懷敬意地說,黃寶妹是在用出版新書的形式,向毛主席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本文由上海市委老幹部局供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20d1ed39aeeea75b79de043108d77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