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原神》在哪?
為了這個目標,被視作米哈游靈魂人物的蔡浩宇,決定卸下公司董事長一職。
1987年出生的蔡浩宇,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
在《原神》3周年前瞻直播這天,上海米哈游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註冊資本由約3.34億人民幣減至約3.17億人民幣。
同時,米哈游聯合創始人蔡浩宇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由另一位聯合創始人劉偉接任。
據《2023新財富500富人榜》,米哈游的三位創始人蔡浩宇、劉偉、羅宇皓都已是百億富豪。
其中蔡浩宇身家553.5億元,劉偉305.1億元,羅宇皓288.9億元。
36歲交棒給36歲
對此,米哈遊方面回應媒體表示,創始團隊分工不變。
米哈游創始人蔡浩宇持續致力於前沿科技的研究與應用、新項目研發,以及串聯國內與海外研發資源,米哈游創始人劉偉繼續負責公司管理事務。
作為一家遊戲公司,蔡浩宇對米哈游未來的期待不止於遊戲。
蔡浩宇曾在公開場合表示,米哈游的願景是,在2030年時能夠打造出全球十億人願意生活在其中的虛擬世界。
據一些傳聞,今年出現的GPT-4的推出激發了蔡浩宇對AI濃厚的興趣。
這或許成為36歲的蔡浩宇二次創業的雄心。
畢竟,他創立的米哈游,用12年的時間,已經隱然有國內遊戲第三大廠的姿態。
據媒體報道,米哈游在2022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73.4億元,凈利潤161.45億元,截至2022年底凈資產為374.02億元。
簡單換算可知,2022年米哈游營收約是同年騰訊的六分之一,網易的逾三分之一。
彼時,書樂就對媒體直言:中國的遊戲公司從騰訊、網易及其他,變成了騰訊、網易、米哈游及其他。
同時,米哈游旗下的二次元手游《原神》是近年來最受歡迎的遊戲之一。
據Sensor Tower在2023年1月發布的數據,自2020年9月上線以來,《原神》在移動平台的總營收已經超過了40億美元(近280億人民幣)。
其中,中國市場貢獻了14億美元,日本和美國市場分別貢獻了9.6億美元和8.6億美元。
辭職,為了夢想
蔡浩宇此舉,具體會帶來什麼?
對此,《華夏時報》記者於玉金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為下一個《原神》試錯,卸任就是最大的決心。
此舉,不止於研發,也有公司運營的考量。
作為創始人,在公司走上正軌後,未必需要繼續扮演操盤手,而是可以作為精神圖騰存在。
同時,由於公司過於年輕,中高層年齡距離退休過於遙遠,主動退居幕後也有利於管理層團結,並為打通上升通道瓶頸起到示範作用。
此前位元組張一鳴也有類似動作。
此外,退出管理後,確實有更多精力去專注潛力較強、風險較大、前景不明的領域:
一來加大成功可能。
另一方面又可避免項目出現挫折而對米哈游帶來負面關聯影響。
事實上,米哈游也正在加快出海的步伐。
2021年11月,米哈游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蒙特婁成立了新的工作室,目標是研發一款3A開放世界動作冒險射擊遊戲。
隨後,米哈游在美國洛杉磯組建了新的團隊。
這都意味著蔡浩宇未來的重心,會在海外,以及新技術引入之上。
二次元要換代了嗎?
與此同時,輿論也關注到,《原神》開啟的二次元遊戲大潮,正在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
今年,儘管米哈游上線了《崩壞:星穹鐵道》,但同時其他大廠也上線了諸多二次元遊戲。
這一激戰模式,是否會動搖米哈游二次元的根基?
愚以為,二次元遊戲並非畫面二次元即可,否則所有遊戲均為二次元。
目前而言,真正從二次元受眾這個垂直用戶群破圈而出的,依然只有《原神》。
真正要達到《原神》的程度,除了需要龐大的故事背景和人物設定如同一部長篇動漫外,還要有全新的玩法體驗,而不是僅僅打出二次元招牌就能成功。
《原神》出圈前,也曾有過一輪二次元遊戲熱,之所以大多失敗,恰恰在於只是蹭熱點沒有真創新。
作者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中經傳媒智庫專家,資深TMT產業評論人,新出版有《自媒體寫作從入門到精通》(清華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