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翻車加速,誰能「路邊撿肉」

2024-08-01     張書樂

巴黎奧運會至今,話題沸騰了一輪又一輪,爭議也接連出現。

北京時間7月30日晚的桌球混雙決賽,王楚欽/孫穎莎4-2戰勝朝鮮組合李正植/金琴英,成功奪金,振奮情緒從賽場迅速傳至各社交平台,單在微博就同時爆了6個話題。

但都比不過本來關注不高的足球。

當晚,奧運會足球項目直播中,咪咕解說員張昊澤中場休息時間和女友通話忘記關麥,在網上引發熱議。

在解說阿根廷隊對戰烏克蘭隊的比賽中場休息時,張昊澤連麥女友喊「小寶」,慶祝戀愛6個月。

這段畫面曝光後,相關話題登熱搜榜,出稿前閱讀量超7451萬,眾多網友熱評:「天吶,看個運動會還要被撒狗糧?」

此外最有爭議的是在中國女籃對戰西班牙賽事中,球員李夢罰球投籃。

男解說楊毅問前籃球運動員陳楠,「我問一個比較私人的問題,您當運動員那會兒,你打球的時候化過妝嗎」,陳楠回答「沒有,我們崇尚的是自然美」。

而李夢此前公開表示,自己喜歡在比賽中化妝,女孩子愛美,想在自己熱愛的舞台上展現出自己美的一面。

這一解說言論引發了觀眾的不滿,稱楊毅「油膩」,「陰陽」運動員化妝行為是對運動員不夠尊重。

相比較爭議,咪咕視頻更怕的是奧運結束後關注量的下滑。

近年來,咪咕一直在投入賽事方面下血本。

一方面,央視是中標巴黎奧運會轉播項目數量最多的國際媒體。

另一方面,拿下主轉播權後,在國內央視則分別與咪咕、騰訊、快手、抖音4家平台達成合作,平台數量與合同金額均超過歷屆奧運會。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幾家平台中,抖音是首次獲得奧運會的轉播機會。

儘管都是持權轉播商,4家平台的權益級別也不盡相同。

其中,咪咕是唯一一家直播版權合作方。

其與央視達成公共網際網路、電信運營商領域版權合作,將擁有包括賽事實時轉播、延時轉播、點播(包括回看)等權益。

而騰訊、抖音、快手及騰訊則獲得視頻點播及短視頻版權合作的權利。

據了解,體育版權是咪咕公司最重視的投資領域,目前咪咕公司也是中國市場最大的體育版權持有者。

2016年,咪咕曾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聯合運營方轉播歐洲杯和里約奧運會,後來又拿下了東京奧運會和北京冬奧會的轉播權。

公開資料顯示,2014索契冬奧會、2016里約熱內盧奧運會「打包」出售的轉播權費用為20億美元。

2018平昌冬奧會、2020東京奧運會的轉播權費則為23.8億美元。

根據估算,咪咕購買版權的成本在億級以上。

咪咕儘管是唯一一家直播版權合作方。

但根據上屆奧運會表現,奧運期間咪咕視頻月活躍用戶達到3600萬,但奧運會結束後,用戶快速回落至2500萬,降幅達到32.28%。

花了上億,收穫了爭議,咪咕在賽事版權上虧了嗎?

每次賽事漲粉,賽完掉粉,咪咕的未來怎麼辦?

對此,新浪科技原禕鳴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為:

這次咪咕解說團隊「翻車」,卻是「無傷大雅」。

反正,不翻車,過幾天也掉粉。

爭議在泛娛樂行業很普遍,從另一種層面來看也是一種曝光,從而破圈被更多人知道。

咪咕平台的解說和央視的風格肯定是不同的。

央視代表的是國家形象,謹慎性更高,咪咕會選取更貼近網絡的方式,更有流量的打法。

只是,這個行業僅靠用戶付費是支撐不起來的。

連巨頭愛優騰芒(愛奇藝、優酷、騰訊、芒果)也沒有找到穩定的付費變現的路徑。

但轉播權本身的用處就不是用來賺錢的,而是打名聲和增加粉絲。

雖然賽事結束之後粉絲會有流失,但總會有留存下來的用戶,咪咕可以繼續將其轉化到其他內容做更長線的付費。

換言之,賽事IP讓咪咕的用戶群體有了增長,但是留存性差。

這是因為咪咕的用戶粘性弱,雖然每一屆賽事都會拉一波粉絲。

但在視頻平台格局來看,買版權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愛優騰芒都在不斷地打造獨家的爆款,但咪咕視頻沒有相應的內容,因此只能「在邊上撿肉」。

奧運只是一個短時效應,十年前樂視就在做賽事IP。

但是事實證明,只靠買買買,而非自己的獨家內容來吸引用戶的做法是不長久的。

加之短視頻平台的發力,用戶會被進一步分流。

因此,想要得到持續的發展,還是要通過自己的內容來把奧運IP吸引來的粉絲轉換成自己的粉絲,否則用戶就只是底層庫存。

咪咕視頻除了賽事IP仍然沒有出圈的爆款產品。

但機會依然還是有。

咪咕背靠中國移動,「鈔能力」比較強,未來仍然可以繼續在重大體育賽事上「圈粉」。

只是,不斷「砸錢」打造賽事IP卻一直不出爆款的咪咕視頻,未來的地位會愈發尷尬。

作者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中經傳媒智庫專家,資深產業評論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6aa2c8fc14438ccdb5cc5c643aadd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