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第四次哈爾科夫戰役,為何戰場形勢逆轉,曼施坦因回天乏術

2023-12-11     聃者徐史也

原標題:二戰第四次哈爾科夫戰役,為何戰場形勢逆轉,曼施坦因回天乏術

二戰第四次哈爾科夫戰役,是蘇德戰爭中圍繞哈爾科夫戰略要點爭奪拉鋸戰的謝幕演出,這次戰役的看點並不複雜,戰鬥場景也不宏大,因為蘇軍占據著方方面面的優勢,完全是蘇軍牽著德軍的鼻子打。因此,縱使曼施坦因有通天本領,在強大的蘇軍打擊下,仍然回天乏術力不從心,不得不撤出戰場,將哈爾科夫拱手讓給蘇軍。至此,德軍失去了在頓河防線的最後一道屏障,從而一路敗西,戰役結束後不久,曼施坦因也被解除南方集團軍群司令職務。

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促成了庫爾斯克坦克大決戰,第四次哈爾科夫戰役是這個大決戰的收尾之戰

在蘇德戰爭一系列戰役中,發生在哈爾科夫的四次爭奪戰雖然沒有莫斯科戰役和史達林格勒戰役那樣影響深遠,但這四次戰役卻對整個戰爭走向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在前三次戰役中,雖然蘇軍也做了充分的準備,但在付出巨大犧牲後仍然沒有收復該城。相反,德軍在連續三次的爭奪戰中拔得頭籌,一次次搶到了戰場主動權。

從這四次戰役的目的看,前三次都是德軍為進軍高加索和史達林格勒,把哈爾科夫當作橋頭堡,戰術行動上勢在必得。尤其是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德軍統帥部的部署更加明顯,就是奔蘇西南方面軍而來,為重新占據高加索地區打基礎。

但事物都有兩面性,雖然曼施坦因指揮南方集團軍群贏得了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的勝利,卻放跑了包圍圈中的蘇軍,致使在庫爾斯克地區形成了突出部,從而引發了著名的庫爾斯克坦克大會戰。發生在1943年7月的這次大決戰,把本來捉襟見肘的德軍裝甲部隊打得七零八落,與蘇軍同樣損失嚴重的裝甲部隊相比,蘇軍有強大的戰略補給,而德軍只損沒補。

因此,當曼施坦因指揮德軍南方集團軍群從庫爾斯克抽身出來,準備沿哈爾科夫至別爾哥羅德一線部署防禦時,蘇軍已經明確地掌握了德軍動向,強大的西進兵團隨之而來,以蘇軍草原方面軍為主力的幾大主力將曼施坦因幾個裝甲集群合圍,這是一場壓倒性的戰役,容不得曼施坦因絞盡腦汁,任何計謀在炮火中都灰飛煙滅。

第四次哈爾科夫戰役,是蘇軍按計劃分步驟有條不紊進行的戰鬥,從戰鬥打響,就註定德軍要喪師失地

讓我們看看蘇軍是如何發起收復哈爾科夫的。要清楚蘇軍把收復哈爾科夫作為庫爾斯的收尾之戰,就必須清楚德軍為何要發起庫爾斯克戰役。實際上,以曼施坦因等高級將領在史達林格勒戰役失利以後,就建議德軍統帥部收縮戰線,要麼集中兵力向莫斯科方向進攻,要麼集中兵力對蘇軍西南方面軍進行重點打擊。但在元首的詞典里,他沒有撤退二字,也不允許部屬對他的決定有任何懷疑。

因此,當曼施坦因升任新組建的南方集團軍群司令以後,他只好採取折中方案,通過與元首三天的討價還價,迫使元首同意了他的打擊方案,並取得了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所需的兵力和裝備支持。有了元首的放權,曼施坦因再發揮特長,使用迂迴戰術奪回了哈爾科夫,贏得了戰役的勝利。

雖然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曼施坦因放跑了蘇軍西南方面軍主力,沒有達到元首期望的目標,但德軍還是重新奪得了從史達林格勒戰役中失去的戰略主動權。這也是德軍重新規劃庫爾斯克進行坦克大決戰的本錢。

但是,對於曼施坦因的東進計劃,蘇軍不再是戰爭初期那樣慌張和應對,而是早就摸清了德軍進攻的方向和戰役目的。因此,在庫爾斯克地區,蘇軍同樣組建了強大的裝甲集團,不僅如此,蘇軍的喀秋莎火箭炮,飛機和大炮都在後方源源不斷地湧來,兵員也得到充分補給,這是德軍夢想卻又望梅止渴的不足。

所以,戰役打響,蘇軍就以強大的炮火準備,再配以優勢的空中力量打擊,德軍除了幾個精銳的裝甲師可以應對外,其它力量基本處於防守和潰退,沒有什麼戰場奇蹟可言。

第四次哈爾科夫戰役,是曼施坦因在軍事生涯上的結束之戰,也是德軍在東線戰場上的謝幕演出

按照蘇德戰爭的戰鬥歷程,第四次哈爾科夫戰役的結束,也標誌著德軍從此開始一路向西潰退,在戰略戰術上,德軍再也無力發起進攻戰鬥,全部轉入防禦防守。

作為曼施坦因的指揮才華,第四次哈爾科夫戰役也有可圈可點之處,雖然兵力懸殊太大,裝甲力量和空中打擊都不占優勢,德軍仍然取得了局部和單個反擊戰鬥的勝利。特別是曼施坦因在元首那裡要來的三個精銳裝甲師,是德軍阻擋蘇軍的最強主力。

相對於德軍的疲於應對,蘇軍卻顯得從容和有序。在這次戰役中,蘇軍一改防禦和重點進攻的策略,採取了多頭出擊的作戰樣式,在多個方向以陸軍和空軍合成打擊的形式對德軍展開地毯式打擊,這是德軍第一次嘗到無力回天的滋味。由於蘇軍的戰略協作事先安排得有井有條,迫使曼施坦因無法調動部隊,他的才華也被鋪天蓋地的炮火淹沒。

更多資訊請關注島主說事,喜歡本文的讀者請點贊、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參考資料:《二戰全史》《庫爾斯克大會戰》

精彩推薦:二戰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曼施坦因為何能在兵力懸殊條件下獲勝

二戰蘇軍為何在第二次哈爾科夫戰役中失利,誤判戰場形勢是關鍵

二戰蘇德戰爭決戰階段,蘇軍為何要使用鋼鐵洪流戰術

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圍困中的保盧斯為何三次與突圍失之交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1bebd3f596a61209b54a6237cf330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