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京光環,變異失敗

2023-10-12     張書樂

原標題:吳京光環,變異失敗

「《戰狼》後我們有了軍事動作電影,《流浪地球》後我們有了科幻電影。但市場上怪獸片還沒有成熟的類型。」

在《巨齒鯊2:深淵》的全球首映禮上,吳京如是說。

他進一步表示,希望通過國際合作,了解、學習好萊塢怪獸片的製作流程和經驗,用更好的技術來拍中國式情感的怪獸類型片。

事實上,這部由傑森·斯坦森、吳京主演的中國主控第一部深海怪獸大片,票房並不喜人。

而在9月初,其全球票房勉強突破3.8億美元,目前豆瓣評分已降至5.2分。

而在2018年,《巨齒鯊》第一部在內地拿下10.53億票房,全球則斬獲5.33億美元票房。

吳京光環失效了嗎?

無法照耀在怪獸身上讓其發生中國式變異。

其實,最近幾年,乃至十幾年、幾十年時間裡,幾乎每年都有國內外不斷推出怪獸題材的影片。

為何影視行業對怪獸題材如此鍾情?

可為何中國怪獸電影,卻沒能一戰成名?

事實上,在國內,怪獸電影不乏「有心人」在耕耘。

據媒體報道,在國內,怪獸題材作品大部分為較小成本的網絡電影,且每年都會有多部作品問世。

在近五年的網絡電影分帳榜前十中,有三部是怪獸題材。

不過在院線電影層面,還沒有成熟的作品。

而國外的怪獸題材影視作品在一百多年前就已出現,且環球影業、傳奇影業、圓谷、東寶等美國和日本的影視公司在最近幾十年里,幾乎每1~2年就有高投資的大片問世。

近日,傳奇影業又宣布將在11月上線《帝王計劃》的衍生劇集。

中國式怪獸為何離不開網絡大電影(網大)?

對此,《中國經營報》記者張靖超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怪獸需要本土化風味的變異,吳京光環暫時沒有變異加成。

怪獸電影具有較強的視覺衝擊,最容易達成視覺奇觀,同時又能達成對人與自然話題的某種批判,形成傳統大片所不具備的思辨價值。

所以往往被有實力的影視公司所熱衷,同時拍怪獸片,還能顯示自身影視肌肉

而在另一方面,怪獸大片往往來源於熱門IP,票房有保障。

但國內並不存在這樣的積累,以至於更多的人意圖在網大中賺快錢。

結果,低成本的怪獸網大,往往粗製濫造,只能一味的營造恐怖氛圍。

事實上,怪獸電影並非僅僅意味著票房。

優質的怪獸電影甚至可以升級為所謂怪獸宇宙,可以帶來更多衍生,大到主題公園,小到玩具授權,都可以成為盈利場景。

總而言之,怪獸題材影片要想取得較好的市場反響,需要實現以下任務,即:

敘事的新穎性,怪獸造型的逼真,以及人和自然搏鬥的故事性,都需要有效平衡,而不是簡單的類型片模式。

此處,需要提及的是1976年的電影《關公大戰外星人》,或許製作粗糙,卻足夠耐人尋味。

中國怪獸電影,還在路上,還需加倍努力。

作者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中經傳媒智庫專家,資深TMT產業評論人,新出版有《自媒體寫作從入門到精通》(清華大學出版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071f40a80d81b7e26695633b82cc6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