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民幣國際化取得重大突破

2023-12-08     金投網

原標題:2023年人民幣國際化取得重大突破

幾個世紀以來,世界一直有所謂的儲備貨幣。從歷史上看,這些貨幣是一系列歐洲殖民大國的貨幣,包括西班牙、法國和英國。當然,這些帝國還經常用貴金屬(通常是黃金)支持其貨幣。

在20世紀20年代蓬勃發展的美國股市牛市中,世界上大部分黃金從倫敦流向紐約進行保管和投機。

後來,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主導地位進一步鞏固了紐約作為世界金融之都的地位,並鞏固了美元作為其最重要貨幣的地位。1944年,由於《布雷頓森林協定》,美元取代英鎊正式成為世界主要儲備貨幣。

時間快進到1971年。那一年,尼克森總統放棄了金本位制。從那時起,美元並不是由貴金屬支撐的,而是完全由美國政府的信心和信用支撐的。除此之外,美國強壓中東,迫使石油結算和美元掛鉤,也是其如今地位的重要標誌。

美聯儲估計,1999年至2019年間,美元在美洲國際貿易交易中占96%,在亞洲占74%,在全球其他地區占79%。在全球範圍內,銀行約60%的非本國存款和貸款使用美元。此外,在今天的外匯市場上,美元幾乎占所有交易的90%。

時間來到了2022-23年,西方凍結俄羅斯外匯儲備,挑戰國際金融底線和原則,使得「去美元化」正式走到台前並且逐步擴散,世界各國紛紛採取手段多元化外匯儲備,包括囤積黃金,目前占外匯儲備的15%,高於五年前的11%。

與此同時,人民幣在2023年取得重大突破,人民幣跨境使用量顯著飆升,標誌著其在全球支付中的份額大幅偏離了歷史上停滯不前的水平。

自2004年中國開始努力實現人民幣國際化以來,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中的份額一直徘徊在1.9%左右。

然而,到今年10月,這一數字飆升至3.6%,我們預計這一趨勢將在2024年獲得更大的勢頭。

注意,上面的數據是SWIFT的,不包括我國對外貿易的本幣結算,由於我國是全球第一大貿易國,因此實際上人民幣的國際支付份額遠不止上面說的水平。

與此同時,我國與其他國家其他央行的30多條雙邊貨幣互換額度被充分利用,尤其是阿根廷開始用其給IMF還款。還有就是中國銀行越來越多地以本幣向海外放貸,由於美國利率高,人民幣對借款人來說更便宜。這些都是過去多少年人民幣沒有過的突破。

未來,我們在夥伴國家的戰略投資,加上在「一帶一路」框架內使用人民幣進行貿易的便利性,都會對人民幣在全球舞台上日益突出的地位做出重大貢獻。

此外,中國當下致力於金融改革和市場自由化。資本市場的逐步開放,以及放鬆跨境資本流動限制的努力,增強了人們對人民幣作為一種可行和穩定的國際交易貨幣的信心。

投資者和企業越來越被中國市場提供的機會所吸引,這進一步推動了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中的使用。

還有積極主動的數字貨幣創新方法,這在人民幣跨境使用的增加中發揮了作用。數字人民幣的開發和試點引起了國際關注。

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探索採用數字貨幣的可能性,人民幣及其數字貨幣處於金融發展的前沿,簡化了跨境交易和貿易結算。

世界各地的企業、投資者和國家都在適應這一演變,認識到人民幣在跨境交易中日益增長的影響力所帶來的機遇。

這個節奏就是對的,但需要時間,而且也不是一年兩年,三年五年的事兒,從歷史經驗看,沒個二三十年,甚至三五十年,肯定是不行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04ad15285db12dd4d6262c6fe4d0a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