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的厚道之德!

2020-03-25     一禪讀書

《高祖本紀》裡面說劉邦「仁而愛人」,不是吹的。

從同為劉邦沛縣起兵的骨幹,為何只有盧綰獲封異姓王?這件事說起…

先粗略回答:

4小點。

1.所有沛縣起事的骨幹都封了侯,但其中只有盧綰封異姓王,並不是因為他的功勞最大,而是因為他和劉邦的關係最親近。

人生遇到貴人,就是這麼爽。

要是這貴人就是髮小,那就更美妙。

要是髮小發達了以後還始終記得「苟富貴,勿相忘」,那人生就走上巔峰了。

2.劉邦之前已經把長安給了盧綰,封他為長安侯,當時想的是大漢建都洛陽,現在要收回長安建大漢都城,不封盧綰為王,劉邦自己心裡不好意思,感到歉疚。

3.劉邦稱帝以後,封盧綰為王,可以用最信任的人換掉非嫡系而難以讓人放心的燕王臧荼。

不排除劉邦為了安置盧綰順便除掉非嫡系而授意人告發燕王臧荼造反從而將其剪除的可能性。

4.對所有豐沛故舊,劉邦都是一貫的好。

盧綰是特殊原因破格封了王,對於其他人,他也都沒有虧待,都給了不錯的待遇。

01

先說和劉邦關係最親近,這沒辦法,別人都沒得比。

即使同在沛縣,其餘的人也不在豐邑,

即使在豐邑,也不在中陽里,

即使在中陽里,也不像這兩家關係親密,

即使兩家關係親密,也不像盧綰和劉邦同一天出生。

沛縣一起起兵的骨幹,沒有任何一個人和劉邦的親近程度能夠與盧綰相比,從小到大,盧綰都是劉邦的跟班,而後來劉邦也給了盧綰足夠的回報。

我們來看劉邦是怎麼全程照顧盧綰的。

劉邦從沛縣起事以後,幾經波折,轉戰千里,終於打進關中。

在這個過程中曹參、周勃、樊噲、夏侯嬰等諸將被堅執銳,衝鋒陷陣,而盧綰在做什麼呢?

「以客從」,

就是說全程跟在劉邦身邊,並沒有什麼攻城野戰之功。

項羽分封天下,劉邦被封為漢王,手底下跟著他混的兄弟們也都加官進爵,尤其是沛縣的老兄弟們,封爵最多,也最重。

曹參為建成侯,周勃為威武侯,樊噲為臨武侯,夏侯嬰為昭平侯。

盧綰呢?

沒有封爵,還是白身,為什麼?

因為他也確實沒有攻城野戰之功。

但是——凡事都講究個但是——官爵官爵,爵位重要,官職當然也很重要。

那麼沛縣的老兄弟們各自所得的官職又是如何呢?

文官自然不必說,蕭何做了丞相,周苛御史大夫,周昌中尉。

武將中盧綰首先做了將軍,「入漢為將軍」,也就是說劉邦做了漢王,立馬就封盧綰為將軍。

而另外幾個人呢?

曹參、周勃也是跟著劉邦進入漢中以後被拜為將軍,夏侯嬰仍然是太僕,樊噲甚至還是郎中,他還是劉邦的連襟,憑野戰之功封了列侯,官職卻反而比沒什麼功勞的盧綰要低。

這說明什麼?

劉邦一看,封爵是要講功勞的,盧綰沒什麼功勞,搞暗箱操作的話諸將會有怨言,現在正是收攏人心延攬四海八方的人才的時候,封爵不能濫,那沒辦法,但是封官不用講功勞,那就給盧綰封個大官做做吧。

這是第一階段,盧綰沒有封爵位,卻做了個大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iOEXEBfwtFQPkdHwm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