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製品是我家餐桌上常見的食材,尤其是豆腐泡,用它搭配豬肉一起燜,簡直是絕配,豆腐泡就像一塊海綿似的吸收食材中的精華和濃湯,又香又軟,百吃不膩。客家人把這道菜叫「燜全豬」,顧名思義,就是把豬身上各個部位燴成一鍋,香味互相滲透,每人都能在鍋里找到心頭好,吃起來皆大歡喜。
小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款「燜全豬」,只取了一部分家人喜歡吃的豬蹄、豬大腸、和五花肉這三樣,小家庭食量不大,加上又是大熱天,食物不容易保鮮,所以不敢做太多。若是大家庭或是做宴客菜,還可以將豬尾巴,豬肝、豬心、豬耳朵、排骨這些部位添加進來一起燜燉,食材豐富一鍋燴,做法有點像東北的鐵鍋燉。
在我媽媽家裡,燜全豬吃到第二餐才叫美味,再次烹調加熱時,媽媽會加入一些莖類蔬菜、本地酸菜或是粉條一起燉,後加入的蔬菜分解了肉類大部分油脂,吸收了燉肉的香味,口感軟嫩鮮甜,好吃得不得了,比肉類受歡迎多了。
【食材】豬手600克、五花肉400克、豬大腸200克、生薑1塊、蒜瓣20克、南乳1塊、蚝油2湯匙、料酒20克、生抽3湯匙、雞粉2克、冰糖10克、麵粉半碗,食用油適量
做法:
將豬手斬件,洗凈瀝干水,鍋里燒開適量水,放入一勺鹽,將豬手焯煮15分鐘左右,煮出血水和污物,撈起用涼水沖洗乾淨,用盤子盛起待用;
豬大腸用清水沖洗一兩遍,瀝干後倒入半碗麵粉,反覆使勁搓乾淨兩面的污物,剪掉附在豬大腸上面的油脂,再沖洗乾淨,瀝干水;
鍋里燒開適量水,水裡放入一勺鹽,一塊拍碎的生薑、滴幾滴料酒,將豬大腸放入鍋中,不要遮鍋蓋,大火焯煮10分鐘左右,撈起用涼水沖洗乾淨,再切成菱形塊狀;
刮乾淨五花肉表皮上的細毛,沖洗乾淨,切成麻將牌般大小的塊狀,生薑去皮切厚片、蒜瓣去皮拍扁;
熱鍋,倒入食用油,將五花肉、生薑片、蒜瓣一同倒入鍋中,大火煸炒十幾個來回,炒至五花肉表面焦黃色;
倒入豬蹄和豬大腸,調入南乳、醬油、冰糖、蚝油、料酒、繼續翻炒至食材香味四溢,變成金黃色;
倒入4碗開水,拌勻後遮上鍋蓋,大火燜煮至湯汁略干;
打開鍋蓋,倒入豆腐泡,調入少許雞粉,翻炒均勻後再燜煮10分左右;
起鍋前撒點蔥花,攪拌均勻即可盛起裝盤。
食尚小貼士:
燜肉儘可能一次加足水量,途中加水會影響口感,加開水能縮短烹調時間,味道比加冷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