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新番已經陸續開播了,不知道小夥伴們都打算追哪些呢?
如果你喜歡處處透出富有的畫面、生動有趣的故事,那麼出品了《進擊的巨人》的霸權社wit製作的《冰海戰記》,大衛社的《炎炎消防隊》是不二之選;
如果你喜歡沙雕番,那麼《重來吧 魔王大人》、《連擊老媽》、《女高中生的虛度日常》這種歡脫的、槽點滿滿的番一定符合你的口味。
之前寫過一個2019年1月新番的一集觀後感,發現不僅工作量巨大(看完40多集並且還有一些是極度冷門的生肉),而且也很難根據一集的表現來判斷這部動畫是不是好看,會不會火。
單看第一集,誰都無法想像《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佐賀偶像是傳奇》這種黑馬能脫穎而出。
因此本著無功無過馬後炮的原則,這次就對已經完結的4月番做一個無責任簡評與推薦。從製作質量,故事性,口碑與人氣等方面進行評價。
圖片來自微博@Hazx君、
1.《進擊的巨人》第三季part2
這一季的巨人質量依然穩定,兵長大戰猿巨人那一段簡直爆炸。
打戲與複雜精細鏡頭依然不偷工減料,故事節奏基本遵循漫畫原著,精彩不減。
巨人相比於其他民工漫乃至大多數漫畫最大的優點就是,諫山創在一開始就已經完成了全部故事的框架,因此故事中的許多伏筆其實早已埋下,並且渾然天成。
有誰能想到,最開始出場的吃掉艾倫媽媽的巨人,居然會是艾倫父親的前妻呢?而且這個前妻還有一句意味深長的台詞:
最後果然以一種另類的方式找到了艾倫的父親hhh
相信只要漫畫按照正常的節奏畫到完結,動畫不魔改,《進擊的巨人》一定會是最好看的動畫之一。
2.皿三昧
如果要評出四月番中最魔性、最讓人摸不到頭腦的動畫,那麼非《皿三昧》莫屬。
女裝大佬、基佬和各種紳士、魔性的歌舞和重複使用的變身打喪屍動作,被簡化成真·紙片人的路人……在這樣充滿噱頭的元素背後,幾原邦彥講述了一個關於被慾望纏繞的小人物自我改變與救贖的故事。
這位因為帥氣的長相被稱為「動畫界的小室哲哉」的監督,用《皿三昧》這樣包含華麗的演出、符號與暗示的動畫,讓無數觀眾摸不到頭腦的同時,又欲罷不能地去對動畫進行解讀。
在動畫開篇就被奪走重要器官「尻子玉」,不幸變成河童的主角三人一希、悠和燕太,為了變回原樣,必須從遊蕩於河童之街的殭屍那裡搶奪尻子玉,同時要面臨自己內心隱秘的慾望被暴露的煎熬。
在不斷的搶奪尻子玉的過程中,三個主角學會了直面自己的慾望,也懂得了愛與慾望的區別。
這是一部只需用心感受,無需用腦子看的動畫。我們只需跟著動畫中人物的純粹慾望,去感受他們情感的變化與起伏就夠了。
這也是一部需要用腦子看的動畫,其中許多符號和細節隱喻伏筆都需要動腦研究。
這樣一部充滿了監督獨特風格的動畫,還不快去看嗎?
3.鬼滅之刃
《鬼滅之刃》算是近年來王道少年漫畫中不可多得的優秀作品。
在去年jump的評選中,《鬼滅之刃》與《約定的夢幻島》、《Dr.stone》(石紀元)、《我們無法一起學習》被評為jump「新四天王」。
《鬼滅之刃》講述的是主人公灶門炭治郎為了讓變成鬼的妹妹禰豆子變回人類,為了替家人報仇而加入了狩鬼組織鬼殺隊,決心沿著「鬼殺隊」的道路前進而成長的故事。
在傳統的打怪升級熱血開掛的劇情之外,《鬼滅之刃》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性格鮮明的人物,還有優秀的動畫製作。
男主角炭治郎在傳統王道主人公典型的堅毅勇敢,敢愛敢恨的個性之外,更多了一些溫柔與對家人的重視,即便是寒冷的冬天也要去城裡賣炭貼補家用。
也會熱情地去幫助鎮子上有困難的人們。
在家人被食人鬼全滅,僅存的妹妹也變為食人鬼之後,憤怒的炭治郎更是下定決心,加入鬼殺隊,為家人報仇,也讓自己得到鍛鍊成長。
而炭治郎以外的其他人物,也都有著自己的性格特點。
無論是一開始就被變成食人鬼,忍住了痛苦和慾望,將人類和一些善良的食人鬼都視為「家人」的妹妹禰豆子,還是擺脫「支配者」的束縛,成為非人非鬼的逃亡者後,依然堅持不傷害人類,並且嚮往過回人類生活的珠世、愈史郎,都令人印象深刻。
另外,動畫與漫畫的不同就在於動畫更具有衝擊力與表現能力,這些都依賴於優秀(燒錢)的製作。不過對於製作了《fate/zero》《空之境界》等許多精品的飛碟社來說,這些都不是問題。
梶浦由記x椎名豪的強強聯合,在音樂感染力上為動畫增色不少。
還有值得一提的就是是動畫對於炭治郎的劍術「水之呼吸」的表現。
在看到炭治郎的劍術「水之呼吸」用動畫的方式來表現時,高橋有種重回童年的感覺,當看到自己喜歡的漫畫變成動畫時,那種歡呼雀躍的激動與感動油然而生。「水之呼吸」的畫面結合了作畫與 3DCG ,為了製作出這樣的表現,外崎春雄監督與製作組絞盡了腦汁,為了將動作與衝擊性的視覺效果相結合,進行了多次的嘗試與失敗。「水之呼吸」的表現是以「葛飾北齋的浮世繪為印象動起來的」,說得輕巧做起來難,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動畫表現時,高橋也為之驚訝。
以上引用和圖片摘自anitama的文章,侵刪
這種浮世繪風格的表現手法,讓人耳目一新。
《鬼滅之刃》用溫情與細膩重新譜寫了王道少年動漫的新篇章。這次動畫也是半年番,期待接下來的精彩表現。
4.卡羅爾與星期二(CAROLE & TUESDAY)
如果你是音樂動畫的愛好者,或者是渡邊信一郎的粉絲,又或者是骨頭社的粉絲,那麼你絕對不能錯過《卡羅爾與星期二》。
這部擁有網飛爸爸投資、渡邊信一郎總監督、骨頭社20周年紀念作品、Flying Dog10周年作品等重量級製作陣容和名頭的動畫,拋去這些噱頭,本身質量也十分優秀。
這裡先給出豆瓣和bangumi的評分。因為如果只從個人角度去看這部動畫,我絕對會打高分,音樂的質量,動畫的製作水平,故事的整體質量都能在4月番中拔得頭籌。
但是也有觀眾會詬病動畫人設不夠豐滿,與渡邊信一郎的《星際牛仔》《space dandy》相比,故事也不是特別的好看。
綜合以上評分和各大網站的網友評價,《卡羅爾與星期二》算的上是值得一看的動畫。
少女與音樂相結合往往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如果說《京吹》是用音樂去表現青春與奮鬥,《輕音少女》是用音樂點綴無聊瑣屑的日常,那麼《卡羅爾與星期二》則是一部展現音樂之美、表達對不羈與自由的渴望的動畫。
一方面,《卡羅爾與星期二》用兩個女主的故事,展現了人與音樂(自己的夢想)之間的關係。
為了追求夢想離家出走的大小姐,遇見了自由自在的獨立音樂人,又因為二人合作的曲子打動了鬱郁不得志的經紀人,從此走上追求音樂夢想的道路。
但是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不僅會遇到外界的困難與阻撓,更要面對自己內心對於夢想的態度與情感的轉變。
害怕.jpg
另一方面則是用靠著AI製作歌曲去演唱的叛逆的偶像的故事,去表達音樂與AI的關係。
音樂與其他創作形式一樣,都有被機器和AI替代的可能性,但是音樂的質感和包含其中的情感汗水和努力,卻是AI永遠無法替代的。
這就像純賽璐璐手繪動畫與如今的電腦作畫和cg動畫之間的關係一樣,二者各有優劣。如果目的都是為了製作出更好的作品,那麼就能懷著一顆包容的心去看待和利用不同的技術。
最後說說《卡羅爾與星期二》的製作質量,音樂自然必多說,畢竟是主打音樂的動畫。在畫面上,除了有些遠景人物有點敷衍(骨頭社的通病),精緻的背景,準確的人體結構和動作把握,都無可挑剔。
以上就是4部個人推薦的4月番,小夥伴們還有哪些推薦的動畫和建議,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