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券商,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2019-06-27     藥師投資學

如果是我的老讀者,老粉絲,這顯然是一條送分題。

在很多人眼裡面,券商股可能是一個周期性的行業,但其實部分券商股蘊含巨大的成長性空間。隨著中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可支配收入會越來越多,對應的資產管理,投資需求繼續提高,私人銀行業務是未來一大增長點。

根據招商銀行的報告顯示,除了最近各大資產收益率普遍下降之外,高凈值人群(有錢人)做投資的時候,不知道如何優化資產配置管理方案是一大難題。其實關鍵是大家搞不清楚每個品種背後波動的邏輯,自然也就做不了資產配置。資產配置這活兒的技術門檻其實非常高,必須是涉獵品種廣泛,交易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才能做得出來。


換句話來說,哪家券商能撈到更多高凈值用戶,未來的利潤就會越豐厚。券商所在地盤的富裕程度,令不同券商之間出現了一定的差距,這其實是很多人分析券商公司時看不到的地理優勢。

眾所周知,我國經濟發展向來是東強西弱,東南部沿海城市最先開放,經濟實力遠超其他內陸的城市。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四個經濟強省分別位列國內GDP前四,而中國的金融中心---上海就位於江蘇和浙江之間。南大門廣州與深圳,位於廣東,僅有帝都北京遠離了這個群體。

根據招商銀行的報告顯示,國內高凈值人群就集中在以上幾個經濟發達地區。



中信證券在2018年底抄底收購廣州證券,最近高位清倉減持中信建投,都是精準判斷。但中信大哥的業內「逃頂抄底小王子」之名,其實成就於十幾年前。

中信證券在2003年1月6日正式登陸A股上市,但當時的中信證券還不是業內大哥,不過應該能排進前十。中信上市不久後,就迎來了A股單邊熊市。當然,也迎來了抄底同行的絕佳時機。



2005年,A股行情低迷,證券公司的經紀(收手續費)和自營(自己炒股)兩大傳統業務遭遇重創,42家證券公司合計虧損10.68億元。

中信證券陸續出手收購了萬通證券、金通證券、華夏證券。其中萬通證券前身就是青島證券,而青島就是第三大經濟強省山東的經濟中心。金通證券則是第四大經濟強省的地方龍頭券商,一直是浙江當地市占率第一的券商公司。華夏證券則是中信建投證券的前身,地處北京。

至此,中信大哥將山東、浙江兩個經濟強省牢牢掌握在手上。下一個目標,便是廣東。

中信證券瞄準了當時快速崛起的廣發證券,但最終因為廣發的強力反擊導致收購失敗。直到去年,中信證券成功收購廣州證券,失蹤多年的南部拼圖才算找到。不過廣髮根基經過多年深種,中信要蠶食廣東市場難度比多年可要大多了。

說完山東浙江廣東,那江蘇又是誰的地盤?用同花順F10,點擊公司資料查一下。原來是券商老二,華泰證券。



那上海又是誰的地盤?國泰君安。



剛才提到的廣發證券與廣東有著千絲萬縷說不清的關係。而海通證券也是類似的。海通證券雖然沒有國資委控股,但十大股東裡面都是上海國企。



最後還有一個招商證券。



分析一大輪下來,大家就應該發現,全行業六大券商,剛好就分別占據著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幾個地區,而且背後站著的都是當地政府。這不是拿個牌照就能過來搶飯吃的

當然,以上只是我從地理條件分析,分析券商公司還要看其他的指標的,我們以後有機會再舉例。總體來說,中信證券比其他大券商估值略貴,是收購套路更深,戰略布局更廣。不過當前中信證券H股折價38%,還是去港股買更加划算。



其他比中信證券估值還高出一截的券商股用來短線投機可以,長期持有就要深思熟慮了。



.......

哦對了,最後補充一下中概互聯與美股A股指數的相關性。中概互聯基金雖然只上市了兩年多,但可以找到中國網際網路50過去十年的行情。進行相關性分析後發現,中國網際網路50跟美股相關性非常大,與A股相關性不大



主要原因有:

中概互聯大部分是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會受到美股資金的情緒影響。當整個美股市場處於悲觀的時候,會影響中概互聯的業績。

過去十年是網際網路行業高速發展的黃金十年,然而A股指數裡面並沒有這些優質網際網路企業,都把它們拱手送出國。這導致A股過去十年表現不佳,上證指數還在3000點原地踏步。

再順手補充一張華寶油氣與美股A股指數的相關性。我找的是SPSIOP指數,是華寶油氣跟蹤的指數。我截取了過去三年的數據進行分析,也就是油價跌到30美元後的行情。




可以看到,SPSIOP與油價相關性達到0.7,與美股關聯其實不大。美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油氣股的估值情緒,但關鍵還是要看油氣本身是否賺錢。最近油價漲,美股也漲,但油氣股不漲,關鍵就在於我們減少對美國的油氣進口。

類似的邏輯我們這邊也有,房地產銷售不錯,A股也反彈了,但家具股卻不怎麼漲,關鍵就是被加征關稅了,影響了出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t46-2sBmyVoG_1ZK3I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