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常見錯誤服藥習慣

2019-12-19     306醫院醫學科普


於鵬,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原306醫院),藥劑科

醫研部醫學科普中心 編輯

藥品的服用方法是一個和藥品副作用同樣需要關注的重要問題。如果方法、時間不正確,與飲食的搭配不合理,不僅不利於藥效的發揮,還可能導致危險。 現將常見錯誤服藥習慣整理如下:

錯誤一:服藥跟飯點兒
藥品說明書上寫著"一日三次,飯前服用",於是,每日準時在三餐前服藥。錯! "一日三次"是根據實驗測出藥物在人體內的代謝率後規定的,意思是將一天24小時平均分為3份,每8小時服藥一次。只有按時服藥才能保證體內穩定的血藥濃度,達到治療的效果。如果把3次服藥時間都安排在白天會造成白天血藥濃度過高,而夜晚又達不到治療濃度。若一日兩次,應每隔12小時服藥一次。考慮到人們的作息習慣,一日三次可以早7:00,下午2:00~3:00,晚10:00服藥,一日兩次可以為早7:00,晚7:00點服藥。而"飯前服用"則是指此藥需要空腹(通常餐前1小時或餐後2小時)服用以利吸收,當然你在吃飯前吃一堆零食,那此時可不等於"空腹"。

錯誤二:服藥姿勢隨意

不正確的服藥姿勢,例如:躺著服藥,藥物容易黏附於食道壁,不僅影響療效還可能刺激食道,引起咳嗽或局部炎症,嚴重的甚至損傷食道壁,因此,最好採取坐位或站姿服藥。如:阿倫磷酸鈉片說明書明確指出服藥30分鐘內不要仰臥。

錯誤三:干吞藥

有人為了省事,不喝水,直接將藥物吞下去,這是非常危險的。一方面可能與躺著服藥一樣損傷食道,甚至程度更嚴重;另一方面沒有足夠的水來幫助溶解,有些藥物容易在體內形成結石,如:復方新諾明等磺胺類藥物。

錯誤四:分解藥劑後服用

有人覺得藥片難以下咽,就把藥掰碎或用水溶解後再服用,這樣不僅影響療效還會加大藥物的不良反應。如果藥品是腸溶製劑時一定要整片吞服。以阿司匹林腸溶片為例,掰碎後沒有腸溶衣的保護藥物無法安全抵達腸道,在胃裡就被溶解,無法發揮療效,還刺激了胃黏膜。將藥物用水溶解服用也有同樣的不良影響。控、緩釋製劑掰開服用會破壞藥物原有的藥效,使服藥時吸收濃度過高,達不到緩釋製劑一天平穩的血藥濃度,除非藥物說明書上寫到,否則不要這麼做。但服用中成藥時又有所不同了,如大粒的丸劑,就應該用清潔的小刀或手將藥丸分成小粒後用溫開水送服。為了加速產生藥效,可以用少許溫水將藥丸搗成糊狀後用溫開水送服。

錯誤五:用飲料或茶水服藥

正確方法應用溫度適中的白水送藥。因為牛奶、果汁、茶水等飲料都會與藥物發生相互作用,影響療效。如用果汁或酸性飲料服用解熱鎮痛藥可以加速藥物溶解,損傷胃黏膜,因果汁中含有大量維生素C,維生素C是一種氧化還原劑,不利於藥物胃腸道吸收。用茶水服用解熱鎮痛藥,會使酸鹼中和而失去藥物療效。用茶水服用治療貧血的鐵劑,茶中的單寧酸就會與鐵結合,而減弱療效。

錯誤六:捏鼻灌藥

很多家長常常捏孩子鼻子,強迫孩子張開嘴把藥灌進去。小孩的鼻子被捏住,只能靠嘴呼吸,這時藥液容易嗆進氣管,輕則引起劇烈咳嗽,重則會發生吸入性肺炎或因藥片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危及生命。

錯誤七:對著瓶口喝藥

服用糖漿或合劑時,對著瓶口喝藥容易污染藥液,加速藥液變質;另外不能準確控制攝入的藥量,達不到藥效或服用過量,增大副作用。

錯誤八:喝水過多

服藥後喝水過多會稀釋胃酸,不利於對藥物的溶解吸收。一般來說送服固體藥物1小杯溫水就足夠了。對於糖漿劑來說,藥物覆蓋在咽部黏膜表面,形成保護性的薄膜,以減輕黏膜炎症反應、阻斷刺激、緩解咳嗽,所以,喝完糖漿後5分鐘內不要喝水。

錯誤九:服藥後馬上運動

和飯後一樣,服藥後也不能馬上運動。因為藥物服用後一般需要30~60分鐘才能被胃腸溶解吸收發揮作用,期間需要足夠的血液參與循環,馬上運動會導致胃腸等臟器血液供應不足,藥物的吸收受影響。

錯誤十:服藥期間不注意飲食禁忌

不僅中藥才講究飲食禁忌,西藥也是一樣。服藥期間不合理的飲食會降低藥效,嚴重的還可能危及生命。服用補鐵藥,要少吃油,不吃油炸食品等。因油脂以及胃酸分泌,減少胃腸道對鐵劑的吸收。服用降血壓藥、抗心絞痛藥期間,忌吃含鹽高的食品。食鹽會引起血壓升高,降低降壓藥的療效,同時加重心絞痛的程度。服用治療頭疼藥期間,忌飲酒。因酒精進入人體後需要被氧化成乙醛,再進一步氧化成乙酸代謝,而此類藥物會妨礙乙醛氧化成乙酸,導致體內乙醛蓄積,加重頭痛症狀。服用抗抑鬱藥,忌吃奶酪、豆漿等食物。抗抑鬱藥的作用機理是抑制體內的單氨氧化酶(MAO),但這種MAO抑制劑容易與酪胺發生反應,產生去甲腎上腺素,聚集過多將使血壓異常升高,表現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呼吸困難、頭暈、頭痛等不良症狀,而且抗抑鬱的目的也無法完成。服用中藥,忌吃糖或甜食。對於中藥來說,糖或甜食還容易與藥物中的很多成分發生反應,減少有效成分含量,降低藥效。我們常吃的紅糖為溫性,白糖為涼性,另外有些苦味藥恰恰是利用苦味達到藥效。服用鈣補充劑,忌食含草酸豐富的菠菜、茶、杏仁等。因為草酸在小腸中會與鈣結合,阻礙鈣的吸收同時還可能形成結石。服用碘補充劑,忌食菠菜、桃、梨等。因為這些食物會阻礙碘進入甲狀腺。 

錯誤十一:多藥同服

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很難避免,甚至還會引起意想不到的麻煩。例如:意外懷孕的原因也許不是漏服避孕藥,而是在服用避孕藥的同時服用了抗結核藥物或防止腦溢血的藥物,導致避孕藥失效。抑鬱症的症狀得不到控制不一定是藥物療效不好或個體差異,而是在服用治療抑鬱症藥物的同時又服用了抗過敏藥。在治療甲低的同時如果又補鎂,那甲狀腺素就白吃了。我們不得不承認,不是所有醫師在給患者開處方的時,詢問患者正在服用哪些藥物。所以,如果懷疑自己服用的幾種藥物可能產生不良相互作用,一定要主動向醫師或藥師諮詢,切記不可自行隨意停藥或換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sB_Im8BMH2_cNUgMO-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