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譚志娟 北京報道
我國物流業景氣指數擴張加快:日前,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3.3%,較上月回升0.4個百分點。
在業界專家看來,11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小幅回升,說明整個物流業持續穩定恢復向好的狀態得以延續,企業的經營活力在進一步釋放。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分析說,「11月份物流業景氣指數擴張加快,主要是受業務量、新訂單、投資、崗位需求等主要指標改善推動,反映我國物流行業整體經營狀況在改善,物流企業信心在改善,企業增加招聘、投資擴張意願在增強。」
在周茂華看來,「物流景氣度提升反映國內經濟循環暢順;同時,物流作為經濟活動活躍度晴雨表之一,反映國內微觀層面的消費、投資活動擴張步伐有所加快,經濟修復動能增強。」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總經濟師何輝也指出,「11月份,物流業景氣指數繼續保持擴張趨勢,三大地區呈現均衡增長。物流活躍度有所提升,業務總量指數、新訂單指數均處於擴張區間。後期來看,企業投資勢頭較穩,預期需求保持穩定增長,企業盈利水平有所改善,物流運行企穩基礎進一步鞏固。」
記者注意到,在主要指標中,業務總量指數、新訂單指數、資金周轉率指數、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指數均呈現小幅回升,就業崗位需求保持增長,業務活動預期繼續處於較高景氣區間,企業微觀盈利水平有所改善。
首先,業務總量指數出現回升。11月,業務總量指數為53.3%,較上月回升0.4個百分點,繼續保持在50%以上擴張區間。
「11月份,隨著工業產能穩定釋放,旺季促銷提振消費潛能,快消品、能源原材料物流需求季節性回升,工業中通信設備、電氣機械、交通運輸設備、汽車及零部件製造需求增加,供應鏈上下游需求平穩增長,東中西部三大區域發展相對均衡,帶動物流業務量保持在高景氣區間。」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師胡焓撰文分析稱。
其次,新訂單指數回升。11月份,新訂單指數為53.4%,較上月回升0.6個百分點,反映出新增需求保持向好趨勢。近3個月來新訂單指數和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均值分別為53.2%和57.6%,明顯好於上半年和第三季度,表明物流市場需求持續恢復,行業活力增強。
對此現象,周茂華對記者表示,「11月份業務總量指數與新訂單指數都出現小幅反彈,反映國內物流服務的需求動能增強,主要是國內消費穩步修復與工業部門擴張應對,帶動物流等服務的需求擴張,同時,也是此前國內金融等部門出台一系列物流業定向紓困幫扶政策效果的體現。」
周茂華同時指出,「物流業業務訂單擴張帶動物流招工、擴張,行業有望逐步進入良性循環。」
最後,從投入來看,11月份,物流領域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指數回升0.5個百分點,部分行業投資回升幅度較大,如鐵路運輸業、多式聯運行業和郵政快遞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指數增幅近5個百分點。同時,重點調研企業的用工招工崗位需求增多,11月份從業人員指數回升1.3個百分點。
在企業方面,大中型企業保持穩定,小微企業持續回升,市場微觀效益有所改善。數據顯示,11月份,企業主營業務利潤指數環比回升0.4個百分點,近3個月累計回升3.1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中型企業主營業務利潤指數有所波動但基本穩定;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主營業務利潤指數分別回升0.2和0.1個百分點,近3個月累計回升2個至3個百分點左右,反映出小微型企業盈利水平和生存條件得到積極有效改善。
此外,從實物量來看,官方數據顯示,11月份,鐵路、公路、快遞企業業務量環比增長在3%—5%之間,而水運貨櫃業務量增長超過5%。
由此,胡焓指出,「綜合來看,在今年以來物流需求總體偏弱的背景下,近3個月物流業景氣指數均值要好於上半年和往年同期,反映出物流活躍度進一步提升,向好基礎進一步鞏固。」展望未來,胡焓表示,「後期,隨著穩預期、強信心、擴投資等一系列政策持續實施,經濟平穩復甦的確定性增強,歲末年初物流運行將保持企穩趨勢。」
周茂華也告訴記者,「預計我國物流業景氣指數仍有改善空間。一方面,目前近期指數53.3%儘管高於近三年均值水平,但低於歷史均值;另一方面,隨著我國消費和內需元氣恢復,房地產企穩復甦等,有望帶動物流業量等進一步擴張等。」
(編輯:孟慶偉 校對:翟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