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讓你全面了解巴基斯坦農業基本情況

2019-08-25   有農有藝

巴基斯坦作為典型的農業國家,農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巴基斯坦的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水稻、小米、高粱、玉米、大麥等,其中以小麥、水稻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甘蔗、煙草等,其中以棉花、甘蔗為主;畜牧業基礎良好,漁業、林業發展潛力大。

種植業

稻米:大米不是巴基斯坦主要食用糧食,卻是僅次於紡織品的第二大出口產品。巴基斯坦水稻是僅次於小麥和棉花的第三大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約占全國耕地總面積的11%。巴斯馬蒂大米(Basmati)是一種著名香稻品種,是巴基斯坦主要出口農作物之一。

小麥:小麥是巴基斯坦重要糧食作物,人均小麥消費量約124公斤,在世界上名列前茅。80%的農民種植小麥,小麥種植面積約占全國耕地總面積的40%。旁遮普省是小麥主產區,占全國小麥總產量近80%。2015—2016財年,巴基斯坦小麥產量約為2545萬噸,同比小幅下降,小麥種植面積同比增加0.53%,為925萬英畝。由於巴基斯坦國內小麥產量過剩,巴食品安全研究部要求進一步提高小麥進口調節稅至50%,以防止小麥大量進口。巴政府2016年1月出台政策鼓勵小麥出口,為120萬噸出口小麥提供補貼。

棉花:棉花是巴基斯坦主要經濟作物,是巴基斯坦支柱產業——紡織業的基礎和出口創匯主要來源。巴基斯坦棉紡織品和原棉出口約占巴全部出口總值的2/3。近年來,巴基斯坦棉花產量穩定在1300—1400萬包。2016年春季,受病蟲害、惡劣氣候及劣質棉籽影響,巴基斯坦棉花產量共計972.7萬包,同比大幅下降33.85%。巴基斯坦不得不從印度、巴西、美國等地進口約50萬包。此外,國際棉花價格大幅下降、棉農種植積極性降低、棉紡企業生產成本高等也是棉紡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

畜牧業

巴基斯坦畜牧業基礎較好,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0%,約占農業總產值的38%,超過種植業,約占出口創匯額的15.7%,人均占有牲畜比例在亞洲國家中名列前茅。據估計,巴基斯坦目前有3000—3500萬勞動力從事牲畜和家禽養殖,成為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甚至在一些偏遠地區,這已經成為他們的唯一經濟來源。

在巴基斯坦的畜牧業中,動物奶(牛奶、羊奶、駱駝奶)是最為重要的商品,巴基斯坦是排在中國、印度和美國之後的第四大產奶國。近年來,巴基斯坦畜牧業發展迅猛,超過了其他的農業生產部門,每年通過乳製品出口獲得超過300億美元的收入。

林業

巴基斯坦的林地面積約為3140kh㎡,約占國土面積的4%。巴基斯坦的森林是食物、木材、紙、薪柴、膠乳的重要來源,還具有藥品以及用於野生動物保護和生態旅遊等價值。根據FAO(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的估算,巴基斯坦的森林面積為1515kh㎡,據此測算,巴基斯坦的國土森林覆蓋率僅為2.3%,遠低於亞洲和世界平均水平。巴基斯坦的森林除了提供木材、紙、薪柴材、膠乳外,還對印度河流域的保護起了重要作用,從而保證了用於能源和農田灌溉的河流水的持續供應。

由於亂砍濫伐比較嚴重,森林樹木在不斷減少。1992年,巴基斯坦政府制定了全國林業發展長期規劃,加強對林業的管理、嚴懲亂砍濫伐行為、開展植樹活動、改善灌溉系統,提高樹苗成活率。

漁業

巴基斯坦南瀕阿拉伯海,擁有1046km的海岸線,發展漁業的自然條件優越,具有商業價值的近底層魚類有250種,小型中上層魚類50種,中型遠洋物種15種,以及20種大型中上層魚類。

除了海洋漁業外,內陸漁業(基於河流、湖泊、池塘、水壩,面積約有800萬h㎡)也是巴基斯坦重要的農業生產部門。信德省和俾路支省沿海線居住的絕大部分人口以漁業為生,每年漁業總產值約占巴基斯坦GDP的0.41%,漁業也是巴基斯坦重要的出口換匯產業。

近年來,巴基斯坦聯邦政府和地方省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來推動漁業的發展,例如,加強漁業技術推廣服務,引進和推薦新的捕魚方法,引導水產品的開發和加工,以及改善漁民社區的社會生活條件。每年海產品產量40—45萬噸,加上內陸淡水養魚,總產量有60萬噸左右。

此文由《有農有藝》全球農業研究室編寫,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