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母的傳統觀念里,孩子出現逆反心理的年齡一般在12-15歲之間,正值洋溢著青春,且最活躍的初中時期。
孩子會和父母頂嘴,強烈表達自己與父母之間不一樣的想法,力爭滿足自己的需求,不輕易服軟,為自己內心的那份堅定堅持到底。
事實上,根據兒童心理學的研究表示,孩子的逆反期是要經歷三個階段的。第一階段出現在孩子2-3歲,第二階段出現在孩子6-8歲,第三階段出現在孩子12-14歲。
不同的階段,逆反的表現也有很大的不同,正式因為這些「不同」的強弱變化,讓很多父母容易忽視掉弱的部分,而只注重更為直接的逆反表現,就像「頂嘴」那樣。
那麼,孩子在逆反的三個階段會有怎樣的不同,父母又作出了怎樣的反應呢?
2-3歲的逆反: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剛剛脫離父母的懷抱不久,自己能走能跑能跳,世界在他們的眼中不再只有好奇那樣的簡單。現在的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雙腳去到他們感到新奇的地方,通過自己的雙手去感觸每一個事物的美好。
他們的眼裡閃著對世界無限好奇的光芒,他們要用行動去證明自己的判斷,他們興致勃勃,渴望脫開父母的手去主動探索。
他們的自我意識在這個階段開始萌發,他們不斷嘗試,用自己的力量去獲得他們認識里的答案。
可是,在父母眼裡,2-3歲的孩子能懂得什麼呢?孩子眼裡的「世界」充滿危險,孩子手中的「探索」充滿污濁,父母用自以為是的保護奪取孩子探索世界的主動性。
當孩子用哭鬧作為對父母的反抗,其實,就是這個階段的逆反信號,而父母只會把這種信號當作是「不乖,不聽話」的表現,因為父母不會把「逆反心」的概念放在2-3歲的孩子身上。
往往,父母的認知深淺程度會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就像一朵欲要開放的花苞,正滿心歡喜的要綻放它的美麗,卻硬生生的被一個巴掌按壓在黑暗下,悲傷之餘,更多的是茫然不解。
6-8歲的逆反:
正是步入學校學習的年齡,從被人呵護的溫室走進一個陌生的大集體,孩子眼裡除了對新環境的期待之情,還有對新群體適應的不確定性和不安全感。接受過健康,正確價值觀的孩子,會更容易快速的融入集體環境,這樣的結果,歸功於早期在他們幼小的心靈埋下的種子,經過養分的澆灌,終有它慢慢發芽的時候。
相比之下,缺少幼兒心理教育的孩子,在這個階段就會表現出害怕,惶恐和牴觸的情緒。他們用這些情緒來表達自己的不適應性,向父母傳達自己的想法,這個時候,孩子對父母是有心理需求的,他們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擁抱,更多的是期待父母可以給自己更多的安全感,好讓他們擺脫畏懼。
父母能讀懂6-8歲孩子的心理需求嗎?
更多時候,孩子的這些表現在父母眼裡是「不懂事」,「不合群」,「不勇敢」,甚至貼上「無理取鬧」的標籤。
父母根本不知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也會出現逆反心,他們根本不知道每一個逆反表現的背後都有孩子對父母的訴求和期待。
孩子已經建立了自己的意識空間和判斷空間,有自己最真實的內心感受,只不過,因為年齡小的緣故,缺乏對感受的具體語言表達,所以,他們只能通過當下能拿出來的方式去換取父母的理解。
12-15歲的逆反:
這個年齡是孩子發育的初始時期,孩子的身體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新陳代謝加快,內分泌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孩子擁有獨立的思維能力,對人事的判斷更有自己的標準,只是,孩子並不知道,當人處在社會的大集體中,所要面對的標準不再那麼的表現和淺顯,很多矛盾的產生就是因誤解而起。
沒有看到問題的本質,只因價值觀的不同發生衝突的情況,時有發生,這就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逆反心理的具體表現。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在這個年齡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他們不再畏首畏尾,委曲求全,被迫接受父母的觀點,而是敢於挺起腰杆,正氣凜然的表達自己與父母之間看法的不同。
這個逆反期是大多數父母眼裡最為直接,也是最了解的年齡,他們把孩子在這個階段的「自我表達」稱作「頂嘴」,因為孩子已經不再完全聽命於父母,因為孩子正在用所學的知識向父母證明自己,他們用「反對」去傳遞一個狀態:「我們已經長大!」。
童年的記憶會在人的潛意識中影響自己的底層邏輯,但是,隨著人參與到社會的「大家庭」,人通過學校的教育,社會的教育,會一邊接受新知識的輸入,一邊建立起新的「自我價值」。
《哈佛是家訓》中有這麼一句話:「生活的準則就是自己,對自己的生活全力以赴,就是有意義且有價值的人生。」
孩子在大自然的洗禮中漸漸褪去稚嫩的外殼,他們終有一天會成為大人,成為父母。無論是曾經的孩子,還是現在的父母,都應該懂得自身的行為教育在一生的成長過程中,具有多大的意義。父母和孩子在每一個成長階段都儘量給予愛,表達愛,讓自己的與孩子都能在充滿積極的正能量里向上成長。
當父母了解了孩子逆反心理的三個階段後,應該會對曾經自己的「不了解」感到抱歉,他們不僅錯過了孩子成長中的自然變化,還附加了自己的認知給孩子,讓孩子被迫接受了一些具有迷惑性的理解。
人無完人,不知者又怎會輕易怪罪呢,父母愛自己的孩子,即便對他們有要求,有嚴厲,有斥責,但是最終的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越來越好。
教育的路很長,責任很重大,父母要在這條路上不停的學習,這是時代的進步,是精神文明的覺醒。「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為父母,應該為孩子走向成熟而開心,那代表著人格的獨立,思想的獨立,代表孩子有能力飛得更高,更遠。
作者:等風來
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左手執筆右手帶娃,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內心也要擁有自己嚮往的詩和遠方,關注我,持續給您提供更多育兒乾貨。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