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高鐵上熊孩子家長的話,才知有些孩子,為什麼過不好這一生

2022-08-19     情感創作者風華

原標題:聽完高鐵上熊孩子家長的話,才知有些孩子,為什麼過不好這一生

01

小孩在高鐵上一直喊叫。

如果你是乘客,忍無可忍的情況下你會出面制止嗎?

如果你是家長,你會管孩子嗎?

到底什麼樣的教育,才會讓家長在孩子持續吵鬧的情況下,無法制止和管教孩子呢?

究竟是孩子「管不了」「控制不了」?

還是家長「沒有管」「沒管好」,才導致孩子不受控制?

02

這兩天的熱搜,被一段高鐵上的爭吵炸開了。

一名女乘客,因無法忍受「熊孩子」無休止的鬧騰,出面勸說制止。

誰知,孩子家長非但沒有道歉,反而開啟了「車輪戰」似的暴風回懟。

先是孩子媽媽的咒罵:

「我的孩子我管不好,我控制不了他!」

「這輩子你別生孩子了,生孩子得被你帶死!」

再是孩子奶奶(也可能是外婆)的附和:

「沒有法律限制我們說不能喊。嫌吵,你們就坐高級的去!」

孩子爸爸的做法更絕。

直接掏出手機對著該乘客一頓拍攝,「沒坐過帶小孩的這個高鐵嗎?那我原諒你。」

一副高高在上,無理也要辯三分的模樣。

或許是一路上苦熊孩子久矣,面對一家子盛氣凌人的嘴臉,車廂內其他乘客終於不再沉默,紛紛開始指責這一家人的行為。

直言:道個歉就完了的事情,非得搞得如此複雜。

車廂內激烈的爭執,引來了乘務員的注意。

最終在工作人員的調解下,這家人被調換到其他車廂。

這場罵戰才終於得以平息。

視頻被發布到網上之後,很多網友也表達了內心的不滿:

「自己孩子吵到別人不是應該有點不好意思嗎?怎麼還理直氣壯的?!」
「公共場所禁止喧譁這是基本常識吧,管不了不是理由。先道歉是基本的,錯了還這個態度,不值得包容。」

其實縱觀整件事情,真正令人憤怒的倒不是孩子的吵鬧,而是家長處理矛盾過程中的態度。

但凡孩子吵鬧時,家長能夠及時出面制止。或是在其他乘客提出意見的時候,真誠地道個歉,說句「對不起」。

其實大伙兒就不會真的去跟一個孩子計較。

三歲小孩嘛!即便上了幼兒園,誰又能保證個個都能乖巧如兔,讓他不鬧就不鬧?

個別孩子難管束,也實屬正常。

可這家人並沒有這麼做。

而是在已經嚴重影響到其他乘客休息的情況下,理直氣壯地要求別人為自己的行為買單。

這才是最令人氣憤的根本所在。

03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現如今社會上的「熊孩子」是越來越多了。

這些孩子是天生就「熊」嗎?

當然不是。

多數不分場合、不分時宜,「熊」到令人生厭的孩子,其實都和父母家人平日裡的引導,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正如網友所說,「你管不了的孩子,終有一天會由社會來管」。

趁孩子尚小,教育還來得及,以下兩個淺顯的道理,希望「熊家長們」能夠儘早醒悟:

第一:比孩子不懂事的,是孩子的家長。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案例。

在一家火鍋店內,一個熊孩子到處亂跑,最終來到兩個年輕女孩的座位上搗亂,吵著鬧著說想玩女孩的手機。

女孩沒有同意。

一旁的「熊媽媽」愛子心切,試圖勸說女孩把手機借給自己的孩子玩耍。

被女孩再次拒絕後,熊孩子氣不過,「呸」地一聲,往女孩的火鍋里吐了一口口水。

面對這樣的舉動,兩個女孩驚呆了,隨即找來孩子的媽媽理論。

結果,這位媽媽非但沒有出面教育自己的孩子,反而一臉無所謂地說:「小孩子嘛,不懂事,你們多讓一讓就行了」。

正是這一句縱容,導致了後面悲劇的發生。

熊孩子竟端起滾燙的湯鍋,惡狠狠地朝著女孩的臉部潑了過去!

最終導致的結果是,女孩半邊臉被嚴重燙傷,一張臉蛋就這麼毀了。

你看,孩子的惡,就是這麼深不見底。

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只是一個孩子,孩子可以無限度被諒解,所以才敢不計後果、肆意妄為。

而這樣的錯誤信息,無疑是在日常生活里,家長們潛移默化之中傳遞給他們的。

連雲港街頭,發生了這樣一幕。

男孩當街撕咬母親手臂,母親卻一邊阻止周圍群眾的幫忙,一邊不停道歉:

「不怪寶寶,肯定是媽媽錯了,對不起乖乖。」

明明是孩子有錯在先,父母卻把所有錯誤往自己身上攬。

這樣的行為,根本不是愛孩子,而是在害孩子。

某音上有一篇很火的文章,是一個死刑犯寫給母親的信。

真心建議每個家長都能去看一看。

過度的縱容,其實就是在以愛之名扼殺孩子的成長。當大錯鑄成,一切必將為時晚矣。

第二:沒有管不了的孩子,只有不會管、不想管的家長。

同樣是在高鐵上,一位小孩在過道不停亂跑。

一名女乘客向孩子的爺爺提出意見,希望老人能夠稍作管教,老人卻不予理會,還惡狠狠地說道:

「小孩就應該活潑。小孩不懂事,他吃屎你也吃屎?」

老人的話,讓原本吵鬧的孩子呆住了。

此時,女乘客低下腰柔聲地和孩子講道理,要求他乖乖坐在位置上不要亂跑,孩子立馬就同意了。

其實,熊孩子並不是真的難教育。

而是有的家長過於溺愛,一味縱容孩子,導致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沒有得到及時糾正,日積月累造就出來的「熊」。

廈門地鐵內,一個更小的孩子,不小心將水壺打翻。

孩子的媽媽耐心指導他將水漬擦乾。

小孩擦得很認真,下車的時候,還把紙巾也一起帶走。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原件,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

只有父母以身作則、三觀正確的教育,才能將孩子引向正途。

正如《今日說法》里所說:

「我們審理的是未成年人,實際上在審父母。」

倘若複印件出了問題,那麼原件也一定不會對到哪裡去。

記住:

好孩子是管出來的,熊孩子是慣出來的。

決定孩子終將成為「英雄」還是「狗熊」,全在家長的言傳身教之中!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e175feda5dc6c02bc9fedfe687a770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