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王鳳英:加速完善布局,實現車規級晶片產業自主可控

2022-03-06     商學院雜誌

文:張浩然 朱耘

ID:BMR2004

王鳳英的兩會關鍵詞

產能利用率、電池安全技術、國產車規級晶片

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

在2022年全國兩會召開之際,在全球汽車產業變革加速的背景下,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的議案繼續聚焦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前沿領域,著重關注產能利用率提升與優化、電池安全技術推廣、國產車規級晶片快速發展等問題,以推動中國汽車工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基於對汽車行業的深入調研與實踐,王鳳英就中國汽車工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三項議案,分別為:《關於推動中國汽車工業產能利用率提升的建議》《關於推動動力電池熱失控防護技術應用的建議》《關於推動中國車規級晶片產業快速發展的建議》。

盤活閒置資源、加快建設智慧工廠

在新能源、智能化新賽道下,汽車產業的市場競爭也更趨激烈,產能利用上呈現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發展態勢,優勢產業聚集區域產能面臨不足,但多地也出現了大量產能閒置的現象。而全球汽車消費復甦,開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為汽車產業整體的產能利用提供了新動能。

但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還存在一些不可迴避的問題,如汽車產業產能布局分散、利用率低 難以拉動產業鏈協同發展、優質產能大規模閒置阻礙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能源汽車產能過剩問題加劇等,都將不利於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針對這些問題,王鳳英提出四點建議,一是發揮區域聚集優勢充分利用現有產能,做大、做強民族汽車產業;二是統籌發展閒置產能,鼓勵兼并重組、加快建設智慧工廠;三是強化監管力度,建立退出機制,避免資源浪費;四是推進國內國際雙循環,鼓勵中國車企「走出去」開拓海外市場。

推動動力電池熱失控防護技術應用

在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推動下,全球興起了電動化轉型的浪潮。然而,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過程中產生了很多問題,其中,尤以熱失控引發的起火問題影響最大。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784萬輛,全國範圍內約發生3000起新能源汽車火災事故。由動力電池熱失控引發的事故占據很大比重,解決動力電池安全問題迫在眉睫。

2025年,全面電動化轉型在即。中國作為新能源汽車生產和銷售大國,電動化技術一直走在行業前沿。2021年,成熟的動力電池熱失控防護技術已經推出。然而,在動力電池熱失控防護技術推廣方面依然存在一些不可迴避的問題,如缺少頂層規劃推動、技術尚未納入政策法規體系、存量新能源汽車並未搭載等,這些問題不利於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

因此,王鳳英建議要發揮頂層設計優勢,推動動力電池熱失控防護技術應用。

一方面,建議國家層面進行頂層規劃,推動動力電池熱失控防護技術成為新能源汽車出廠的必備配置。動力電池熱失控防護技術是保障新能源汽車用戶生命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亟需引起社會的廣泛認知和快速推廣應用。然而,動力電池熱失控防護技術作為一種最新的技術,僅憑某幾家企業的力量難以快速推廣,亟需國家層面進行頂層規劃,推動動力電池熱失控防護技術成為新能源汽車出廠必備技術。建議行業協會搭建平台,引發社會各界以及行業的廣泛認知,共同推動動力電池熱失控防護技術的應用。

另一方面,建議逐步對存量新能源汽車標配動力電池熱失控防護技術。截至2021年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784萬輛,存量市場車型並未搭載先進的動力電池熱失控防護技術。

建議建立有效機制,逐步對存量新能源車型標配動力電池熱失控防護技術。一是對現有存量車型分批更換匹配熱失控防護技術的動力電池;二是建立老舊新能源汽車退出機制,確保市面所有新能源車型均納入動力電池熱失控防護技術保護體系。

推動中國車規級晶片產業快速發展

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世界範圍內陷入停工停產,經濟發展停滯。疫情期間,由於多方因素,晶片供應出現短缺,各行各業均受到猛烈影響,特別是汽車產業。中國晶片企業造車規級晶片意願低,並且當前晶片扶植政策存在錯位,車規級晶片產業初期缺乏保護,展現出我國車規級晶片產業布局不完善,未實現自主可控的行業現狀。

2021年以來,受多方面因素影響,汽車產業晶片供應嚴重短缺,影響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取得更進一步突破。

晶片荒暴露車規級晶片產業未實現自主可控的問題,如車規級晶片研發周期長、門檻高、利潤低;當前晶片扶植政策存在錯位 車規級晶片產業初期缺乏保護等。

基於這些問題,王鳳英認為要完善整體布局,推動中國車規級晶片產業快速發展,並提出三點建議:

短期優先解決「缺芯」問題。由國家相關監管部門出手,系統布局,恢復秩序,防止一哄而上加劇亂象。面對擴產、投產的晶片製造企業,建立行政審批「綠色通道」,能夠使企業迅速投產以解汽車行業燃眉之急。

中期完善產業布局,實現自主可控。自主可控的供應鏈是支撐中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條件。建議國家統籌資源,進行車規級晶片產業鏈部署,完善產業布局,支持優勢企業開展政、產、學、研、用聯合攻關,將「卡脖子」的關鍵零部件領域掌握在自己手裡。制定5-10年車規級晶片產業發展規劃,由國家統籌主導,引導中國車規級晶片產業技術緊跟前沿技術發展趨勢加速發展。同時,注重對下游應用產業應用中國企業車規級晶片產品的引導,真正實現讓市場反饋推動技術疊代。對車規級晶片應用端企業,推行「國產化晶片」應用相關優惠政策,依據應用的「國產化晶片」的國產化比例進行適當稅收或其他方式優惠,加快相關應用方案落地,幫助自主車規級晶片提升產品競爭力,使製造企業順利生長。

構建產業人才的引進與培養機制,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隨著汽車智能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電子電氣架構由分布式MCU向中央集中式電子電氣架構升級,車規級晶片將迎來對產品品質、功能安全、算力、控制精度、接口類型等全面的革新。多年形成的國外壟斷格局將被打破。要從頂層設計上加緊長遠戰略布局,建立車規級晶片產業人才的引進與培養長期機制,切實落實半導體產業技術人才梯隊建設,保證產業技術全面布局並始終緊跟前沿發展走勢,進而謀求產業結構升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e09b699b1da4fef78574f892413f1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