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赴進博之約,強生骨科升級「創新密度」

2023-11-08     商學院雜誌

原標題:六赴進博之約,強生骨科升級「創新密度」

2023年是強生中國連續六年參展進博會,也是強生自今年9月品牌煥新後,第一次以全新品牌標識和面貌出現在進博會的大舞台上。

強生以全新品牌標識亮相第六屆進博會

2022年3月,強生公司旗下的醫療器材業務(Johnson & Johnson Medical Devices)正式更名為「強生醫療科技」(Johnson & Johnson MedTech)。2023年9月,強生公司宣布品牌煥新,將旗下醫療科技和創新製藥兩大業務整合至煥新的強生(Johnson & Johnson)品牌名下。強生創新製藥業務專注於腫瘤、免疫、神經、心血管、肺動脈高壓和視網膜等領域,應對當今時代最複雜的疾病,並為未來開發前沿藥物。強生醫療科技業務面向生物和技術的交叉領域開展創新,致力於解決全球最緊迫的醫療健康挑戰,發揮公司在外科、骨科、眼科和介入解決方案領域的深厚實力,開發更智能、創傷更小且更個性化的醫療解決方案。

強生醫療科技骨科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韓偉表示:「進博會是中國大市場的縮影,它對全球的承諾一一落地,強生也在進博會持續引入硬核醫療健康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這成為強生參展進博會的重磅看點。」

強生醫療科技骨科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 韓偉

作為進博會六屆參展商,強生已然感受到「展品變商品」、「展商變投資商」的強大溢出效應,多款往屆進博會明星展品,在進博加速度下更快落地。

01

攜26款創新產品亮相進博會

根據韓偉介紹,本次進博會,強生醫療科技旗下骨科業務攜26款創新產品亮相,其中9款為中國首秀,覆蓋創傷、關節、脊柱、運動醫學、顱頜面/心胸外科及電動工具等領域。

其中,「中國首發」MATRIXWAVE MMF SYSTEM頜間固定系統是一種骨支持式頜間固定系統,通過波浪形鈦板和自鑽鎖定螺釘固定在上頜和下頜骨上,通過在鈦板鉤和/或釘頭周圍環扎鋼絲,可實現上下頜牙弓咬合結紮,主要應用於頜面骨折和正頜截骨術後臨時咬合固定。

MATRIXWAVE MMF SYSTEM頜間固定系統

中國首秀的Conduit 3D列印融合器是首個FDA批准的具有納米級特性的3D列印椎間融合器。3D列印的多孔鈦植入物具有孔隙度為80%的宏觀/微觀/納米結構,旨在模擬皮質骨松質骨,並促進骨融合。

Conduit 3D列印融合器

「我們正在通過持續的產品創新和技術創新,來展現解決嚴峻健康挑戰的決心,以及紮根中國助力『健康中國』的承諾。」韓偉強調。

02

從「望遠鏡」到「顯微鏡」,突顯強生信條

隨著人口老齡化和生活方式的轉變,退變性骨健康問題將成為醫療健康系統的一大挑戰。中國關節疾病患者超過2億多,脊柱疾病患者也超2億,2020年中國骨科醫院診療人數為1602萬人次。中國骨科行業的市場規模在千億級。

在這些骨骼疾病的成因中,老年患者骨質疏鬆是骨折發生的主要原因。髖部骨折通常被稱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除了髖部以外,腕部、肩部、脊柱也是骨質疏鬆骨折的好發部位。此外,長期慢性病以及長期服用藥物也繼發一些骨科疾病,如風濕病患者會繼發骨關節炎、關節畸形;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狀旁腺疾病患者會繼發骨質疏鬆。骨骼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干預,會嚴重影響患者的運動能力和生活質量。與此同時,骨科臨床上除了因年齡增大而發生骨關節退行性病變以外,運動過度也是造成膝骨關節損傷的主要原因,如健身、騎行、登山、滑雪等運動。

骨科手術具有高度複雜性,且對術後功能恢復要求高。隨著骨科患者數量迅速增長,龐大的患者需求和優質醫療資源不足的矛盾日益明顯。

對此,強生骨科業務充分認識到了中國市場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並正在採取「望遠鏡」與「顯微鏡」並舉的措施,將強生信條逐步在中國落地。

談到「望遠鏡」,韓偉解釋道,在解決傳統疾病的問題時,不能局限於傳統的醫療思路,「拿著舊世界的地圖是找不到新世界的路徑的。」為此,強生骨科高度關注前瞻性的人工智慧、數字化、生物科技等領域前沿技術的發展,將前沿技術與傳統的內固定等高值耗材相結合,探索新的解決路徑。

而在前瞻理念的落地過程中,強生就如同拿著「顯微鏡」,更加聚焦於甄別大趨勢中的技術亮點,著重於醫療的普惠性與可及性,努力踐行讓更多人能夠享受到優質醫療的目標。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化正成為強生骨科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在專業教育方面,強生全新推出了全膝關節置換手術的VR專業教育培訓工具,該工具旨在幫助醫生縮短學習曲線,高效掌握膝關節手術置換標準流程。韓偉說:「用數位技術讓專業教育下沉,讓更多醫生掌握先進的診療手段,從而惠及廣大基層人群,這是強生信條在具體實踐中的體現。」

而在商業運營方面,「關節縱橫」這一端到端智慧運營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則成功打通了多個IT系統壁壘,貫通了業務全流程,通過術前規劃實現精準備貨,從而保障醫療資源的及時供給,真正實現了數位技術賦能運營,更好地滿足病患和醫生的需求。該數字化解決方案獲得了2022年度IDC未來運營領軍者的大獎。

03

以創新生態推動醫療普惠

隨著中國本土企業創新能力的增加,以及中國市場對創新醫療解決方案的渴望,強生骨科充分認識到在中國建立創新生態的重要性。韓偉說:「近些年,我們積極投身於本土創新生態體系的建設,攜手本土創新企業共同研發、共同推廣、共同發展,推動以『中國創新』促進全球創新。」

韓偉介紹,人口老齡化的大背景下,老百姓對骨科疾病的醫療需求快速上升,手術的精準性需求也隨之不斷提升。一方面,骨科手術對精準化操作的需求極高,同時由於患者存在的個體差異性,需提供個性化的治療方案。而骨科數字化則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突破口,類似於像術前手術計劃、術中導航、手術機器人等前沿數字化解決方案,可以有效提升手術精準度。

去年8月,強生醫療科技與本土創新企業長木谷達成深度戰略合作,加速骨科手術數字化升級,為患者提供人工關節AI智能手術規劃,快速匹配合適的關節假體,幫助患者快速康復,實現更好的關節功能和更優質的生活品質。同時,數字化的應用也將縮短年輕醫生,尤其是縣域醫院醫生的學習曲線,提高手術效率,同時準確性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新技術賦予了骨科全新的產業未來,中國又是數字化領域的領導者。我們希望通過創新生態圈的建設,與中國企業共同推動骨科產品和技術的疊代與創新,讓先進技術從一線二線的三甲醫院推廣至更大範圍,解決醫療可及性。」韓偉說,「當下正是為中國病患帶來健康福祉,實踐強生信條的好時機。」

訪談最後,韓偉提到,他正在閱讀《成長型思維》一書,「我在這本書中找到的共鳴是,只有當我們找到一生都在追求的價值時,才會有前行的動力。讓醫生因我們的產品而診治更多的病人,讓患者因我們的努力而快速康復,這正是強生公司給予我們每一個員工的價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baebac72645d1b4bea8f022d7a5b8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