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速覽:
1、監管部門整頓銀行理財行業生態:7家公司合計被罰2765萬
2、《消費金融公司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即將發布
3、銀行減費讓利還需"公開透明"
4、上海農商行基金託管資格獲監管核准
5、國泰金租獲批進入破產程序
6、位元組元宇宙業務調整,PICO員工離職高管調崗
7、騰訊起訴阿里和快手侵犯作品傳播權
8、蘋果擴大招聘力度,計劃為旗下服務和平台整合AI元素
【監管/政策動態】
消費金融將迎新規
10月23日,經北京商報記者向業內多家消費金融公司處確認,《消費金融公司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已經發放至從業機構,相關公司正在推進中,但具體的意見徵集周期、調整細則等暫時無法對外披露。就在9月15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發布2023年規章立法工作計劃,提出將制定《銀行保險機構操作風險管理辦法》、修訂《非銀行金融機構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和《試點辦法》等。《實施辦法》中也涉及到消費金融機構設立方面的內容。(北京商報)
最高檢發布防範金融詐騙提示:任何金融投資活動不盲目相信他人的營銷推介
10月24日訊,最高人民檢察院官微發文稱:金融投資騙局花樣不斷翻新,但套路基本相同。廣大人民群眾可以從案例中了解常見金融投資詐騙手法,從他人上當受騙的經歷中汲取教訓。提醒廣大金融投資者開展任何金融投資活動不盲目相信他人的營銷推介;謹記金融投資必然伴隨風險,堅決抵制「保本保收益」「高收益無風險」等噱頭誘惑等。(最高人民檢察院官微)
監管部門整頓銀行理財行業生態:已有7家公司合計被罰2765萬
10月24日訊,據報道,工銀理財、中銀理財在10月18日分別被罰款710萬、340萬,合計1050萬,處罰原因涉及理財產品信息披露、理財產品投資和合作機構等方面。據記者統計,自原銀保監會於2022年6月對理財公司開出首批罰單以來,金融監管總局已合計對7家理財公司開出罰單,金額合計2765萬。(21世紀)
廣東金融機構支持「一帶一路」授信已超9000億元
10月24日訊,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廣東監管局黨委委員、二級巡視員黃海暉在新聞通氣會上表示,通過推動轄內銀行機構服務企業「走出去」投融資和國際結算需求,廣東轄內銀行機構支持「一帶一路」生產和經貿往來提供授信超9000億元,覆蓋東協、南亞、南太平洋、中東等29個國家和地區。(財聯社)
【金融動態】
中小銀行跟進下調存款利率
10月23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髮現,近日,多家農商行、村鎮銀行發布公告「官宣」下調存款利率,調整範圍覆蓋活期、定期存款多類。另外,在市場利率逐步下行的背景下,頗受投資者青睞的「特色存款」產品利率也迎來了下調,有銀行人士透露,「10月23日起,行內推出的『特色存款』正式下調,部分產品起存門檻也提升至30萬元」。分析人士建議,投資者應進行多元化資產組合,除了關注收益,還需要充分考慮自身風險偏好和流動性需求,並且需要兼顧短期、中長期或養老投資等內容。(北京商報)
銀行減費讓利還需"公開透明"
10月23日,據報道,近日,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關於調整銀行部分服務價格提升服務質效的倡議書》。截至目前,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興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已發布公告,表示將積極響應此倡議並落實相關措施。減費讓利、惠企利民的做法值得肯定,但相關措施若要落地生效,還需依靠「公開透明」機制。(經濟日報)
上海農商行基金託管資格獲監管核准
10月24日訊,證監會官網顯示,歷時兩年多,上海農商行(滬農商行,601825.HK)的證券投資基金託管資格終於在近日獲核准,成為年內首家獲得基金託管資格的農商行。值得關注的是,當前獲得該類牌照的農商行僅有2家,另一家廣州農商行是在2014年1月拿到基金託管牌照。(中國基金報)
聯易融科技:前三季中小企業信用科技解決方案促成融資總額4.06億元
10月20日,聯易融科技(09959.HK)公告稱,2023年前九個月,公司合作夥伴總數1678家,其中核心企業1365家較上年末增長23%,金融機構313家較上年末下降4%。新興解決方案的融資總量為93.46億元,同比下降0.3%,其中,中小企業信用科技解決方案促成的融資總額為4.06億元,同比下降36.2%。
新華信用完成企業徵信業務經營備案工作
10月20日,央行北京市分行官網公告稱,央行北京市分行已完成對新華中經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110102MA018GA177)的企業徵信業務經營備案。
國泰金租獲批進入破產程序
10月20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批覆同意天津國泰金融租賃有限責任公司進入破產程序,這也是行業內第一家破產的金融租賃公司。國泰金租成立於2017年11月,註冊資本20億元,華泰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為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達50%。據《金融時報》記者了解,近年來國泰金租的股東華泰汽車集團深陷經營不善、債務泥沼,被執行總金額高達53.96億元,國泰金租也被執行凍結或查封股權多達40餘次。2022年5月,國泰金租的第一、第二大股東均出現在原銀保監會公布的重大違法違規股東名單中。(金融時報)
【大模型跟蹤】
福佑卡車與騰訊將基於大模型技術在數字貨運領域展開合作
10月23日,福佑卡車與騰訊舉行簽約儀式,圍繞共創首個數字貨運大模型達成全面戰略合作。雙方將基於大模型技術在數字貨運領域展開合作,通過深度應用促進運輸效率和服務體驗升級。目前,福佑卡車和騰訊雙方已打造端到端的OCR智能識別大模型,應用於物流貨運證件和各類回單的智能識別與自動處理,有效降低了運營成本。經過前期實踐驗證,針對多樣式回單識別場景的樣本訓練,該大模型對圖片欄位的識別準確率超過99%,圖片信息匹配的綜合識別準確率超過95%,召回率(衡量OCR識別結果中成功檢索到正確字符的能力指標)比傳統模型提高近20%。(介面新聞)
科大訊飛發布星火醫療大模型
10月24日訊,科大訊飛在2023全球1024開發者節上發布訊飛星火醫療大模型,並首發醫療大模型加持下的「訊飛曉醫」App及小程序。據悉,訊飛星火醫療大模型已通過信通院和國家衛健委組織的標準規範評測。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表示,星火醫療大模型在醫療海量知識問答、醫療複雜語言理解、醫療專業文本生成、醫療診斷治療推薦的問題解答率等方面全面超越GPT-4。(證券時報)
小商品城正式發布首個商貿領域大語言模型
10月22日,在舉行的「全球首個商品貿易領域打語音模型」發布會上,小商品城正式發布了全球首個商品貿易領域大語言模型以及全新升級的Chinagoods AI智創服務平台,擬在商貿領域利用AI數字人、AI製圖、AI翻譯、智能客服等應用,為小商品貿易尋找新的增長。
本次發布會上,小商品城還與「清華系」人工智慧公司北京面壁智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騰訊雲計算(北京)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將圍繞小商品貿易智能化等方面展開合作。
攜程:將進一步完善問答大模型,將生成式AI融入各項產品
10月24日訊,攜程全球合作夥伴峰會今日在新加坡召開,攜程集團聯合創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宣布了生成式AI、內容榜單、ESG低碳酒店標準三重創新的戰略方向。據介紹,AI方面,攜程進一步完善攜程問答大模型,將生成式AI融入各項產品,基於自然語言的交互介面,提高用戶體驗,幫助商家降本增效。(華爾街見聞)
【大公司動態】
位元組系元宇宙業務轉向?PICO近半員工離開,多名高管離職調崗
10月24日訊,從多位知情人士處獲悉,近期PICO多位核心業務負責人相繼離職和調崗,今年上半年,PICO副總裁任利鋒已實際意義上處於離職狀態,長期不負責PICO的業務管理,但仍掛職在公司內。記者確認到,目前任利鋒在位元組跳動內部系統「飛書」的狀態為「請假」。據知情人士透露,任利鋒將在今年年底正式離職。目前,PICO內部業務主要分為市場部門、硬體部門、OS產品部門、內容文化部門和社交中心,其中大量員工被裁員或主動離職。(澎湃新聞)
騰訊起訴阿里旗下公司及快手涉及侵害作品傳播權糾紛
10月24日訊,近日,騰訊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以及廣州騰訊科技有限公司分別新增一則開庭公告信息,被告為廣州靈犀互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及快手關聯公司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案由為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該案將於11月1日在廣州網際網路法院開庭審理。廣州靈犀互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3月,法定代表人為詹鍾暉,註冊資本1億元人民幣,經營範圍包括軟體開發、計算機技術開發、技術服務、信息技術諮詢服務、廣告業;增值電信服務、網絡遊戲服務等,由阿里巴巴文化娛樂有限公司、廣州大魚快樂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分別持股90%、10%。(企業預警通)
【國際消息】
歐盟可能無法在2023年通過其AI法案
10月24日訊,歐洲讓人期待已久的AI法案仍在爭論中,因為歐洲各國無法就如何監管基礎模型達成一致,預計在12月之前不太可能通過監管法案。西班牙提出了新的妥協方案,要求對模型的漏洞進行更頻繁的審查,並建立了一個根據模型用戶數量分級監管的系統。
據悉,歐洲政府官員已經進行了三次三方對話(歐洲議會、歐洲聯盟理事會和歐洲委員會之間的三方討論)關於AI法案,預計本周將舉行第四次對話。如果本月各方沒有達成任何協議,將會在12月召開另一次會議。這引發了擔憂,擔心法律的決策可能推遲到明年。歐洲政府官員原本希望在年底之前通過AI法案。
此外,一些開源公司呼籲歐盟考慮在討論中納入小型公司。他們認為,一些開發者可能會發現難以遵守規定,因此應該在營利性基礎模型與愛好者和研究人員之間進行區分。(站長之家)
蘋果擴大招聘力度,計劃為旗下服務和平台整合AI元素
10月24日訊,蘋果在iOS 17系統中,引入了基於「Transformer」模型的自動糾錯功能,表明蘋果開始加入生成式AI戰局。根據蘋果官方公布的招聘列表,該公司加大了AI工程師的招聘力度,計劃為旗下諸多服務和平台整合AI元素。例如計劃為App Store招募的崗位,在簡介中寫道:「正在開發一個基於人工智慧的生成式開發者體驗平台,供內部使用並協助我們的應用程式開發團隊」。蘋果零售部門的另一項工作提到開發「對話式人工智慧平台(語音和聊天)」來與客戶互動。蘋果的職位清單還提到了構建文本生成技術等任務,例如「長文本生成、摘要、問答」。(IT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