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司恬(富書作者)
埃莉諾·羅斯福說:「一個人闡釋人生觀的最佳方式不是語言,而是他做出的選擇。天長日久,我們刻畫著命運,也刻畫著我們自己。」
我們生活在這物慾橫流的時代,奔走於形形色色的誘惑之間,無時無刻不在面臨著選擇。
選擇什麼樣的消費觀念,決定了生活最終會呈現出什麼樣的狀態。
人生下半場,想要生活得從容和愜意,我們就要修好自己的「消費觀」,為生命蓄力。
拒絕「精緻窮」,學會消費降級
表妹雅楠,是一個典型的「精緻窮」女孩。
她從高校畢業來到廣州,期待過上打扮入時的精緻生活。
可農村出身的她感覺很自卑,常常擔心身邊的人會看不起她。
於是,她努力把自己打造成富家女的形象,假裝自己家境優渥。
看到身邊的同事穿名牌衣服,用大牌化妝品,她也跟著去買。
周末,她和同事去美容院護膚、按摩。有時為了面子,她還會搶著去買單。
久而久之,各種開銷加在一起,遠遠超出了她的負荷。
沒辦法,她只能依靠花唄、信用卡來勉強應付。
每月工資剛到帳,雅楠就要把將近80%的錢去償還借貸。
除去房租、水電費,她的生活費所剩無幾,日子過得捉襟見肘。
生活中,有不少人也像雅楠一樣。為了追求所謂的「生活品質」,不惜寅吃卯糧,最終墜入慾望的無底深淵。
殊不知,真正精緻的人,並不在於亮麗的外表,而在於她們擁有一顆豐盈的內心。
上海女生劉冉,大學畢業後就秉承「低消費」的生活方式。
她只買特價衣服,外賣不超於20元。為了公司的免費工作餐,她也會加班至深夜。
「低消費」降低了她的物慾,但她認為這並不會降低她對自我價值的追求。
她將節省下來的錢去攻讀MBA,畢業後,她被一家龍頭企業錄取,年薪百萬。
作家梭羅說:「大多數的奢侈品,大部分的所謂生活的舒適,非但沒有必要,而且對人類進步大有妨礙。」
一味追求物質,只會被「精緻窮」「過度消費」剝奪生活的掌控權。
置頂自己的儲蓄能力,把錢花在真正需要和心動的地方。
我們不僅可以擁有生活的底氣,而且還能收穫更多的幸福和踏實感。
人生最通透的活法,莫過於降級消費,富養靈魂。
唯有如此,我們才能騰出空間來成長自己。
警惕「廉價快樂」,懂得延遲滿足
作家約翰·盧伯克,在寫《人生的意義》這本書時,曾中途暫停了一段時間。
他在閣樓搭建了一個棋牌室,休息時便邀請親朋好友過來聚會打牌。
約翰越玩越沉迷,除了打牌,他還不斷地抽煙、喝酒。
除非困得睜不開眼,否則他就不眠不休。
半個月後,約翰的身體就不堪重負,累倒在牌桌前。
最後,他不得不去療養院修養身體。
後來,約翰在書中感慨道:「閒暇是最美好的福祉,而虛度則是最惡毒的禍端。」
如果一直沉溺於「廉價快樂」帶來的即時爽感,那我們最終會被這個社會所拋棄。
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延遲滿足。
他們願意蟄伏自己,從而去創造更長遠的人生價值。
知乎博主@唐寶兒,曾臨時在一家通信公司上班。
他們的工作內容很簡單,空閒時大部分同事都在逛淘寶、玩微信、刷短視頻......
唯獨她把時間都用來學習,不斷提升自己。
她認真聽網課、記筆記,搜索各種學習資料。
功夫不負有心人,她如願考取了中級工程師、ISO質量管理體系內審員和會計證等證書。
後來公司破產,那些得過且過的同事都慘遭辭退。
而她卻依傍一身的新技能,去了一家優秀企業,工薪一年好幾十萬。
唐寶兒說:「玩遊戲、刷手機的確能讓人產生短期的快感,但是最終它們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呢?」
人生在世,無節制的縱容自己,貪圖一時的享樂,只會帶來無盡的空虛與懊悔。
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是遠離多巴胺帶來的短暫刺激,擁抱內啡肽產生的持久愉悅。
餘生,唯有放棄當前歡愉,抵住誘惑,持續沉澱,人生才能扶搖直上。
捨棄「沉沒成本」,敢於戰略性放棄
作家黑塞說:「有些人認為堅持會讓我們變得更強大,但有時候,放下才是。」
在經濟學中,「沉沒成本」是指那些已經發生且無法收回的支出,如已經付出的金錢、時間、精力等。
很多時候,我們害怕遭受損失,所以即使錯了,也寧願選擇繼續痛苦地堅持。
而那些真正有遠見的人,他們往往都敢於戰略性放棄,善於把眼光投向無限的未來。
美國Zappos公司創始人謝家華,曾對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進行了大膽而瘋狂的創新。
新員工剛入職時,他會先安排他們進行將近一個月的培訓。
培訓結束之後,他會給這些員工提供兩個選擇:
第一,選擇留下;
第二,選擇離開,同時公司會給你3000美元的獎金。
這聽起來似乎令人難以置信,但其實是因為謝家華看到了這背後的邏輯。
他認為新來的員工中,很可能最多半年之內,就會有人想要離開這家公司。
而這樣的員工,對公司產生的價值也會十分有限。
所以他覺得,與其這樣,不如讓這些員工領取3000美元補貼趁早離開,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而那些放棄補助願意留下來的人,往往都是真心認同公司文化,願意與公司共同進退的員工。
也正是因為他推出的這個制度,讓公司在早期就規避了將來潛在的損失,為公司以後的發展注入了原動力。
印度詩人泰戈爾說:「如果你為失去太陽而流淚,那麼你也將失去群星。」
生活中,難以放棄沉沒成本的人,常常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耗費在無意義的事情上。
面對無法挽回的人和事,我們要敢於及時止損,適度看開、看淡。
從全局入手,培養預見性思維,以開放的眼光看現狀,才是成年人最智慧的活法。
當我們能擺脫成本內耗,敢於直面損失時,就擁有更多機會去創造未來無限的可能。
作家賈平凹曾在書中寫道:「人的一生,苦也罷,樂也罷,要緊的是心間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沒有月輝。」
跋涉於人世間,我們總是容易被世間的浮華所迷惑,陷入虛幻的漩渦。
人生最重要的,是合理配置自己的資源,不滯於物,不怠於思。
學會理性消費,戒掉不必要支出,生活才會更加舒適;
摒棄低級娛樂,懂得為自己賦能,人生方能實現飛躍;
主動捨棄成本,把目光看向遠處,便能創造驚人價值。
願你我有頂級「消費觀」,睿智而清醒,活出真正豐盛富足的精彩人生。
作者簡介:司恬,富書作者,入得紅塵起風雲,歸得寧靜安自在,來去自如,自在歡喜, 第4本書即將出版,圖書《屏蔽力》正在熱銷中,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本文:富書,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