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2種家庭,最容易養出「討好型」孩子,總是處處退讓、不懂拒絕

2022-04-18     好孕

原標題:這2種家庭,最容易養出「討好型」孩子,總是處處退讓、不懂拒絕

文/好孕姐

昨天,和朋友一起到植物園遛娃。她家閨女歡快地換上輪滑鞋,在小廣場上大顯身手。而我家娃則小跟屁蟲一樣顛顛追著跑開。兩個老母親終於可以坐在長椅上歇歇腳。

閒聊幾句最近的疫情和飆升的油價,朋友突然說道「以前我經常會夸鄰居家的女兒乖巧懂事,可是前幾天鄰居的一席話讓我幡然醒悟。」

我抬頭看了看跑得正歡實的孩子,隨口問道「怎麼講?」

朋友說,當時下樓取快遞,剛巧遇到鄰居。一路上聊天,不可避免會說到孩子。沒想到這次,當她表示羨慕鄰居家的女兒乖巧懂事後,鄰居卻擺擺手「我家女兒太靦腆了,這樣的孩子太容易滿足和妥協。還是你家閨女性格好,活潑開朗有主見。」

這還是頭一回聽見別人夸自家娃好,朋友不好意思地說「我家那個太鬧騰了,女孩子還是像你們家閨女,文靜內秀惹人喜歡。」結果鄰居幽幽地說了一句「當閨女結婚嫁人以後,這樣『懂事』並不是好事。」

聽到這裡,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話」那些善良懂事的孩子,總是用傷害自己的方式,來原諒和寬宥別人。「

坦白講,每一個當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生溫暖純良不舍愛與自由。但遺憾的是,有時候用力過猛,或者方式不對,孩子卻變成了處處退讓、不懂拒絕、總是委屈自己的討好型人格。

所謂」討好型人格「,是指一味地討好他人,忽視自身感受的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

討好型人格的孩子,大多有這幾個特徵:

1. 太過在乎別人的看法,他們總是不自覺地想要去取悅別人,忍不住替他人的情緒買單和負責。

2. 總是努力想要做到最好,希望能滿足所有人的要求。只有這樣,心裡才會覺得舒服和輕鬆一些。

3. 有時候受了別人一點小恩惠,或者占了一點小便宜,內心就會感覺特別不好意思,會想方設法將這份人情還回去。

可以說,討好型的孩子,往往很難做好自己,整日活得都很累。但令人難過的是,他們的善良,換來的不是感激,而是更多的忽視和被當軟柿子捏。

而之所以會成為討好型人格,除了先天高敏感,其實和家庭環境、父母的教養方式有著密切的關係。

大量事實可以看出,以下這幾種家庭最容易養出討好型人格的孩子:

老好人家庭

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父母是為他們兜底的那個人。不管是遇到委屈,還是困惑,當孩子尚且年幼的時候,是渴望從父母那裡得到安慰和幫助。

但由於有些父母自身就是老好人,他們奉行的理念就是」忍「。所以,不管孩子受到何種委屈,他們都一味地灌輸這樣的價值觀」別人不喜歡你,你要從自身找原因「」你躲得遠遠的,忍一忍就過去了,還是要和同學搞好關係」。

尤其當孩子和他人發生爭端,他們總是問都不問,就讓自家娃背黑鍋。當別家孩子要拿走自家娃的玩具時,他們從不阻攔,甚至直接打包讓別人帶走。總之,他們總是以委屈自己孩子的代價,來滿足別人的需求。

長期受父母的影響,孩子也會逐漸變得不敢拒絕別人,生怕惹出事端。

專制型家庭

還有一種父母屬於專制型,他們往往控制欲特彆強,經常會過多干涉孩子的行為。只要孩子和他們的想法不同,就會強硬粗暴地去制止或者打罵。他們很少尊重孩子的需要,哪怕是合理的要求也很少會去滿足。

這樣令人窒息的家庭氛圍,會讓孩子變得順從,唯唯諾諾,缺乏朝氣。而由於創造性被壓抑,孩子會失去主動性和自我,同時缺乏自信,變得自卑敏感。

他們渴望不卑不亢,可是由於習慣了沉默和隱藏真實的內心。所以和他人相處時總是小心翼翼,保持討好迎合的卑微姿態。

最後想說,學規矩的年紀應該有規則意識,但不能事事都壓著讓孩子低頭。

尊重孩子,允許他們偶爾的鬧騰不乖,給他們拒絕和說不的權利。

這樣,孩子不僅明白拒絕別人沒有什麼不好意思,而且也更願意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而長期生活在這種溫暖民主的環境中,孩子會獲得強烈的自我認同感。

往後餘生,無論何時,他們都會像花草樹木山川河流一樣活得理直氣壯。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

歡迎關注【好孕】,你想了解的科學育兒、孕產護理、寶寶健康、孩子成長發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cd1c77f8fbc17b2f534e9e79634d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