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三年最好的投資:好好上班

2024-09-19   洞見

#長文創作激勵計劃#

01

前段時間,一條熱搜引發關註:

拳王鄒市明夫婦,創業七年賣掉了所有房產。

2017年,鄒市明和妻子投入巨資,在上海打造了一個18000平米的搏擊健身中心。

他們原本以為,憑藉鄒市明的名氣和資源,這個健身中心會迅速吸引大量顧客。

然而,現實遠遠沒有那麼樂觀。

高昂的人力成本、昂貴的租金以及拳擊運動本身的商業化難度,讓他們的負擔越來越大。

前段時間,他的公司還陷入了欠薪的爭議之中。

從採訪中可以看出,創業這七年,鄒市明夫婦的壓力很大。

每個月的發薪日,鄒市明都會感到極度焦慮,早上一醒來就收到銀行的扣款簡訊,幾十萬就沒了。

為了維持事業運轉,他們不得不賣掉北京、貴州、上海、美國的房子。

若不是靠著早前一拳一腳打下的積蓄,他們可能早已撐不住了。

這一幕不免讓人唏噓。

他可是拳王鄒市明!

名聲、人脈、資源,樣樣都有,但他的創業之路尚且如此艱難,更何況是普通人呢?

最近幾年,網上掀起的一股「離職風」。

很多年輕人高喊著「人生不是軌道,而是曠野」,紛紛辭去穩定的工作,投身於自媒體等新興行業創業。

可是,最近刷到一個熱搜:那些離職博主們,集體回去上班了。

越來越多的人,折騰了一圈後,重回上班的「軌道」。

因為他們發現,無論是創業還是投資,都並沒有想像得那麼容易。

尤其最近幾年。

行業競爭加劇、市場飽和……如今的大環境,充滿了各種變數,許多行業正在經歷著巨大的變革。

兜兜轉轉最後才明白,對於大多數普通人而言:

穩定的工作,就是安全感。與其折騰,真不如好好上班。

02

鄒市明的故事,讓我想起了一個朋友。

他原本在一家企業做主管,這些年也攢了不少錢。

但是去年,因為公司效益不好開始降薪,他決定辭職創業開一家餐廳。

選址、裝修、僱人……他花光了大半積蓄。

滿懷期待地等著大賺一筆,但現實遠比他想像得殘酷。

這兩年,餐飲行業越來越難做。

顧客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多,競爭越來越激烈。

他只能壓低利潤做低價團購,吸引更多的人來,不求賺錢,至少保證發得起工資,少虧點錢。

而做老闆,也並沒有他想像得那麼輕鬆。

以前他只需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而現在他大大小小的事都要考慮,比以前更苦更累了。

或許也因創業帶來的壓力和焦慮,他看到有人通過投資理財賺了不少心生羨慕,於是又開始理財。

但是因為缺乏足夠的專業知識,盲目跟風,又損失了一大筆錢。

如今,一年多過去了,他的頭髮白了不少。

餐廳依然半死不活,積蓄也被套在理財里。

最近,他又開始重新找工作。

但如今的就業市場競爭激烈,僧多粥少,對於一個快40歲的人來說,想要回到從前,太難太難了。

他的經歷,我想給很多人敲響警鐘。

最近幾年,各行各業賺錢都變得越來越難。很多人陷入了焦慮之中,迫切地想找到更多抗通脹的出路。

於是,有人選擇投資,有人選擇創業,大家最大的願望就是想多賺點錢,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安穩。

可是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無論創業還是投資都有一定的門檻,並非適合所有人。

尤其是在大環境不太明朗的時候,隨時都有黑天鵝事件發生。

如果沒有雄厚的資金實力、豐富的經驗以及強大的抗風險能力,盲目投資創業的結果,往往是越是折騰,錢包就會越癟了。

所以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請保持清醒:我們沒有足夠的實力和運氣去玩創業遊戲。

好好上班,就是對普通人來說回報率最高的投資。

與其想著通過冒險的方式去獲取財富,不如安安穩穩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每個月穩定的收入,至少能讓人安心和踏實。

積累工作經驗,提升工作能力,靠著自己的本事升職加薪,比什麼投資都安全。

好好上班,或許不會讓你一夜暴富,但至少不會讓你血本無歸。

03

最近,還有一個詞特別火,那就是「00 後整頓職場」。

一群年輕人,絕不慣著公司里,面對領導合理的、不合理要求,直接拒絕,大有一副「大不了就不幹了」的豪邁氣魄。

看著他們這般果敢,確實很爽。然而最怕的是,整頓著整頓著,把自己的工作整沒了。

有一位程式設計師就是如此:他曾是網際網路大廠的員工,有著令人羨慕的工作和收入。他也曾如此「勇猛」,一氣之下選擇裸辭。

在他看來,離職沒啥了不起的,大不了換一家公司繼續干。

可現實給了他重重一擊:如今各個網際網路大廠都在裁員,就業形勢異常嚴峻。他不僅無法進入大廠,就連外包公司都不給他面試的機會。

他的遭遇,或許就是如今職場一個現實的縮影。

如今工作越來越難找,工作也越來越難保了。

前段時間看到新聞,各大廠都在收緊考核制度:

「以前是965不強制打卡,現在變成965強制打卡了。」

「公司還把晉升和調薪掛鉤,不努力啥也拿不到,還會面臨被優化。」

不僅是網際網路大廠,就連人人羨慕證券公司也降薪優化,加強考核制度……

可以說,各行各業都在收緊。

那些以前能在「渾水摸魚」的工作,已經成為過去式。

現在你得比以往更努力,才能保證自己有工作可做。

殘酷的現實讓很多人清醒。

以前很多人只要一不爽就撂挑子不幹,動不動就裸辭,毫無顧忌。

但現在大家都變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為了保住工作,很多人願意接受加班,開始向內卷妥協。

他們慫嗎?不,他們只是怕了。

因為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衝動裸辭很可能真的會找不到工作,隨意發飆可能會讓自己陷入更加艱難的境地。

與其折騰到最後一無所有,不如牢牢守住現有的工作,咬緊牙關熬過這段日子。

我很喜歡一句話:「你可以討厭工作,但你要好好上班。」

或許,在工作中,你會對種種不如意感到厭煩;

或許,在疲憊的時刻,你會無比渴望逃離。

但是,當我們真正經歷過失業的困境,才會深刻地體會到工作的珍貴。

有工作,就意味著有收入。有收入,才能支撐起一個家。

所以在這個充滿挑戰和不確定性的特殊時期,如果你有一份工作,請不要敷衍了事,請認對待它。

好好上班,不僅僅是為了自己,更是對家人的負責。

04

《道德經》里有一句話: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科技飛速發展,信息高度流通,潛藏無數的機遇和可能;

但同時,這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競爭激烈,變化迅速,充滿了不確定性和挑戰。

在這樣充滿意外的背景下,只有堅持長期主義,才可以對沖世界的不確定性。

對普通人來說,或許無法預知未來,或許無法掌控所有的變數。

但我們可以把目光投向更有確定性的當下,把握好自己能夠把握住的東西。

不被短期利益所誘惑,拋棄不切實際的幻想,先把眼前的工作做好。

腳踏實地地走,順其自然地活。

守住了工作,才能守得花開見月明。

點個贊吧,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