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裡的攝像頭能關閉嗎?你的信息會不會被泄露?

2023-10-13     超級宇論

隨著廣大受眾對於個人隱私權越來越關注,個人信息泄露成為行業內關注的話題,近兩年來,網絡上還時不時傳聞有車企的用戶數據被黑客破解,甚至有的信息被明碼標價銷售,這難免讓許多用戶產生擔憂。

尤其是在今年8月份,發生了7.5萬名車主的個人信息因「內部人員不當行為」被泄露,更有甚者,連用戶全名、出生日期和NMAC帳號(日產金融帳戶)等信息也被打包出售。在這之後,人們不禁要問,作為車主的我們,自身的信息安全嗎?會不會也被泄露出去?

特斯拉車上的隱蔽攝像頭

特別是在車內封閉空間之內,越來越多電子探測裝置、內置攝像頭(DMS駕駛員監測輔助)的使用,車內影像的數據存留和數據分析成為越來越使得大家的疑問更多,「車裡的攝像頭能關閉嗎?如果一直開著,會不會泄露我的個人隱私?」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車內攝像頭的作用,一般這類攝像頭安裝在車內,主要用於拍攝駕駛員的面部特徵,如駕駛員的視線、頭部動作等。內置攝像頭可以用於駕駛員監控系統,例如檢測駕駛員的疲勞狀態或者注意力分散等情況,提高行車安全性。此外,還有一些車內攝像頭是作為駕駛員的人臉識別使用。這種車內攝像頭我們統稱為駕駛員監控(Driver Monitoring System,DMS)。

此外,還有一類車內攝像頭叫做艙內監控(Interior Monitoring System,IMS),IMS 是為了監控后座是否佩戴安全帶、是否有小孩、寵物遺留等問題。

而不同的汽車品牌,有對於車內攝像頭不同的管理方式,有的會給車內攝像頭增加一層蓋板,類似於筆記本電腦上的物理遮蓋。而有的是通過車內軟體系統進行關閉。

比亞迪護衛艦07的A柱攝像頭蓋板關閉狀態

國內採用這種物理方式解決攝像頭泄密問題的汽車品牌並不多,這種方法其實最簡單有效,比亞迪就是目前國內最早使用車內攝像頭蓋板的汽車企業,在2021年就開始配置在相關車型上。目前,在中國市場銷售的比亞迪車型如車內配置有攝像頭,均同時配有物理滑蓋,以打消用戶對隱私泄露的憂慮。

比亞迪唐EV車內頂部攝像頭蓋板打開狀態

此外,像零跑汽車、蔚來汽車等車內配置有攝像頭的品牌,也可以通過車機系統的設置關閉攝像頭。

如果說攝像頭蓋板只是保護個人隱私的一個方面,那麼另一個方面就是在軟體層面和數據層面對於個人隱私的全方面保障。

我們再以比亞迪為例,攝像頭蓋板只是冰山一角,比亞迪汽車的整套信息安全防禦體系則是真正能夠維護用戶信息安全的巨大堡壘。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一堡壘還讓用戶對自己的數據做到可知、可感、可控。

一方面,在產品設計和開發層面,比亞迪的手機APP和車機系統均向用戶提供了隱私聲明,以顯著的方式告知用戶個人數據的處理和權限訪問舉措,尊重用戶,並且為用戶提供個人信息權益查詢的便捷渠道,使用戶真正可知其享有的數據權益。

另一方面,無論是手機APP還是車機系統,比亞迪均為用戶提供了權限管理方案,用戶可自主選擇對應的權限管理策略。同時,比亞迪開發的應用和系統,均採用安全策略防止自啟動,為用戶提供可自主控制的產品方案。也就是說,用戶可以自主來確定信息可調用的範圍,在自身安全能夠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更大範圍使用攝像頭提升自己的駕乘安全性。

其實,為了保障中國汽車用戶的自身信息安全,2021年4月7日,工信部就發布了《智能網聯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指南(試行)》,並在同年的10月1日,正式施行了《汽車數據安全管理若干規定(試行)》,明確規範了智能汽車數據安全和隱私問題。要求智能網聯汽車生產企業應依法收集、使用和保護個人信息,實施數據分類分級管理,制定重要數據目錄,不得泄露涉及國家安全的敏感信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運營中收集和產生的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在境內存儲。

《汽車數據安全管理若干規定(試行)》2021年10月1日開始實施

比亞迪為了保障信息安全,不僅通過持續高強度安全攻防測試提升自身能力及產品的安全防護,還在政策上積極響應國家網絡安全法律法規,先後通過了多項安全認證。比亞迪不僅在第二屆中國智能網聯汽車信息安全挑戰賽中獲得金獎,還獲得了R155、R156體系認證等安全認證,以及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三級認證。此外,比亞迪還表示願意接受監管機構的監督,積極主動開展各項數據安全與合規的認證工作。這些舉措充分表明了比亞迪在保護車主隱私方面的決心和實力,不斷為信息安全防護牆添磚加瓦,以領先舉措護航信息安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a6d2c37ffb29c649e8a3001bb8225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