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到過仁壽嗎?
「蜀去海遠,取鹽於井。陵州井最古,清井、富順監亦久矣。」
——蘇軾《蜀鹽說》
眾所周知,古時的陵州便是今日的仁壽,其下轄的井研縣(今屬樂山)是蜀地重要的產鹽地。
我們都知道蘇軾是位大文豪,事實上蘇軾對於各類工程水利同樣精通,他與北宋大科學家沈括曾為好友。著名的《蜀鹽說》一文中,蘇軾詳細闡述了蜀地「井鹽」的製法,其中提到蜀地特有的「筒井(即卓筒井)」,更被後世譽為「中國古代第五大發明」。
陵州是蜀地的產鹽地區,蘇軾在其詩文中亦多次提及,那麼蘇軾果真去過陵州嗎?
答案是肯定的。
蘇軾的表兄、大畫家文同曾出任陵州太守,蘇軾賦詩相送:「江邊亂山赤如赭,陵陽正在千山頭。」文同不可一日不作畫,而陵州缺水,蘇軾再作文相告:「硯大如四磚許,而陵州在高山上,至難得水,故以找之。」
可見蘇軾對陵州的山川地貌了如指掌,他當然去過陵州,且絕不只是「匆匆路過」。宋代陵州人文薈萃,先後走出了130多位進士。蘇軾往陵州,或求學,或會友,皆在情理之中。
投稿郵箱:3304331669@qq.com
版權聲明: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如需轉載,請留言聯繫我們。部分文字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版權人及時聯繫。TEL:028-38166877
END
來源:東坡文化網記者 陳甜 劉寅
編輯:蔣萍
審核:周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ZCjEW0BJleJMoPMWI_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