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遺址位於四川省廣漢市西北的鴨子河南岸,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的歷史。是迄今為止西南地區發掘到的範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文化遺址。因為其文化底蘊深厚,三星堆遺址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
三星堆遺址最早的發現時間是在1929年,當時一位老農偶然間發現一坑玉石器,消息傳到英國傳教士董篤宜耳中,立馬找來當地駐軍幫忙保護調查。
並把收集到的玉石器交給華西大學博物館保管,而後華西大學博物館館長葛維漢和林名鈞組成考古隊發掘,僅發掘了十天就進入長期停滯狀態。一直到20世紀50年代,三星堆才開始了深入發掘。
在兩個祭祀坑中發現了上千件以金、銅、玉、石、陶、貝、骨等為材料製作的珍貴文物,其中最有特色莫過於青銅器、金器、玉石器等上千件文物。
截止到2009年為止,三星堆創造和打破了許多的世界紀錄、中國紀錄其中包括:
世界上最早、樹株最高的青銅神樹、世界上最早的金杖、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青銅大立人像、世界上最大的青銅縱目人像、世界上一次性出土最多的青銅人頭像,面具,多達50多件。
當初僅僅兩個坑就出土了上千件珍貴的震驚世界。那麼,新發現的6座器物坑會出現什麼驚艷世界的文物呢?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孫華表示:「這一次的考古工作,肯定總的收穫要超過以前,這是毫無疑問的。」
根據相關報道表明,新發現的六座器物坑發掘過程正式揭秘,不僅發掘出神秘的黃金面具、大量青銅器、金器、3000多年的絲綢、象牙和象牙製品,此次發掘的重要文物多達500餘件。
新發現的六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均為長方形,規模在3.5平方米至20平方米之間,大小不一。
在5號坑的發掘過程中,最先發現的是一個黃金面具,由於時間久遠黃金面具僅剩下一半。根據專家推測,這件黃金面具如果是完整的,重量應該超過500g。
相關考古工作人員回憶,5號坑起初只出現一些小的穿孔金圓片,隨後出現大量的白色和灰色碎片,經過鑑定這些碎片為象牙。
在中間偏西南的位置出現一塊較大的金箔,隨著挖掘深入金箔的面積越來越大,隨後擠壓變形的面具出土。根據專家推斷,這可能是某件青銅人頭像上脫落的。
除了金器外,還發現許多象牙以及象牙製品,在4號坑的一處泥土中,還出現了紡織物的紋理。考古人員將這坨泥土取出後,通過在顯微鏡下的觀察,意外發現這竟是三千年前的紡織品。
許多人都比較關注的是,相對於35年前的一、二號坑,這次的6座坑會不會挖出更有研究價值的文物?在數量上會不會有所超越?能不能發現帶有文字的文物呢?這些都要一步步繼續考古發掘。
歷史小知識:
三星堆金杖長143厘米、直徑2.3厘米,重463克,是由金子捶打成金皮後包裹在木條上,做成的木杖,發掘時金杖中的木頭已經碳化成木渣。
整個金杖上雕有46厘米長的圖案,圖案分成3組,第一組為王者之像,後兩組為先鳥和後語,這些都象徵的權利和地位。
本文聲明:文字均為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