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癢到爆,是流汗害的?小心變蜂窩性組織炎

2019-09-07   鴿子中醫

「醫生說我是濕疹,可是我的手干到不行,怎麼會是濕疹?」

「我的手,常常濕,甚至濕到會起水皰,醫生也說是濕疹,怎麼會呢?」

到底濕疹,是皮膚太濕,還是皮膚太干呢?其實,這兩者都對,也都不對。其實,濕疹的皮膚,可以表現濕,也可以表現干,更需要記得的是,濕疹的皮膚怕濕,也怕干。

典型的手部濕疹,也就是富貴手,紅腫的皮膚又干又脫皮,這是因為常接觸清潔劑所引起的手部濕疹。還有手部汗皰疹,或稱為手掌水皰型濕疹,手掌、手指散在性的分布了很多細小的水皰,這是在濕疹的急性期,因為表皮與真皮層有組織液累積而分離,因而形成外觀上的水皰。

濕疹的皮膚,確實可以表現干,也可以表現濕,所以濕疹的皮膚,既不是太干,也不是太濕,而是敏感脆弱,所以冬天怕干、夏天怕流汗潮濕。

為什麼濕疹會有不同的症狀?

濕疹的皮膚在顯微鏡底下,呈現出來的是表皮層很多發炎細胞的浸潤,表皮因而變得很多小泡泡,我們稱之為海綿樣變化(Spongiosis)。當這些小泡泡聚集在一起,就形成大泡泡,大泡泡就把表皮跟真皮層隔開了,於是外觀上就冒出了小水皰,這是急性濕疹。

當一次又一次的濕疹發作,皮膚經歷反覆的發炎之後,表皮層會因此增厚,原本應該正常代謝的角質層,因為發炎的關係,代謝速度加快,造成很多來不及脫落的角質,一半黏在皮膚上,一半掀起來,臨床上就是我們看到的脫皮或脫屑,表現在外,可以看到皮膚粗粗的、紅紅的、合併脫屑產生,這是亞急性濕疹。

當濕疹發作很多很多次以後,皮膚就開始有相應而生的反應,為的是抵抗這些反覆的發炎,於是皮膚開始增生、變厚,表現在外,就是皮膚增厚、變干、甚至合併裂縫產生,這就是慢性濕疹。

癢起來怎麼辦?用拍的、用熱水沖都是錯誤!

痛可忍,而癢不可忍,濕疹很癢啊,不抓怎麼能爽快止癢?有些人會說,我知道不能抓,所以我都用拍的,用刀背去刮它,用熱水沖它,就能止癢。這其實也是錯的!用拍的、用刮的、用熱水燙的,都會刺激皮膚,使底下的血管擴張,一樣會讓濕疹的發炎惡化,造成後續的皮膚增厚。

那難道濕疹癢起來,只能用念力、用祈禱的?其實除了用念力跟祈禱,還有一個好方法:沖冷水,或者用冰冰涼涼的濕毛巾冷敷,冷敷之後,皮膚血管收縮,癢的感覺也會因而被減弱。降溫之後,濕疹的患者更要注意保濕,擦上保濕的乳液、面霜或油膏,這些外敷的保濕劑,不只能夠保護皮膚,也能提供局部降溫的功用。

汗水不能停留,保濕一天三次

濕疹的皮膚保健,請記住十二字真訣『汗水不能停留,保濕一天三次。』汗水會刺激皮膚,所以一旦流汗,除了速用毛巾擦乾之外,一天數次,用清水沖洗患部,之後用毛巾輕輕按干,再補充保濕劑,才能徹底減少汗水對皮膚的影響。貼身的衣物選擇純棉材質,雖然純棉的衣物吸汗之後會濕濕的、不舒服,但是至少是衣服吸收了汗水,衣服濕掉就換掉,換掉的同時,能夠用濕毛巾輕輕擦拭皮膚,也可以減少汗水殘留的刺激。

保濕一天三次,請在洗完澡、睡覺前、出門前,各擦一次。洗完澡,皮膚含水量最高,這時補充保濕劑,可以把水分鎖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保護屏障,隔絕外界的刺激。

睡覺時,蓋了棉被,體溫上升,蒸散水分的速度也會加快,水分蒸散,皮膚屏障消失,就容易癢,所以濕疹常常在半夜發作,就是這個原因。在睡覺前擦一次保濕劑,讓患部的皮膚多一層保護,可以減少水分蒸散,預防半夜無意識的狀態,一直抓一直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