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車陂這個小區電梯加裝一波三折,黨員帶頭巧化矛盾為民辦實事

2021-05-11     微社區e家通

原標題:天河|車陂這個小區電梯加裝一波三折,黨員帶頭巧化矛盾為民辦實事

近年來,許多老舊小區居民樓選擇了加裝電梯,然而,加裝電梯的過程大多並非一帆風順——

車陂,有一個小區兩棟樓需同時加裝電梯,在協商的過程中,高層業主和低層業主之間就電梯增設的經濟補償問題糾紛不斷,導致電梯加建工作舉步維艱。

為化解僵持局面,推進調解進程,車陂司法所、東圃社區居委會多次參與調解,在歷時一年多後,車陂街東圃社區雅怡閣兩棟電梯增設經濟補償糾紛得到化解,電梯加建工程成功展開。

一起看看事情是怎麼解決的——

問題:高低層就經濟賠償問題糾紛不斷

雅怡閣該兩棟樓的電梯加裝事宜,早在2019年就已開始。在加裝電梯籌備階段,已有三分之二業主同意,但是兩棟高層和低層就電梯增設經濟補償問題起了紛爭。2019年12月, 業主代表小組、 物業管理處人員、 居委會與兩棟共四戶低 樓層業主進行了第一次協調會。低樓層業主認為,電梯加裝影響低層房屋的通風,存在安全、噪音等影響,光線影響較大,房屋價值也貶值,其中一棟兩戶低層業主分別要求賠償20萬及12萬,另外一棟兩戶低層業主分別要求賠償12萬元。其後,兩棟業主代表小組分別以問卷形式向所有業主徵求賠償金額意見,大多數業主不同意低樓層業主的賠償金額,雙方就賠償金額不斷協商。

然而,一波未平,另一波又起。高低層業主就加裝電梯產生的經濟賠償問題尚未完全解決,新問題卻又找上門。低樓層業主提出,電梯加裝涉及房屋安全問題,要求經過專業的房屋安全鑑定,確認房屋具備電梯加裝的安全條件後才同意電梯加裝,並將此事投訴到住建局。另一方面,該兩棟樓加裝電梯還需占用 停車位,物業方表示支持小區業主增設電梯,但由於歷史遺留問題,目前小區的停車位均屬於使用小區公共區域劃分的臨時停車位,非小區原有建設的停車位,物業僅有管理職能,沒有決策權,須由目前使用小區臨時停車位的兩棟業主進行內部協商,分別讓出2個臨時停車位,以供電梯增設使用。在一個個「攔路虎」之下,雅怡閣該兩棟樓電梯加裝陷入了僵局。

協調:黨建引領, 黨員為群眾辦實事

電梯加裝過程 一波三折,困難重重。針對目前存在的種種 矛盾,由東圃社區、車陂司法所等相關人員組成的調解小組迅速理清思路,大家一致認為首要問題是在公示期間解決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復函的問題,否則兩梯的電梯增設程序將會一拖再拖,有可能前期所有的努力將付諸東流。在調解過程中,東圃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黃志庚,社區人民調解員葉韶陽,車陂司法所所長黃志敏等都是黨員,在整個調解過程中發揮著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切實為群眾解決難題。

梳理目前存在的問題之後,調解小組引導業主兩條路同步走,一方面按照實際情況靈活調整電梯加裝流程,將房屋安全鑑定提前,找有資質的第三方專業機構對兩棟樓進行房屋安全鑑定;另一方面按照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復函上的問題一個個解決並回復,針對車位問題與相關業主協商,解決電梯加裝所占用的臨時停車位問題,最終該兩棟樓電梯加裝成功走完了行政手續,拿到了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

然而,不久疫情來襲,電梯加裝的協調工作一路停滯,高低層之間的經濟 補償問題仍未解決,低層住戶表示如補償問題不談好,絕不允許電梯施工。今年3月,為促成電梯施工儘快開始,該電梯加裝事宜再次被提上日程。

調解小組抓住矛盾關鍵所在——補償數額,依據法律,結合情理,採用背對背調解的方式分別做高層業主和低層業主的思想工作,一方面建議高層業主代表通過調查問卷和共同商議的方式摸清大家願意補償的最高限額,另一方面積極爭取4戶低層業主的理解,以大量的法院同類判例為切入點,深入淺出地為低層業主理性分析訴訟方式需要付出的時間和經濟成本,且最終拿到的補償額也不一定高,積極引導低層業主選擇調解作為解決雙方矛盾的首要 途徑,同時降低大家的對於補償額的期望值並統一了大家可接受的最低補償 金額。經過一輪艱難的調解,雙方關於補償金額的差距越來越小。最後在司法所的合理建議下,雙方各讓一步,最終就補償金額達成了一致。

眼看調解馬上就要成功了,低層業主又給調解小組出了新的難題——低層業主雖不出資但也要與其他業主一樣擁有電梯的使用權,但只願意與其他業主一起 分攤電梯使用過程中所產生的 電費,不願意分擔維護費。不分擔維護費這一點再一次觸及了高層住戶的底線,參與調解的高層住戶代表明確表示,如不分擔維護費其他就免談,調解再一次陷入了僵局。

眼看成功在望,調解小組不甘心就此前功盡棄,又開展了新一輪的勸導工作。一方面努力說服低層業主從大局出發,遵從法理。按權利義務對等、誰享有誰維護的原則,只享受權利不承擔義務不光在法律上站不住,道理上也說不過去。而且加裝電梯是造福於民的好事、 實事,每年分攤後的少量維護費與高額的加裝費和房屋增值部分相比,實在是九牛一毛,因小失大實在可惜。 另一方面則盡力說服高層業主,若低層業主同意分擔維修費,則低層業主與其他業主一樣對電梯享有同樣的權利,可共享電梯加裝後帶來廣告收益等。

最終,雙方聽從了調解小組的建議,就補償金額、電費和維護費分擔以及收益共享等問題達成了一致,並在車陂司法所和東圃社區居委會的見證下起草協議,車陂司法所從合法性上進行了把關,雙方當場簽訂了協議。之後幾天,電梯施工終於得以順利開始。一場持續了兩年的電梯加裝「拉鋸戰」終於落下帷幕。

司法所建議:業主應從大局出發 長遠考慮

車陂司法所所長黃志敏建議,在電梯加裝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保持高低層業主溝通順暢, 街道和社區作為政府職能部門應搭建好溝通平台,而且應充分發揮社區法律顧問的作用,通過組織法律講座、入戶宣傳、解疑答惑等方式為業主提供免費便捷的法律服務,積極指引業主依法依規表達訴求、解決矛盾。總的來講,電梯加裝無論於高層還是於低層都是利大於弊的好事、實事,雙方最大的分歧不在於是否加裝,而在於高層給低層的補償金額而已。明白癥結關鍵後就要對症下藥,高層業主要先主動收集高層意見,就補償問題儘快在內部達成一致。

同時,要尊重低層業主的意願,和低層業主保持充分的溝通,及時通報電梯加裝手續辦理步驟以及情況,爭取低層業主理解和支持,並派代表及時與低層業主充分協商補償數額,求同存異之下爭取達成一致。此外,電梯加裝的行政主管部門應多宣傳相關指引和法律規定。高、低層如果自行協商無法達成一致,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尋求居委會或司法所介入調解,必要時也可以通過訴訟等法律途徑解決。加裝電梯是利民便民的大好事,業主不應該局限在短淺利益,應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要從使用價值、房產增值等方面作長遠考慮,從而提出合理訴求,莫因眼前小利失了長遠大利。

【記者 皮卡】

【編輯 橙子魚】

來源:微社區e家通文化車陂(微信號:xxsbejtcb)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B7PX3kBMMueE88v4p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