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微項目」造福千萬家。前天,小e為大家報道了人民中社區居民樓排污管破損堵塞,經過 龍津街道的「民生微項目」後,排污管道堵塞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周邊居住環境也得到了改善,居民們都紛紛稱讚街道和社區為大家辦了一件好事。
昨天,
小e繼續講述「民生微項目」
給街坊帶來的好處。
龍津街轄區內有較多沒有電梯的老式建築,且樓道設施大多比較破舊,特別是位於三元坊麻紗巷41號的一棟20多年樓齡的9層居民樓,沒有扶手的樓梯給住在這裡的老年人出行造成了極大的不便。
門口施工前後對比。
龍津街自從接到樓棟居民的反映之後,立刻將其加入「民生微項目」的重點改造工程中,並廣泛向各級黨組織徵集認領。最終由名創優品(廣州)有限責任公司黨支部認領了該項目。
施工人員在安裝扶手。
認領之後,龍津街道黨工委立刻組織工作小組,聯絡施工單位,並在4月12日派出專人前往現場勘查。一方面對 樓層情況和設備破損程度進行詳細測量與鑑定,另一方面積極聯絡樓棟負責人與居民詢問具體情況,廣泛收集意見建議並告知具體的施工時間,徵得居民的一致同意。經過多方協調,改造項目於4月20日正式開始施工,龍津街道黨建辦公室、三元坊社區工作人員全程跟進,於5月中旬完成所有的樓梯扶手安裝和設施改造工程。
樓梯施工前後對比。
經過精心維護改造,居民樓內部實現了「大變樣」。原先破舊髒污的牆面被粉刷一新,視覺上看起來更加乾淨整潔的同時,樓道內部的採光也有所改善,方便老年人上下樓看得清晰;每層樓的樓梯左側加裝了 不鏽鋼扶手,為高層特別是腿腳不靈便的老年住戶提供了支持幫助,大大減少了老年人踩空摔倒的風險,為樓層居民提供了一個 安心方便的居住環境。
小e了解到,居民對此次的「微項目」行動非常滿意,並表示這一項目充分考慮到了廣大居民生活中的細微訴求,讓他們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
為 紮實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做深做實,深入踐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總要求,牢固樹立為民辦實事的理念,龍津街道黨工委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通過實地走訪調查各種涉及居民生活問題的「微項目」並著手解決,實實在在順民心、解民憂、惠民生,切實把 思想教育成果轉化為為民服務的實際行動。
「民生微項目」的成功是一個良好的示範和借鑑,是龍津街道黨工委響應荔灣區委區政府的號召,結合本街實際,紮實落實惠民政策的重要舉措,也為之後全面開展「雙微」服務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記者 龍津小e】
【編輯 甄曦】
圖片由龍津街道提供
來源:微社區e家通活力龍津(微信號:xxsbejtl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