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董明珠近一點,他揭開了成年人該懂的「潛規則」

2023-11-21     皮皮電影

原標題:離董明珠近一點,他揭開了成年人該懂的「潛規則」

中國漢語博大精深。

在形容拍馬屁時,有個詞叫「吮癰舐痔」。

形容為巴結權貴,吸吮別人的血水,舔別人的痔瘡。

最近爆火的王自如事件,似乎就給人這樣的觀感。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但他這個馬屁,也拍得太赤裸了,讓人產生生理不適。

最開始的輿論,是一邊倒的譴責之聲。

有人調侃王自如是「格力歌舞團團長」,非常稱職。

有人編段子,說當年羅永浩教導他「被包養就不要談獨立人格」,王自如走神了,只聽到「包養」「格立」四個字。

有人則直接拿他和董明珠的緋聞說事兒。

金星就轉發動態評論「口含明珠,進退自如」。

儘管是轉髮網友評論,儘管金星也一再解釋,沒有影射,可難免讓人浮想聯翩。

還有人直接開罵,比如某公司CEO傅盛直言王自如不僅是吃軟飯的,更是個流氓。

「不是被格力包養的時候他是流氓,而是之前就是真正的流氓。」

這個階段,頗有幾分痛打落水狗的暢快。

但幾天後,輿論開始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很多中年職場人開始共情王自如。

比如大V儲殷教授,他理解王自如的拍馬屁是「中年人的不得已」。

而大V六神磊磊的剖析,更透徹。

他說王自如的那番話其實並沒有那麼好笑,我們在無數場合聽到過這種諂媚之詞,但都沒有笑,「因為那都不是你能笑的場合,不是你能笑的對象。」

緊接著網友對王自如的態度,從鄙視到調侃到共情,最後成了羨慕。

「質疑自如,理解自如,成為自如,進退自如。」

「過去我嗤之以鼻,現在我逐幀學習。」

這樣的段子不只是調侃,更說出了大家的心聲。

一般新聞事件的熱度只能持續一兩天。

但是王自如事件卻上了快一個禮拜的熱搜,原因就是輿論在發酵中,公眾的態度也在不斷反轉。

01、

十年恩怨

曾幾何時,王自如是手機測評屆的頂流,地位相當於今天的何同學。

因長相酷似劉翔,被稱為「小劉翔」。

一開始王自如手機測評做得很專業。

他測評三星手機的視頻被視為B站鎮站之寶,他做的5S測評得到了蘋果官方認可,許多授權店拿它的視頻給員工做培訓。

很快,王自如一手創辦的ZEALER也成為國內測評界的金字招牌。

可惜成名後,王自如開始「黑化」。

有人透露他做一條出鏡的測評視頻報價要80萬;

有人說他20歲出頭,年薪已經過千萬;

還有人言之鑿鑿地說雷軍投資了他,他拿到錢後轉身就提了一輛跑車。

這些說法大都空穴來風,直到王自如遇見了羅永浩這個硬茬。

故事背景是這樣的。

ZEALER出名後,很多手機商會把最新的手機提前送給他們測評,並且給一定的服務費。

這個服務費說白了就是宣傳費,言外之意就是測評時多說點好話。

羅永浩的錘子手機也按照行規進行操作。

結果在最初測評階段,王自如一句壞話都不說,後來錘子T1手機正式發布,王自如的測評視頻更新,一整期都在黑錘子。

表面公道,其實是大廠不敢惹,只敢拿捏錘子這個軟柿子。

這事兒放誰身上都受不了,更何況嫉惡如仇的羅永浩。

2014年8月,羅永浩和王自如相約視頻平台,在億萬網友的見證下來了場2小時的辯論。

說是辯論,其實是單方面的碾壓。

王自如本身不占理,口才又不咋地,全程避重就輕,只會不停地「OK,OK」。

此役之後,他也多了個外號——「OK哥」。

羅永浩那邊火力全開,金句不斷,最著名的一句是:「你如果被包養呢,就不要談獨立人格」。

這句話竟然預示了王自如的命運。

這件事過去快10年,現在來看這場論戰沒有勝利者。

羅永浩的錘子不久後倒閉,他欠了6個億,只能靠直播帶貨來還債;

王自如那邊面對「包養」的批評沒有進行反駁,這之後他在測評圈越來越難混,沒幾年就消失在大眾視野里。

快10年後,王自如又重出江湖。

這時,他的身份已經變成了格力集團的高管。

鏡頭裡,王自如變化很大。

身材發福,臉上的痘坑不見了,穿著一身看起來質感很好的襯衫,胸前帶著格力集團的工牌,氣質上像極了體制內的中層幹部。

他和董明珠一起接受採訪,面對記者尖銳的發問,說了很多肉麻的話。

「我沒有看過格力給我的工資條。」

「我對董總說,能不能給我一間離您比較近的辦公室,我隨時跟您彙報。」

「我哪怕每天什麼事兒都不幹,我聽她每天講什麼做什麼,都覺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兒。」

此言論一出,立刻掀起軒然大波。

沉寂10年的王自如又一次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02、

董明珠眼中的孟羽童和王自如

皮哥最開始看到新聞後,第一時間在自我發問:如果我是王自如,我該怎麼回答?

隨後我感到一陣悲從中來。

因為我們中的絕大多數,根本沒有資格坐在那個位置當小丑。

要想成為王自如。

你得就讀於香港理工大學這樣的名牌院校;

你得敏銳地捕捉到一個新型的行業,並且成為拓荒者;

你得在網絡上至少做到B站百大UP主的級別,擁有眾多擁躉;

你得成為行業標杆,制定規則,甚至敢向大公司收保護費;

你得能吸引雷軍的注意,能惹怒羅永浩;

你得有勇氣參加一場會輸的辯論,並且敢於被貼上「被包養」的標籤。

你得在名聲臭了之後,還能吸引董明珠的注意,並許諾給你一個高管的位置。

以上每個條件都能篩掉90%以上的人,留在最後的佼佼者,才有資格坐在電視鏡頭前,丟這個人。

我們自然沒有這個能力。

但有一個人坐在同樣的位置,回答過這個問題。

她就是董明珠的前助理,曾被認為是董明珠接班人的孟羽童。

從浙大竺可楨學院畢業,參加多檔綜藝節目,最後突出重圍,被董明珠選中。

孟羽童的光芒雖然耀眼,但她和王自如有著根本的不同。

王自如的成長路徑是草灰蛇線,伏延千里,這個野路子一般人根本無法模仿。

孟羽童雖然是「別人家的孩子」,但她的成長路徑是在我們視野範圍內的,是可以複製的。

所以孟羽童更能代表普通人。

她和董明珠相處,前期也度過了一段人人艷羨的蜜月期。

兩人出雙入對,情同母女。

孟羽童在很多場合被問到了類似的問題,她的回答滴水不漏,讓人抓不住半點漏洞。

但沒有錯誤的答案,往往意味著平庸。

這之後,事情就發生了180度變化。

孟羽童突然離職了,之後網上也傳出了他在格力任職期間,頻繁私接廣告。

離職後,孟羽童也去直播帶貨,有傳言她離職後賺了近400W,提到前東家,她也全都是感恩之詞。

孟羽童的回答已經是教科書的回答,她的職場進退已經是普通人能想到的最完美操作了。

但是王自如的段位顯然更高。

03、

靠近‬「權力‬」中心‬

很多人把這次王自如獻媚定義為「一個理想主義者的毀滅」。

這是有失偏頗的。

其實王自如一直都是人間清醒。

他不是馬屁精,他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當年做手機測評時,ZEALER已經做到了行業第一,按照一般人的理解,王自如應該堅持做下去。

但他有著清醒的認識,這個行業變現困難。

要想活下去,你必須接受充值,一旦被充值,你的測評就無法保證公正性。

這是這個行業的死穴,神仙來了都不好使。

羅永浩撕開了這個遮羞布,王自如對此是心知肚明的,但他還有勇氣去約戰老羅,這個勇氣不是一般人有的。

王自如準備了三箱子的資料來論證自己的專業性,但老羅就揪著「被包養」一個點,把王自如打趴下。

「我懷疑你有6個私生子!」

「我知道你不要臉,但有證據不能說,這是不是耍流氓。」

「回去的機票用不用給你報銷了?」

當著全國人民的面,被老羅當眾這麼羞辱,擱一般人早就自閉了。

但王自如不這麼看,他意識到既然行業的遮羞布已經被撕下來了,這行干不下去了。

所以他拿到投資(是不是雷軍的不確定)後,及時行樂,提了跑車,裝模作樣水了幾集測評後就全身而退了。

你看他單手握方向盤的姿勢,像小丑嗎?

王自如和董明珠的緋聞是最近傳開的。

但是早在2016年,在他倆一起錄製了《我是創始人》後,我們就能在王自如的主頁下,看到兩個人的親密合影。

之後節目錄製結束,兩人也斷了聯繫。

但是4年後,王自如又緊緊抓住了機會。

2020年的格力直播活動里,二人再度相見,董明珠誇讚「這個小孩子變化很大」。

隨後的直播活動里,王自如作為主持人頻繁參加,表現非常賣力。

董明珠也被他的堅持所打動,拉他入伙,給他一個高管職位。

最開始他負責格力手機部門,後面又負責市場渠道改革。

兩個人究竟有沒有擦出火花,我們不知道。

但可以肯定,王自如絕不是董明珠養的金絲雀,是實實在在的「營銷天才」。

孟羽童這樣的天之驕子,在格力只能拿幾千工資,但坊間傳言王自如年薪三百萬。

伴君如伴虎,他是可以與虎謀皮、虎口奪食的人。

這樣的人,不論品行,絕不會是小丑。

捋清了王自如的成長線,我們再回看王自如的採訪視頻,他拍馬屁最大的特點就是充滿了「信念感」,對於自己說的每一件事都非常篤定。

這是裝的嗎?

王自如說,自己從來不看格力發的工資條。

對於他這個級別的人來說,早就過了靠工資生存的階段,這句話沒說錯。

王自如說,他申請靠近董明珠的辦公室,就是想隨時和董明珠彙報。

傻子也知道,越是靠近權力中心,地位就越穩固,這句話也沒有說錯。

王自如說,每天聽董明珠講話,是一件幸福的事兒。

這個「幸福的事兒」,讓很多人聯想到了男女關係。

結合王自如的身份,你可以認為這是他有意為之的營銷效果,也可以認為是他作為後輩發自真心的吐露。

區別只在於聽這句話的「你」是誰。

從王自如的角度看,他還是沒說錯。

所以有沒有一種可能。

王自如真的不是諂媚,他說的就是自己心中的大實話。

再看看結果。

他用短短几分鐘的採訪,用一個無傷大雅但絕對走心的回答,短時間內給格力帶來了巨大的關注度。

這個關注度,是格力砸幾百萬、幾千萬都沒有的效果。

大家這麼反感他,是因為他說出了許多人想說卻不能說的話。

多少人能在領導面前把馬屁拍的這麼自然,拍到自己都篤信這是肺腑之言;

多少人在群裡面對領導的指示,胸中怒壑難平,還要回個「收到」,並配個可愛的表情;

多少人能像他一樣,不僅拍馬屁,而且能把馬屁經運用到實踐中。

他聽進去老羅的話,果斷離開測評界;他覺察到董明珠是個大腿,果斷抱住不撒手。

我們笑他不要臉,他笑我們看不穿。

04、

王自如,活成‬了‬一個符號

皮哥並不是給王自如洗白。

王自如測評時被手機廠商包養,進入格力後被董明珠精神包養,這都是不爭的事實。

但他沒有罪大惡極,沒有傷天害理。

他只不過是打工人的嘴替,把無數人說過無數遍的諂媚之詞,用100倍1000倍的音量喊出來了。

他是個有道德瑕疵的成功者,僅此而已。

有太多成功者的上位之路都充滿血腥、不堪與污穢,比王自如噁心百倍的人大有人在。

唯一不同的是,這些人的黑歷史被藏得很好,只有王自如的上位史被鏡頭記錄下來了。

當年恆大內部籃球賽上,許家印打球,結果手下的人各种放水,幫他勇奪MVP。

這個事件與王自如事件何其相似,只不過這些諂媚者的面容是模糊的。

我們看新聞,某貪官收受了多少賄賂,貪污了多少億。

這些細節都很具體,唯獨那些行賄者和獻媚者的面容也很模糊。

和大人物和資本家相比,這些小蝦米是不值一提的。

王自如事件的意義在於,他第一次讓拍馬屁的人有了一張具象化的臉。

這張臉曾經長著青春痘,帶著朝氣,酷似劉翔,被認為是理想主義者的化身。

如今這張臉多了油膩,露出了算計與討好,深不見底。

王自如已經活成了一個符號,他的人設可以用陳奕迅《浮誇》來概括。

10年前,他初出茅廬,在老羅面前,被辱罵如嘍囉。

10年後,他著最亮的杉,扮十分感慨,用浮誇的演技,做最突出那一個。

人生無常,把握當下,寧可做孤獨的小丑,也不做沉默的大多數。

哎,一聲悵然,這樣的王自如,突然讓人肅然起敬。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一粒雞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8af4ab3e138f1199ea2de4dede5e8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