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羽童離職兩個月後,格力直播間依然熱鬧。
今年5月,因職場綜藝走紅的董明珠助理孟羽童宣布從格力離開,在這之前,董明珠曾多次揚言要把孟羽童培養成「下一個董明珠」。
在圍繞著孟羽童與格力的多個熱搜中,從#孟羽童曾連續工作21小時#、#孟羽童被曝考勤異常率超80%#、#格力員工稱孟羽童是被公司開除#等關鍵詞,不難看出這是一場好聚、卻沒好散的離職風波。
三年前,董明珠高調進軍直播帶貨,2021年底,抖音帳號「明珠羽童精選」成立,在兩年內積累了近300萬粉絲。同時,格力也加大布局抖音自播的力度。新榜旗下抖音數據工具新抖數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發稿前,帶有「格力」企業認證的矩陣帳號達70個。
前有「明珠羽童精選」作為格力的主IP帳號,後有70個矩陣帳號共同發力,格力的抖音直播格局看上去已經逐漸趨於穩定。
不過,有網友發現,2022年四五月開始,孟羽童直播次數有所減少,猜測她是否因為帶貨能力差被解僱,這很快被董明珠澄清,稱孟羽童的主職工作是秘書,做直播只是「義務勞動」。但不可否認的是,孟羽童不再頻繁出現在「明珠羽童精選」直播間,似乎預示著她與格力已經出現裂痕。
也因此,新榜編輯部以孟羽童淡出直播間的時間節點為參考,拉取2022年6月1日-2023年6月30日格力旗下抖音帳號近一年直播數據(僅包含企業認證的70個矩陣帳號),從數據維度分析孟羽童淡出直播間對於格力帶來哪些影響,格力自播的矩陣號做得怎麼樣了?
從「明珠羽童精選」到「格力明珠精選」
在孟羽童離職消息公開前,「明珠羽童精選」已經悄悄更名為「格力明珠精選」。
雖然帳號中與孟羽童有關的視頻已經被刪除,但在早期的視頻中,多為孟羽童出鏡介紹格力產品,她因綜藝獲得的流量反哺到格力,再加上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自身的話題度,共同加速完成帳號的冷啟動。
2021年11月3日,孟羽童曾在「明珠羽童精選」小試牛刀,4個小時的直播共上架24件商品,總觀看人數約11.3萬人,單場銷售額約62萬元。在直播首秀不久後,「明珠羽童精選」抖音帳號上線。
新抖數據顯示,「明珠羽童精選」抖音號正式運營4天粉絲量就突破10萬,七個月後粉絲量突破百萬。在兩年內,「明珠羽童精選」一共收穫了298萬粉絲。
孟羽童的流量大多都來自與董明珠的綁定,比起「第二個董明珠」的話題度和流量,孟羽童的帶貨能力似乎平平無奇。新抖數據顯示,帳號開播一周的預估銷售額不足10萬元。另有共富財經統計,截止到2022年5月,孟羽童的帶貨成績僅為395.4萬元。
與董明珠2020年直播帶貨累計476億元的銷售額相比,孟羽童的不足400萬元的帶貨數據顯得「小巫見大巫」。
與此同時,孟羽童以職場白領的人設在抖音、小紅書強勢吸粉。職場穿搭、美妝教程、工作技巧以及和老闆相處的日常,都出現在她的視頻中,獲贊較高的均是與董明珠有關的內容。
截至發稿前,「孟羽童Morita」抖音粉絲達217萬、小紅書粉絲達126萬,藉助格力積累起的流量,讓她的個人帳號與不少美妝護膚品牌進行過商業廣告的合作。
在離職之前,她曾在vlog中表示:「實話說,直播不算是我特別感興趣的工作,但是看到銷售額的時候還是非常有成就感。」
結合她在微博「月薪不足一萬,曾經連續工作21小時」的言論,不難看出,孟羽童與格力的利益從早期的一致需要流量漸漸走向了分歧,格力需要一個安心為公司帶貨的「網紅主播」,但孟羽童已經不願一直做「不是特別感興趣」的直播帶貨。
離職後,孟羽童公開表示,接下來會繼續深造留學。而據天眼查App,一家名為「孟羽童文化傳媒(海南省)工作室(個人獨資)」公司於5月16日成立,經營範圍包括演出經紀、個人網際網路直播服務等。
孟羽童的離開,其實並不能對格力直播的版圖產生動搖。
直觀的表現之一是,新抖數據顯示,「格力明珠精選」近兩個月依然有43萬的增粉。
此外,「格力明珠精選」近一年每月平均直播場數達32場,保持著每天開播,將品牌自播作為了日常銷售渠道。
同時,帳號平均每個月發布52條作品,大部分內容為素人主播出鏡講解格力旗下產品和直播間切片視頻。
矩陣粉絲量超670萬,品牌自播捧不出「網紅」主播
無論是董明珠還是孟羽童,在直播中扮演的角色更多是錦上添花,格力靠的依然是大量人力物力堆砌起的「日不落」矩陣直播間。
其中,兼具創始人IP和品牌自播屬性「格力明珠精選」數據表現依然最突出。縱觀「格力明珠精選」近一年的數據,以兩個「618」和一個雙「11」為三個高峰點,整體預估GMV和場觀呈「W」型曲線,並在今年618期間達到最高峰。
新抖數據顯示,去年6月至今年6月,「格力明珠精選」有8個月銷售額超過千萬元,5個月場觀達到千萬以上,近一年累計預估GMV達3.1億元。
在數據最好的「格力明珠精選」之外,格力還在抖音布局了70個矩陣帳號。
據新抖數據不完全統計,帶有「格力」認證的70個企業帳號累計粉絲量超過674萬,有9個帳號粉絲量在10萬以上,5個帳號近一年預估GMV超過5千萬元。
新榜編輯部觀察,帶有董明珠名字的帳號均表現不俗,比如「格力董明珠店」數據搶眼,帳號粉絲量以61萬位列第三,全年預估GMV超過2億元,緊隨「格力明珠精選」其後。
在直播風格上,「格力董明珠店」「格力明珠精選」也與其他帳號有明顯差異。
近一周內,我們分別在不同時段多次點開這兩個帳號與其他多個官方直播帳號,發現前兩個帳號中的主播更偏娓娓道來式講解產品帶貨,男性主播出鏡較多,其他帳號則偏「叫賣式」直播,以女主播帶貨為主。
新抖數據顯示,「格力董明珠店」「格力明珠精選」的女性粉絲占比均在45%,而其他企業帳號的女性粉絲占比多為35%左右。
據多家媒體報道,格力電器的主要產品為空調等耐用型家電,一般來說,使用周期較長、更換頻率低,之所以能夠獲得大量的訂單,很大一部分來自經銷商的囤貨。
不過,品牌發力自播往往會和代運營機構合作,可能會導致品牌對矩陣帳號的把控不足。
6月13日,「格力官方旗艦店」一位主播直播賣貨時,身穿「牽手門」熱搜中同款「免職裙」引發爭議,評論區出現了「格力變low了」「不應該用小三裙博眼球」「價值觀不同,不會購買」等評論刷屏,還有網友表示因參與留言而被拉黑。
對此,格力官方客服曾回應媒體稱,身穿「免職裙」系外包團隊員工為博眼球的個人行為,公司並不支持。即便如此,這樣的「博眼球」行為出現在格力直播間,依然讓品牌受到影響。
與大部分品牌自播相似,格力抖音矩陣直播間多為統一話術的「模式化」,很難誕生有鮮明特點的網紅主播。
因此,格力選擇藉助外部達人的流量,藉助話題發酵帶動銷售額提升。
4月1日,抖音知識付費頭部博主張琦與董明珠一同出現在直播間。直播間內,二人除了聊產品和商業之外,也展現出好友般的交情,有說有笑地一起吃火鍋、逛街。
如高調讚揚孟羽童一般,董明珠也沒有掩蓋對張琦的賞識:「我真的是發自內心喜歡她,我覺得她有一種力量,有一種正氣,這個太重要了。」
大促期間,「董明珠+頭部達人」的流量,換來了可觀的GMV增長。新抖數據顯示,「格力明珠精選」今年6月預估GMV超過9708萬元,同比去年6月增長率高達近60%。
格力的下一站在哪?
發力直播電商是格力渠道改革的重要一環,同時面臨著與經銷商博弈的難題。
鰲頭財經提到,線上渠道的初期拓展勢必會影響到部分經銷商的利益,激化格力與龐大的經銷商群體的矛盾。一邊是經銷商的複雜關係網,一邊是營收被美的反超,格力可謂面臨「內憂外患」。
董明珠在新浪財經的採訪中提到,近幾年格力最大的挑戰便是渠道改革。2020年上半年,重心在線下銷售渠道的格力電器銷量慘澹,財報數據顯示,當年一季度格力電器營收同比下降49%。2月、3月空調銷售幾乎為零的數據,促使董明珠下定決心發力線上渠道直播帶貨。
三年後,她仍然堅持著這個戰略,並獲得了不錯的成效。2021年格力電器財報顯示,格力線上銷售額超過了線下。在今年6月底的格力電器股東大會上,董明珠表示將繼續直播帶貨,「沒有規定直播是董事長不能幹的」。
多位電商從業者認為,未來格力可能會通過三種方式獲得線上渠道增長:
首先是布局自營線上渠道,將公域流量轉化為私域流量。
今年2月,格力電商全資子公司格力數科將推出電商平台"格力優品",是一個以家電和農特優選產品等為載體,集直播、電商、購物、社交等功能為一體的生態級私域電商平台,發力自營線上渠道銷售。
其次是加深頭部達人合作,從格力近期的動作看,不難看出董明珠一直在尋找合適人選。
無論是和全網粉絲超8000萬的張琦一起直播,還是和張蘭在活動上的親切交談,都能看出董明珠在挖掘新的流量主播合作。
最後,品牌自播想要破圈,內容仍然是最大的槓桿。
董宇輝與東方甄選的互相成就,驗證了主播靠內容「帶飛」機構的可行性。董明珠培養孟羽童的初衷,也是希望能打造出企業內的網紅,帶動產品銷量。不過,這對員工的資質、雙方的信任和利益的分配都是巨大的考驗。
新抖數據顯示,今年6月,「格力董明珠店」位列家用電器品牌自播排行榜的第三位,前有海爾,後有美的。
某種程度上,這也是家電行業地位的一種映射。2023年第一季報財報顯示,美的集團、海爾智家和格力電器的一季度營收分別為962.6億元、650.7億元、354.6億元,前兩者同比增長分別為6.51%和8.02%,而格力僅增長0.56%。
在線上線下日趨激烈的品牌競爭中,格力要奪回行業老大的位置,需要的不僅是一個網紅主播,還需要找到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