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奴「掛羊頭賣鴨肉」很惡劣,我不接受胡錫進的定調

2023-09-09     功夫財經

原標題:巴奴「掛羊頭賣鴨肉」很惡劣,我不接受胡錫進的定調

作者:關不羽

上一回聽到巴奴毛肚火鍋的消息還是今年開春,「18元一份土豆的只有五片」鬧得沸沸揚揚。

當時巴奴很傲嬌地回應自家的是富硒土豆,硒元素含量達0.09mg/kg。俺尋思,就是黃金含量0.09mg/kg,也賣不了那麼貴吧?俺也不懂,俺也不敢問。反正巴奴回應輿論質疑的口氣很傲岸,充滿了產品自信。因為這件事,我記住了巴奴和巴奴的口號「服務不過度,樣樣都講究」。

沒想到,半年後,這個對產品高度自信的企業,竟出了「掛羊頭賣鴨肉」的大洋相。然後讓我看到了嘆為觀止的「樣樣都講究」——講究的是公關技巧,而不是產品。

01 道歉聲明中的玄機

9月4日,博主「猴大腕」在社交平台上發布系列視頻,稱「超島自選火鍋」北京合生匯店賣「假羊肉」,被檢測機構檢測出鴨成分。這回巴奴秒跪,創始人當面向顧客道歉,宣布賠付了835.4萬元。於是乎,胡錫進領銜一干大V開始「表演」。

老胡一如既往的「端水大師」水平在線,上來就直接定調「巴奴的事情處理態度值得肯定」,然後照例來一段胡氏萬能稀泥話語:「整個餐飲業都需舉一反三,特別是大型餐飲企業,一定要管理好子品牌和加盟門店等,朝著食品安全萬無一失不懈努力。」

閱讀理解,老胡的意思是巴奴態度很好,對子品牌管理不力的問題是大型餐飲企業的通病。這先定調再抹稀泥大而化之的手法,不服不行。相比之下,其他大V的站台姿勢就有點生硬了,什麼點贊「巴奴有擔當」、「巴奴還是注重消費者感受的」等等,大有「喪事喜辦」的意思。

巴奴真的那麼有誠意嗎?未必。

先看致歉聲明,裡邊頗有玄機。巴奴的道歉聲明里宣布「取消超島的獨立採購權」,意思是超島的採購線不歸巴奴管,看似是善後處理的一條,其實也是甩鍋。

鍋可以甩,但是話還得說清楚。超島自選火鍋是子品牌還是子公司?如果僅僅是子品牌,不是獨立法人,那麼所謂「獨立採購權」充其量算是個產品線團隊的部門分工,不具備法律意義上的獨立性。超島的採購出問題,巴奴是要完全負責的。即便超島是子公司,所謂「獨立採購權」也需要驗證。

大型餐飲連鎖企業集團化經營,統一供應鏈是重中之重,既是主要利潤來源,也是品控的關鍵,哪能隨隨便便就「獨立」了?難不成巴奴在自家主營業務領域投資,甘當財務投資人?

而且,如果超島是獨立法人資格的子公司,那麼首先面對公眾說明情況的應該是超島的負責人。可是,事發至今,超島團隊的直接當事人無一發聲,就被巴奴宣布「停薪留職」,靠邊禁口的處理一氣呵成。

巴奴發布道歉聲明、宣布一系列處置時,連內部調查都談不上,就以所謂「獨立採購權」之名,把超島團隊拋出來應付公眾輿論。

搶在市場監督部門介入前,搞個先聲奪人。這套公關手法相當精彩,卻和「有擔當、有誠意」關係不大,更不是什麼值得肯定的處理態度。

02 認賠835.4萬元,套路滿滿

賠付835.4萬元,真是真金白銀的誠意嗎?也不見得。

肯認賠確實比摳摳搜搜要明智。作為奔赴資本市場的新餐飲,品牌信譽本來就是以真金白銀計算的,大半的家當押在了品牌上。出了這種事,當然要及時止損,是輸小錢保大錢的明智選擇。

然而,所謂835.4萬元真不是大錢,而且比看上去還要小。因為實際真賠了多少,很難說。

835.4萬元賠償的是合生匯店今年1月開店以來消費羊肉的8345桌,這是認賠金額。受理賠付的時間是公告次日的10:30-22:00,地點是合生匯店。

這八千多桌的客人就算都能找到付款憑據,能都趕到合生匯店去領取賠償嗎?在電子支付如此發達的時代,還要這樣限定時間段、限定地點實體賠付,有點過於傳統了。

真心要賠償到位,開了大半年店,理賠時間放寬,多指定幾個理賠場所,不是更合理嗎?這是真認賠,還是名予實不予,值得玩味。

這樣巧妙的賠償程序設計,最終能賠出去多少錢,讓人十分好奇。希望態度很誠懇的巴奴集團能夠在第三方見證下公布實際賠償了多少錢。

更重要的是,只賠合生匯店,到底是態度誠懇,還是欲蓋彌彰?超島團隊「獨立採購權」的供應鏈,難道只管合生匯店?豐科萬達廣場店、龍德廣場店、石景山萬達店都另有採購渠道?連鎖店生意可不是這麼做的。

在事件真相還沒有調查清楚前,先擺出個積極賠付姿態,既是先聲奪人的公關策略,更是算準了大部分顧客都不會那麼較真的套路滿滿。這是利用大眾善良的操弄人心手段,相當老練,卻與誠意無關。

老胡是老媒體人,連這點「算計」都看不透嗎?忙不迭地「巴奴的事情處理態度值得肯定」背書,有失專業水平,太不應該了。

03 巴奴值得原諒嗎?

就算真賠了835.4萬元,就算是態度真的很誠懇,巴奴也不值得原諒。

食品行業的底線就是不摻雜偽劣,觸碰這條底線的企業都是不能被原諒的,這才是中國食品餐飲行業最應該「舉一反三」的。

食品行業的產品安全,關乎顧客健康,連無心之失都要嚴肅對待,何況是有意摻假?

放任故意制假售假,會造成嚴重的「滑坡效應」。這方面,我們是有慘痛的教訓的。

2008年的毒奶粉事件,最初不過是奶源受污染的零星事件,因三鹿集團隱瞞、遮掩三聚氰胺超標,讓很多家庭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進而導致整個國產奶粉行業垮塌。

不要以為「掛羊頭賣鴨肉」對生命健康的影響不大,就可以「舉一反三」「下不為例」輕輕放過。今天放過了「掛羊頭賣鴨肉」,明天就會有貓肉、狗肉、耗子肉掛上了羊頭。

「掛羊頭賣鴨肉」不是無心之失,而是主觀惡意很大的主動作惡,豈是賠幾個小錢、道個歉就能放過的?要是這樣主動售假的惡性事件不查明真相、嚴肅處理,別的食品安全問題又該如何處置?發朵小紅花以資鼓勵嗎?

是否態度誠懇,靠誠意能否挽回口碑,可以交給市場的判斷。誰樂意信胡錫進的抹稀泥,誰就繼續去吃高價土豆,這是個人自由。違反相關的法律法規,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而不是以態度為依據、以大V們的臉色為準繩。

市場可以公關,司法監督不可以被公關,這才是當下處置巴奴集團「掛羊頭賣鴨肉」的關鍵。

巴奴集團這鍋渾水,是該給公眾一個交代,「獨立採購權」到底是怎麼回事?問題供應鏈到底波及了多大範圍,造成了多少顧客受損?巴奴集團該賠多少錢,都需要第三方的徹底調查。

好在所謂的大V「定調輿論」並沒有干擾官方調查,有關部門已經介入。希望真正有擔當的媒體也能及時介入,不要讓胡攪合把水越攪越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5190419ef230a1fe05ff4890b0d0ff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