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甜茶
時隔20年,中國第五家全國性AMC(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要來了。
3月16日,銀保監會批覆,同意建投中信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建投中信)轉型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並更名為中國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銀河)。在1999年成立四大AMC(中國華融、中國長城、中國東方、中國信達)之後,第五家全國性AMC正式獲得官宣。
今天下午,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肖遠企在通氣會上進一步表示,(新批覆的AMC)監管政策和四大一樣,沒有特殊的安排。新的AMC業務和四大類似,沒有行業限制,允許其在全國範圍內設立分支機構。
圖片來源 銀保監會官網
建投中信由中信證券、建銀投資於2005年出資設立,其中中信證券出資5.7億元,出資比例為30%,建銀投資出資13.3億元,出資比例為70%。天眼查信息顯示,目前建投中信的股東為中央匯金和中信證券,其中中央匯金為大股東,2009年底入股建投中信,持股70%,認繳出資13.3億,中信證券持股比例則未發生變化。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不良資產行業已迎來多個「入局者」,這其中包括首家外資控股AMC——橡樹資本(Oaktree Capital)的全資子公司,也有北京第二家地方AMC北京資產。有分析認為,新的入局者或對行業造成影響,也有業內人士對AMC的擴容趨勢表示不解。肖遠企則在通氣會上進一步表示,預計今後外資和合資公司會陸續落地。
建投中信轉型全國性AMC
銀保監會的批覆,讓中國銀河正式浮出水面。銀保監會表示,建投中信應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審核股東資格、辦理轉型事宜,自批覆之日起6個月內完成轉型工作。同時,轉型工作接受銀保監會的監督指導,轉型期間不得從事金融業務活動。
此前,對於第五家AMC將要成立的信息流傳已久。最近的一次是從銀河金控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梅發表的2020年新年賀詞中顯露出端倪。李梅表示,2019年是銀河金控發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取得的成績很硬核」,「建投中信轉型為全國性第五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順利推進」。
更早之前,在2019年1月銀河金控官網公布的建投中信的招聘信息中,建投中信表示公司承接的政策性處置任務已接近尾聲,並意圖招聘人才,把公司打造成一家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業務的專業化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據了解,2005年原華夏證券重組,建投中信成立並受讓了其非證券類資產。
天眼查信息顯示,目前建投中信由中央匯金持股70%,中信證券持股30%,註冊資本19億元。銀河金控由中央匯金持股69.07%,財政部持股29.05%,社保基金持股1.88%,註冊資本109.86億元。建投中信近兩年來高管變動頻繁,2018年出任董事長的鄭國生任職剛滿一年離任,目前的董事長為2019年4月接任的李梅。李梅目前同時是銀河金控的董事長,為2018年11月就任。
建投中信近兩年高管變動頻繁 圖片來源:天眼查
此番若建投中信轉型成功,新的中國銀河將成為第五家全國性AMC。目前的四家全國性AMC為中國華融、中國長城、中國東方和中國信達。四大AMC均成立於1999年,為處置四大行的不良資產而生,原本預設的年限是10年存續期,2009年之後,四大AMC開始向金融控股集團轉型。
不良資產行業將迎「入局者」
近年來我國不良資產行業形成了「4+N+銀行系」的格局。N為地方性AMC(目前為56家),銀行係為工、農、中、建、交五大行資產投資公司。同時不良資產餘額已超過兩萬億。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全國商業銀行不良資產餘額為24135億元。近半年,不良資產行業迎來了多個「入局者」。
首先是地方AMC再添一家。去年11月,北京資產在北京市東城區正式註冊成立,註冊資本為12億元。北京資產的股東構成包括四個方面。大股東為持股52%的北京金控集團,其餘三家為北京對外經貿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京東數科、北京首鋼基金4家,這也是北京地區第二家AMC公司。
之後是今年2月,首家外資AMC落地北京。北京市金融監管局宣布,全球知名投資管理公司橡樹資本(Oaktree Capital)的全資子公司——Oaktree(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在北京完成工商註冊,註冊資本542萬美元。橡樹資本成立於1995年,總部位於洛杉磯,全球管理資產總值超 1200 億美元,橡樹資本在我國不良資產投資領域較為活躍,投資總額已超 65 億美元。
針對即將到來的第五家全國性AMC中國銀河,今天下午,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肖遠企在銀保監會通氣會上表示,新批覆轉型的第五大AMC仍歸銀保監會非銀部監管,高管任職資格也需要銀保監會核准。新的AMC業務和四大類似,沒有行業限制,允許其在全國範圍內設立分支機構。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建投中信與北京資產已經展開了合作。銀河金控官網顯示,建投中信、北京資產、北京市海淀區國資委三方在北京共同簽署《銀河北金控海國科創紓困基金戰略合作協議》,合作設立民營科創企業紓困基金。
未來不良資產行業是否將迎來更多「入局者」?肖遠企表示,疫情之前,金融開放政策的落實,監管部門就有取消外資對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持股比例限制,外資對設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和理財公司也是熱情高漲。之前已經有過協商,預計今後外資和合資公司會陸續落地。因為中國的市場很大,很多的資產也需要培養和挖掘潛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4gC6nABiuFnsJQV76M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