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超越班》第二期,韓雪應邀在《金枝欲孽》片段中出演玉瑩。
和她搭檔的是20年前就演過這部戲的香港演員張可頤、鄧萃雯,對比之下,她顯得十分吃虧——因為台詞要用粵語。
雖然我也認同,用粵語更能還原經典味道,但同時也有點擔心,粵語真的很難,這對土生土長的蘇州人韓雪來說屬實不太公平,本來時間就有限,她還要一邊排練一邊學粵語,顧得過來嗎?
結果那個片段一播,頓時顧不上糾結了,不出戲,甚至還很好。
然後才想起來,當年在《聲臨其境》中,就曾經見識過韓雪的語言天賦和台詞功底,一人分飾八角,不是誰都能做到的。
所以最新一期里,韓雪跟同樣是香港演員的佘詩曼合作30年前的經典港片《青蛇》,再次全程粵語台詞,我真的是一點都不擔心。
韓雪演青蛇,佘詩曼演白蛇,看完之後,不得不說……
磕到了,青白就是最配的!
當然了,作為一檔逐漸「戀綜化」的演藝節目,《無限超越班》這一期的主題,就是「最佳搭檔」。
從來沒合作過、甚至或許在上這個節目之前從沒想過會合作,但是,在人群中找到了「那個對的人」,合作起來,卻默契十足,這就是演員。
像《青蛇》這種一不小心就變成「塑料姐妹」的雙女主作品,很容易淪為演員暗自角力、試圖艷壓對方的修羅場,但她們兩個的表演,卻是在互相配合、共同為作品增色的。
表演之後,當鄭業成問起在選擇項目時更注重項目本身還是搭檔對手,韓雪回答說,她越來越發現演戲並不是一個人能成就的,一定得是在保證項目基礎分的時候,所有人都做加分項、「共襄盛舉」。
說到「做減分的劇組」,很難不想到近年來愈演愈烈的各種「撕番」「獨美」,一部戲N個編劇、主演各演各的,都是家常便事了。
這種本該如此的合作、和諧,反而顯得十分可貴。
片段播完之後,惠英紅又提到老生常談的年齡問題——「所以還是老演員」。
當年演青蛇的張曼玉29歲,演白蛇的王祖賢26歲,而如今,韓雪已經40歲,佘詩曼48歲。
但是當你在觀看她們表演時,比起年齡感,感受最多的還是演技,這種演技體現在方方面面的細節,如台詞的節奏、體態的把控。
哪怕綜藝節目的鏡頭畫面完全無法與巔峰時期的港片相比,你也不會有「好像穿古裝的現代人在cosplay」之感。
演員的台詞和體態非常重要,演古裝時,言談舉止尤其要有古韻,同樣都演過多部古裝並且有經典古裝角色的韓雪和佘詩曼,在這方面無可挑剔,這是「老演員」的功力。
年齡並不只是歲月的流逝與容顏的衰老,若能正確對待它,也同樣可以代表經驗的累積。
當下的很多年輕演員,其實就是缺了這份功力,所以演古裝劇時總令人如鯁在喉。
不是第一次看韓雪參加這類綜藝了,但是《無限超越班》確實讓我看到了以往不曾看到的韓雪的另一面,她比我想像中清醒太多。
在這個節目中,她是召集人助理,和年輕的藝員不同,主要起輔助作用,兩次表演,一次是張可頤「強行邀約」、一次是做示範,其他時候,她一邊客串著主持人,一邊給表演片段的背景介紹當旁白,不得不說,她做得都挺好。
她從來也不是最紅最優秀的演員,但穩穩噹噹走到現在,出道二十多年來,也算是「常青樹」。
從她身上可以看到很多正在變得稀有的「演員的基本素養」,那或許稍微可以解釋,為什麼以前的明星,一個角色可以讓人回味很久,似乎只要紅了就很難「糊」,但現在的明星卻像走馬燈一樣,紅得快,糊得更快,空中樓閣總是很難長久。
除此以外,韓雪還有一些讓我很意外的個人特質。
比如我發現,她非常穩,或者說心理素質非常強。
《金枝欲孽》排練時,她跟張可頤學粵語,一開始感覺好難,也嘗試過溝通尋求改變:其他組都是用普通話啊?
但是在鄧萃雯說到想用粵語、效果更好時,她就只回了一句「明白」,再沒有一句廢話。
只要是為了戲好,那埋頭去做便是。
上場之前,只剩20分鐘不到,張可頤和鄧萃雯都已不再排練,在一旁看著她,而她還在按照自己的方式揣摩台詞節奏,絲毫沒有被倒計時影響情緒打亂節奏。
因為心理素質夠強,所以她也有自己的堅持,當鄧萃雯說「你不能那麼冷靜」時,她並未立刻接受這位「過來人」的建議,而是表示,需要自己感受哪種表現方式更舒服。
畢竟,雖然是tvb經典,但一味照搬並不就是好事,此刻舞台不同、飾演玉瑩的人也不同,表演自然也不必相同。
忍不住去翻了一下韓雪的採訪,發現也不是這個節目上「立人設」,而是她真的一直以來如此。
她很早以前就表達過對原聲台詞的執著,指出過同期聲環境的重要性。
她很在意演員是否能夠專注地沉浸於創作,事實上,在做演員這件事上,她確實很專注。
這些年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她也被網友吐槽過,但是,無所謂,她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並且會堅持下去。
傳說中的「背景」,或許能讓她站到舞台上,可是能在舞台上站穩、站這麼多年,最終還是要靠自己。
觀眾真正在乎的,本來也是本人的實力,實力的背後,則是努力。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節目上展現出來的語言天賦和台詞功底,不是天生就有,而是日積月累的學習與練習。
這點還挺讓人佩服的,畢竟,關於「離開學校就把書本全扔光」這件事……
確實讓我膝蓋中槍了。
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確實也是緩解年齡焦慮的最佳方式。
持續學習,在任何領域都很重要。
演藝圈看似光鮮亮麗仿佛只看臉,但時間會告訴你,學習有多重要,要不然,「絕望的文盲」為什麼會大出圈呢?
學習,不僅僅是讓你看懂劇本那麼簡單,更是會讓你有更深刻的思考與感悟。
比如在《無限超越班》里,講到用粵語台詞,韓雪說「演員之間斗的是一個氣場」,我就覺得這個說法很有意思。
同一部作品中的演員,是既合作又競爭的關係,關於合作,前文已經說過,而競爭,則是棋逢對手的碰撞。
所以演戲時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泄氣,既然知道粵語有在關鍵時刻拖後腿的風險,那就一定要在表演之前把這塊短板補齊。
總而言之,看到現在,越來越能理解,當時張可頤為什麼那麼執著地一定要跟韓雪合作,
當時惠英紅為什麼說,韓雪既讓她害怕、又想要合作。
越是真正的強者,才會渴望一戰。
遇強則強、超越自我,演員演得暢快了,觀眾看得也暢快了。
這不也正是「無限超越」的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