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翟崑:中國企業應該高度關注「共同現代化」及其政策走向

2023-12-13     中國經營報

原標題:北京大學翟崑:中國企業應該高度關注「共同現代化」及其政策走向

本報記者 孟慶偉 北京報道

「在關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同時,我們還應該高度關注『共同現代化』以及相關的政策走向。」12月12日 ,在中國經營報社主辦的「大變局下的應對與發展——2023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以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圓桌對話環節,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北京大學區域與國別研究院副院長翟崑如是表示。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北京大學區域與國別研究院副院長翟崑

在今年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發表主旨演講時指出:「我們追求的不是中國獨善其身的現代化,而是期待同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內的各國一道,共同實現現代化。世界現代化應該是和平發展的現代化、互利合作的現代化、共同繁榮的現代化。前行道路上,有順境也會有逆流。我們要堅持目標導向、行動導向,咬定青山不放鬆,一張藍圖繪到底。中方願同各方深化『一帶一路』合作夥伴關係,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為實現世界各國的現代化作出不懈努力。」

翟崑認為,「共同現代化」這一重要概念,它所表明的含義就是中國的高質量發展和對外的高質量合作要進一步地在政策上有所提升。

「所以,我認為下一步這方面的政策會出台一些,尤其是會落在央國企和民營企業更具體的合作、抱團出海上。我覺得這是一個特別重要、值得期待的點。」翟崑強調。

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體現了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和生態文明的協調發展。

翟崑認為,實際上,習近平主席提出的要通過「一帶一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和世界各國現代化的連接,就是中國式現代化要實現政治文明提升這一目標的意義所在。同時,在通過「一帶一路」實現「共同現代化」的過程中,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大特徵,其實也適用於共建「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有一個合作的政策框架,就是『五通』,即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未來一年,我認為『五通』方面將有非常具體的發力點。比如政策溝通方面,我覺得會跟『一帶一路』進行更廣闊的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在設施聯通方面,海陸空天網全部發展,特別是在中歐班列基礎上要推進亞歐物流大通道,預計下一步亞歐經濟帶會浮現出來;貿易暢通方面,特彆強調跨境貿易;而在資金融通方面,在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中,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將各設立3500億元人民幣融資窗口,絲路基金新增資金800億元人民幣,這是主要的引領方向;最後,民心相通是特別重大的問題,我們一直在提『何以中國』,即中國為什麼會成為中國?這個使命對共建『一帶一路』也存在,比如何以巴基斯坦?何以土耳其?這使得我們在文明互鑒方面要有大量的交流,使得我們自己的文化、旅遊能夠跟其他國家的文化、旅遊產生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翟崑表示。

人類是相互依存的命運共同體。企業是推動中國經濟恢復的主力軍,也是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的關鍵元素。

在圓桌對話最後,翟崑還特彆強調抓住政策紅利對提升中國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意義。他表示,企業要把握好政策走向,融合政策動力與市場動力,自身形成一套全面、系統、動態、專業、精準的政策分析系統,這無論對提升企業國內競爭力還是提升出海競爭力都將非常有利。

(編輯:郝成 校對:顏京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44471155b122b5d1acd1f57a86b6af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