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5日刊總第3390期
《重紫》點映禮省流版一句話總結:差點沒能「活著」從騰訊視頻出來。
看完2023年的仙俠大劇《重紫》,觀眾不再呼籲「我的CP鎖死」,而是變成了「虐到底吧,一個別活」。事實證明,仙俠的盡頭是宿命感,BE美學的浪潮奔騰永不息。截止目前,《重紫》在貓眼、德塔文、Vlinkage、雲合、骨朵等權威數據平台的播放熱度依舊排名靠前:開播一周的貓眼熱度超越《狂飆》,在播期間持續占領骨朵網絡劇周榜冠軍。
自去年底,國內視頻平台爆劇競相比肩,劇集市場呈現出更強勁的類型化勢態,現代劇毫無疑問是頭牌流量,相比之下,仙俠劇的市占率讓該類型一度被認為難再回春,巔峰好狀態一去不復返。而去年暑期檔的《蒼蘭訣》後,仙俠賽道的黑馬位置空缺,劇情好看數據也好看的作品的確稀缺——直到「小蟲子」降臨。《重紫》的火,是因為這屆觀眾依然愛純虐嗎?還是劇情虐得實在太精彩?
虐只是表征,《重紫》的內核,慢慢挖著看才有意思。
仙俠劇絕地求生,《重紫》憑啥
開播之前,《重紫》的配置就是大家常說的「好餅」,頭部梯隊青春小花打頭陣,古裝暖美男保駕護航,風格各異的鮮肉美男豐滿群像畫卷,提升顏值閾值;S級項目定位,經典仙俠IP改編,故事深度足夠,滿足仙俠劇粉的基本需求還有深挖價值觀的空間。放在仙俠101狂飆的時代,《重紫》項目也正值當打之年。
彼時小花楊超越早就是備受影視圈和投資圈青睞的新一代愛豆,有顏有性格有鋒芒,來當一個新時代的三生三世多層次女主再合適不過,於是超越妹妹的第一個更加複雜屬性的角色花落《重紫》。但外界多少擔心女主角的深度和廣度該如何塑造,而時代造英雄,事實證明兩年後的今天,楊超越帶來的Buff沒有減弱,並交出了一份超越期待的演技答卷,且《重紫》項目的走熱也不僅僅是依賴楊超越的影響力效應。
從彈幕數據可知,《重紫》開播首日的彈幕量超1.3w(數據來源骨朵),此後持續走高。具體來看,彈幕詞雲間除了對楊超越個人的討論,有關劇情的節奏和細節討論占據滿屏,例如開篇重紫階段的討論集中於女主自然嬌憨心直口快的個性,以及隨之推進的劇情密度,整體圍繞著「仙界拓荒」的溫暖意趣展開。矛盾衝突點驟增的魔紫部分,有關人性和抉擇的討論增加,探討洛音凡從立場的行為舉止轉變的觀點明顯增多。
擁有如此多龐大細節的觀眾認可,我們能不能蓋棺宣告《重紫》已經脫離了「粉絲劇」的範疇?
有一個細節很有意思,劇中重紫有多條線CP,和師父雖是官配但並不完全討喜,然而觀眾挖掘出來了徐正溪飾演的洛音凡的多重內心活動,用戶反饋跟劇集主題相當吻合,沒有盲目磕。同時,與官配CP相對應的是,其他配角也基本都有自己的CP線,也更是基於人物個性所作出的「抉擇」而發生的故事。可以說,《重紫》的內核之一是抉擇,觀眾敏銳地共情到了這一點。
從劇情主題回到主線CP上,在一個強有力的仙魔世界架構的支撐下,男女主的行為動機也是基於世界觀發生,同時高於該世界規律的運行,這便造成了一種值得玩味的觀劇體驗:能用主角所代表的第三視角觀看這個體系,或被蒙蔽,或產生癲狂,或開悟,或放下,總之不是傳統意義上轟轟烈烈伴隨主線任務成長的金身神仙。這樣的主角,是有瑕疵的,也是更抽離和冷感的,更是具有神秘力量的。
跳脫劇情看演員,徐正溪和楊超越擁有一種巧妙的平衡:一個是在古言現言中都具備靚絕人心的能力,摸爬滾打中有了多一分不多少一分不少的半熟氣質,一個是天真莽撞中帶著粗糲大智慧的野性少女,兩位演員的氣質經歷剛好符合《重紫》劇中人物成長起點,同時也在演繹中完成了相互「扶持」的作用。作為一部全然的大女主劇,這樣的主角搭配恰到好處並備具巧思。
觀眾還愛仙俠劇,
《重紫》的六魂七魄在哪兒
觀眾看到《重紫》的魂魄跟已播的仙俠劇有珠璣碰撞之處,也有美美與共的不同亮點,《重紫》的魅力源自於世界觀和主角成長史的交互。
一直以來,仙俠劇飽受爭議的一面就是故事裡的世界看起來被同化了。相似的架構、相似的人物關係、相似的劇情走向……在影視劇的快消屬性里,用戶沒有留出更多的試錯成本,尤其是在製作成本和故事核心都更加內卷的仙俠賽道上。因此,仙俠劇很早就成為了被吐槽的重災區。然而,平均每年一兩部爆款仙俠劇的出現,從最早的《仙劍》系列,巔峰的《花千骨》《青雲志》《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到去年無人不愛小蘭花(《蒼蘭訣》)、如今誰人不識重紫君,這些曾經最高單部播放量超百億、如今新計算方式站內熱度過萬,都宣告著仙俠劇不僅沒有沒落,而且依然是穩定的存在。
仙俠賽道的真相是,它擁有90-00後一代的核心受眾群,併網羅前網文時代的核心受眾85後;同時女性消費者占據主力群體,相比第一代經典《仙劍奇俠傳》,如今仙俠劇的男女受眾比例已經從五五開分化成了三七開,並且有不斷加劇的趨勢(數據來自FUNJI)。這很好地解釋了仙俠劇在大眾文化里的「沒落」和爆款不斷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在垂直賽道上,競標得勝者往往依靠的是相似架構中的獨特景觀設計,能否創造出全新的劇集文化,審美創新說了算。
《重紫》的基因無疑是優越的,網文的回味悠長讓無數書粉意難平,卻又得到高度情感共鳴,這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撒糖和生虐的故事。《重紫》劇集的題眼更是相當準確:撕裂仙魔兩道的是人心,更是慾望,而慾望卻是由善驅使。洛音凡心懷蒼生也愛一人,陰水仙則為續愛人之命不惜入魔,還有徹骨疼痛三世終於勘破真相的重紫,所有人在輪迴的體系中尋找的都是自我,都是慾望,而在有人打破「我執」後,仙魔的邊界就同時被打破了。
如果《重紫》一開始就將這樣的世界觀展現給觀眾,便收穫不了最終的立意。反而,《重紫》用鮮活的視聽語言,營造了一個一開始不易被察覺的宏大敘事進程,在劇中,小重紫從莽撞青澀,到成為文紫時的嫻雅機智,以及最終魔紫的大徹大悟,故事以再普通不過的視角展開,結合不同結界內的七情六慾和眾生百態,才娓娓道出了一道魔界的血脈里藏著的暗涌究竟何等深刻。而這些大江大河,觀眾不看到最後,心流里是無法蹦出那個最強音符的。
這便是《重紫》的魅力。在無數大開大合的前作劇情之後,它用極其克制和深藏不露的敘事,緩緩地揭開了以女主角為中心的風暴是如何從小旋風聚集成龍捲風,甚至不忘描繪暴風雨後一片落葉的寧靜。旋渦中心的主角很重要,勝在同時擁有少年感+少女感的楊超越展現了身為破壁者的決心與超脫,也賦予了這部劇更多的觀賞價值,試問誰不愛純白青蔥的小莽夫,又抵擋得了小魔仙變身後的智性魅力呢!在這個過程中,仙俠劇骨灰粉可以盡情欣賞盛世美顏和甜虐糖渣,也能領悟到劇集最終想表達的命題。《重紫》的魅力更是,它用自己的方式請君入戲。
《重紫》層層疊加的氣質積累成了一種價值觀,用少年屠龍的三生三世轉圜講人性和蒼生,氣勢浩瀚也浪漫。
「小蟲子」的基建思路
即便如此,《重紫》也陷入了仙俠劇的一類誤解。
眾所周知,仙俠劇前期開發成本不算高,但受制於類型製作周期長,實際操盤時的投資水平也往往較高。觀眾所看到的「三生三世」「輪迴」「吐血」等元素,都是市面上流行的仙俠作品的通用元素,神、魔、人,故事框架基本不變,但可以動的是其中的立意走向和細節鋪陳,包括製作審美上的創新。這也是為什麼市面上的劇集,如果僅僅在故事、製作、人物等其中一個面向上做出創新,就能帶給觀眾足夠多的驚喜。
《重紫》的確是一個備受期待的IP,也是一個很容易被捧殺的項目,主角班底偏稚嫩,初看下來製作風格和前輩差別不大。深入了解後可以知道,主創奔著呈現特色中國傳統仙俠世界的目標而去,渲染的是素雅中不乏韻味的氛圍設計,營造一種容易入戲的仙俠劇氛圍,又在細節上和其他劇作區分開來。
製片人許文俊曾在媒體上表示,僅僅在服裝造型上,《重紫》就將配色運用到了極致,大到不同陣營、各自派別的衣服色塊,小到服裝面料上的符號細節,都做出了很具體的區分,「劇中仙界是『五彩斑斕』的白,南華、青華、天山、崑崙都有各自的代表色,並非只有單調的白色;而魔界則是『五彩斑斕』的黑,細節上增添了神秘符號化的設計,凸顯出魔族的神秘與不羈。」
而在取景方面,劇組去到了雲南、貴州、黃山等多地勘景,最終選擇在三清山、雁盪山等風景區實地取景,在質樸秀麗的青山綠水原生態景觀之上,用瑰麗想像還原故事中的世界觀。
在整體設計中,布景和世界觀緊密聯動,人物設計則與演員嚴絲合縫,劇本創作則是在劇組拿下IP的第一時間開始進行。縱觀《重紫》影視化落地的整個過程,雖然耗時四年有餘,但板塊之間聯動合理,並且是十足的「細節控」。從劇組的其他路透中可以得知,女主角楊超越的台詞量為全劇最大,經常需要一字不落的背下來大段台詞,而演員和劇組的磨合也相當絲滑。
《重紫》將重點放在當代仙俠精神的再創造上,用項目推進上的精密結構和清晰思路,集中注意力干大事,最終成就了原著和影視化作品精氣神的高度統一。在仙俠劇越來越求新求異的當下,用時隔四年依然不過時的主題思辨,讓觀眾回歸航道、再次上頭。
在原著中,作者蜀客最後在書的結尾寫道:
「仙與魔,本就是人性中的兩個極端,仙因太完美太多束縛失去幸福,魔因太放縱太陰暗不能幸福,有仙性有魔性,才是真的人。那些不去控制惡念傷害他人的人,他們有苦衷,我們同情,但絕對不能縱容,偽君子是偽,但我們需要控制和約束。」
最好的中國故事,寫深了都是人性糾纏和哲學命題,《重紫》拿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