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15歲的劉媛媛,我想說……

2022-05-27   媛創課堂劉媛媛

原標題:對15歲的劉媛媛,我想說……

15歲的時候,我在日記本上寫道:

30歲前:

一定要考上北大!

一定要出國讀書!

一定要回來創業!

現在30歲已經過去,這裡面的目標基本上也都完成了。

然後我設想了一下,如果有個機會,可以穿越回過去,我想和過去的自己說些什麼呢?

思來想去,這幾句話,我一定要說。

01

首先,一定不要害怕犯錯。

初入社會的職場小白,大多都有這樣一個認知:特別怕犯錯

但有時候,我們怕的不是犯錯,我們怕的是別人的目光。

犯了錯,我們沒有道歉的能力和勇氣,就不敢說出對不起。

回首過去,這幾年我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

做錯事,就要第一時間跟別人說對不起。

事事完美很難達到,但我一定為自己做過的事負責

這個習慣,給我無限的勇氣,讓我進行更多的嘗試。

當你嘗試更多的時候,你的可能性就更大。

不要為了成為所謂的別人眼中的完美自己而放棄那麼多的機會。

這是我想說的第一點。

02

其次,不用非得樹立那些「遙遠的偶像」,去身邊找「對標的對象」

「遙遠的偶像」會帶給你很多錯誤的想像。

TA會讓你覺得成功是這樣,成功是那樣。

但那些揣測都不一定是對的。

你的身邊,一定有人比你做得更好。

我這些年心態特好的地方,就是遇到比我強的人,我會覺得特別感激和慶幸

我從來不會嫉妒。

因為他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呀。

他們在我面前,無比生動地展現了,一個人該如何變更強。

所以,我們要跟他們學習、模仿,甚至去復刻。

這是一個特別快的成長方式。

人生不是競賽,友誼也不是戰場,實在不必分個你強我弱。

03

然後我想說:永遠都不要懷疑奮鬥的意義。

我把自己稱做「移民一代」。

因為我們是從小地方到大城市來打拚的。

移民一代,就是要拼的。

既然要在這個地方從零到一去紮根,就沒有資格去躺平,也沒有條件去躺平。

當今社會之所以天天唱著「奮鬥無用!年輕人就該躺平!」這樣的口號,是因為:

當整個經濟不再急速發展的時候,機會會變少,上升通道會變窄。

大盤不漲了,年輕人就很難看到希望。

所以這個時候,大風向就會鼓吹大家都「躺」下來。

但這是不對的。

不管外界環境怎麼樣,不管今天發生了什麼,不管太陽是否升起,每個人的努力都有它自己的意義。

我們並不一定要比別人好,但可以每天都比昨天的自己強一些

這樣,青春才沒有被辜負。

04

還有最後一點,就是一定要學會借力和借勢。

幾年前,我曾經分享說:

站的位置,有時候會大於自己的努力。

你在北上廣買房跟在老家買房不一樣,因為位置決定了速度。

我每個朋友都說:劉媛媛,你真的是踩中了風口。

我原來做知識付費的時候,是知識付費剛興起;

後來做自媒體,做短視頻,做直播,好像就恰恰踩在那個點上。

但其實我並沒有去主動選擇,而是順勢而為

我不鼓勵大家每個人都去選擇熱門行業。

但是請注意,如果:

你在30歲之前選對了行業;

或者你沒選對行業,你選對了頭部公司;

或者你沒選對頭部公司,你選擇了對的老闆去跟;

這些,都會讓你的速度比別人更快。

如果這三個都選錯了,那麼十年,20歲到30歲,這黃金的十年可能就被浪費了。

因為:「人生有許多個十年,可是如果剛好是18歲到28歲,那就是一輩子。」

所以,有時選擇比努力重要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它們靠的不僅是自己。

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去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好好想一想,再去行動,再去做。

其實我不同意那種什麼「30歲之前要年薪過25萬,否則人生就是一事無成!」這樣的破論調。

我們每個人都像一棵樹

我們紮根在這裡,該開花開花,該結果結果。

一點一點地去生長,去舒展,去夠到陽光

我們不必急功近利,但也不要因為缺少思考而錯過某些成長。

就向著明亮那方,哪怕只是分寸的寬敞,也要向著陽光照射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