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奧運怎麼辦,這場會議傳遞4大信號

2023-10-19     體育大生意

原標題:未來奧運怎麼辦,這場會議傳遞4大信號

未來奧運怎麼辦,這場會議傳遞4大信號

文|林苑

10月15日至17日,國際奧委會第141次全會在印度孟買舉行。大會通過了多項決議傳遞出了不同尋常的積極信號,引發世界體壇矚目。

變革是本次會議的題中之義,走過一個多世紀的奧運會,正面臨新時代的十字路口,對機遇的捕捉關乎奧林匹克運動可持續發展。本次全會是一次文化、思想和未來願景的交流與碰撞,更是一次決定奧林匹克運動未來的里程碑式會議。

放大東道主優勢,提升各國辦會意願

本次全會的議題涵蓋了奧林匹克運動的可持續性、青年運動員的發展以及全球體育社區的合作等多項內容。適應時代潮流擴大奧運會項目群眾基礎,進而提升各國辦會意願,一直是奧委會思考的重點。

此次全會決議通過了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新增5個項目:棒壘球、板球、腰旗橄欖球、棍網球和壁球。據了解,項目的增加不會改變LA28組委會68.8億美元的辦會預算。有關新項目參賽運動員總數等細節尚未最終確定,不過NFL、MLB兩家大聯盟已同意讓現役球員參加奧運會,MLB暫停奧運年賽季的判斷也成為關注的焦點。(延伸閱讀:腰旗橄欖球等5大球類即將入奧,帶來哪些驚喜?)

此次會議的舉辦國印度也是推動「國球」板球進入2028洛杉磯奧運會的主力軍之一,以板球入奧為契機,印度將進一步向有關方面證明自身的辦會能力。不少印媒表示,印度已經準備好舉辦像奧運會這樣大型賽事。印度在國際奧委會的地位正在上升。

除了印度,印度尼西亞、墨西哥和波蘭均有意申辦2036年奧運會,國際奧委會最早將於2026年宣布最終舉辦地。

值得一提的是,印尼足協一周前還在與澳大利亞就聯合申辦世界盃進行談判。但由於沙特官宣單獨申辦2034年世界盃,印度尼西亞選擇予以支持。印尼足協主席托希爾在一份聲明中說,「印尼將繼續為申辦2034年後的世界盃以及其他國際足聯賽事做準備。」這也就意味著,近期印尼或許會將更多精力投入申辦2036奧運會。

不難看出,為了提升奧運會申辦意願,國際奧委會最大限度允諾東道主將自己的優勢項目帶入賽事。這無疑將使東道國觀眾對賽事的關注度大幅提升,進而提升奧運會門票及相關贊助收益,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形成各國積極申奧的正向循環。

巴赫在大會演講中還談到了人工智慧(AI)的話題:「我們的持續成功取決於我們如何擁抱不斷加速發展的數位技術,特別是人工智慧。這使得《奧林匹克2020議程》更加緊迫,』要麼改變,要麼被改變』。」

巴赫表示,國際奧委會必須掌握主動權:「我們必須對人工智慧的機遇和風險進行全面分析,然後立即採取行動。如果事情進展順利,你可能會在巴黎奧運會看到一些初步的成果。」國際奧委會已經成立了一個人工智慧專家工作組來指導其工作。

氣候危機倒逼國際奧委會提前確定冬奧舉辦地

新興項目推動下,夏季奧運會呈現出年輕化面貌,看點與日俱增。然而,冬奧方面,最近出現的一系列消息讓未來幾屆冬季奧運會頻生變數。

近日,2026米蘭-科爾蒂納丹佩佐冬奧會組委會主席馬拉戈表示,由於科爾蒂納新建雪車雪橇比賽場地項目無人應標,義大利政府已決定不再推進相關建設計劃,並建議將冬奧會比賽挪至境外舉行。如果成行,將是歷史上首個在主辦國之外舉行項目比賽的冬奧會。

而對於依賴自然條件的冬奧會來說,更大的挑戰來自氣候危機。

在本次全會上,國際奧委會表決通過決議,將在明年同時確定2030年和2034年冬奧會的舉辦地。

國際奧委會認為,隨著氣候變暖,未來全球適合舉辦冬奧會的地區數量面臨逐漸減少的趨勢。為應對這一挑戰,國際奧委會未來冬奧會舉辦地委員會此前建議,同時確定2030年和2034年冬奧會的舉辦地。

國際奧委會未來冬奧會舉辦地委員會主席斯托斯表示,同時確定下兩屆冬奧會的舉辦地,有利於奧林匹克運動的「安穩」,因為這不僅確保了2034年之前都有可靠的冬奧會東道主,還可以讓國際奧委會有時間去考慮冬奧會的未來。

目前,瑞典、瑞士和法國均有意申辦2030年冬奧會。因受東京奧運會競標舞弊醜聞等事件影響,之前呼聲很高的日本札幌因東京奧運會已宣布退出,將探討2034年之後申辦冬奧會的可能性。

美國也在考慮申辦冬奧會,不過為避免與2028年夏奧會銜接過於緊湊,美國鹽湖城更傾向於申辦2034年冬奧會。

有意思的是,中國女子自由式滑雪運動員谷愛凌將擔任鹽湖城冬奧會申奧大使,發揮她在年輕人中的影響力,鹽湖城申奧幾率是否會因此增加,有待結果驗證。

2022年10月,沙烏地阿拉伯獲得了2029亞冬會舉辦權。為此,他們籌划著在沙漠中部建造世界級冬季運動中心。未來沙特也存在申辦冬奧會的可能性。

5000億刀建設未來城

沙漠國家沙特成功申辦亞冬會

「電競奧運」提上日程,緊跟趨勢擁抱年輕人

巴赫在本次全會開幕式上致辭時透露,他已經要求新的國際奧委會電子競技委員會研究創辦奧林匹克電子競技運動會。

他呼籲奧林匹克運動轉變思維方式,以抓住數字化機遇:「年輕一代有全新的思維方式。他們現在過著數字化的生活。我們不能忽視他們的想法,如果我們不這樣做 如果我們不想危及我們自己的未來,我們就不能忽視他們的想法。我們必須讓他們用年輕的心態來引導我們。」

《奧林匹克2020議程》改革的另一個關鍵原則是,體育需要走到人們生活的地方,國際奧委會主席說:「這對現實世界和數字世界都是如此。今天,體育運動必須爭取年輕人的時間和注意力。因此,我們必須與身處數字世界的年輕人接觸。」

電競入奧一直呼聲不減,巴赫此番表態無疑讓電子競技離加入奧運會大家庭更近了一步,也顯示出國際奧委會進一步擁抱年輕人的意願。

不過,國際奧委會眼中的電子競技與傳統意義上的電子競技遊戲有不小差別,從今年6月份於新加坡舉辦的首個「奧林匹克電子競技周」就能窺見一絲端倪。(延伸閱讀:首辦電競周,國際奧委會為「電競入奧」劃線)

《Tennis Clash》

此前,國際奧委會對電競入奧相對謹慎,一方面預見電競發展趨勢,以及在年輕人中的受眾基礎,另一方面並不願意放棄價值觀紅線。

早在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引入電競作為表演項目之後,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還曾公開表示,電競遊戲涉及暴力,有違奧林匹克的價值觀,不會被奧運會所接受。

如今,他主張符合奧林匹克價值觀的電競,「在電子競技領域,價值觀一直是我們不會妥協的紅線。為了符合奧林匹克價值觀,一家行業內領先的發行商對他們的一款熱門遊戲重新進行設計——這樣玩家就可以射擊目標,而不是人。」

在杭州亞運會上的《和平精英亞運版本》也有助於幫助我們理解國際奧委會眼中的電競形態,該版本中沒有對射、大逃荒等玩法,而以打靶競速決出金牌,體現了體育與電競的融合,更加符合奧林匹克的友誼、團結觀念。

無論如何,近期國際奧委會動作頻頻,正積極探索和研究電競入奧的方法途徑,勢必對電競產業未來發展產生多重影響,可以預見電競運動將成為名正言順的體育運動,並進一步提升全球影響力。

國際奧委會主動推動電競入奧,也將自上而下對電競產業起到引導作用,電子競技將更多融入體育屬性,奧林匹克精神貫穿於電競項目設計之中,扭轉社會偏見吸引更多力量加入電競事業,打開一片新藍海市場。

在《奧林匹克2020+5議程》中期報告中,國際奧委會針對議程第9條改革建議「鼓勵虛擬運動的發展並進一步與電子遊戲社區互動」,進行了工作復盤,或許可以理解為創辦電競奧運會的路線演進。報告提到「電競奧運」計劃的推進與單項體育協會將各自項目數字化的興趣與意願直接相關。

報告指出,藉助虛擬體育的日益普及,國際奧委會有機會推廣奧林匹克運動、奧林匹克價值觀、體育參與,並與青年群體建立直接聯繫。

《奧林匹克2020+5議程》中期報告

為此,國際奧委會認為應重視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的角色和責任,在其規章制度和戰略中明確將虛擬與模擬體育運動視為一門獨立的項目。

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IF)應增加對與電子版體育運動相關戰略的投資。這些戰略通常包括與遊戲出版商的合作,以共同開發和推廣遊戲,並達成許可協議;制定這類遊戲的規則;以及舉辦在線、混合和實體的比賽活動。

2023年3月推出的「奧林匹克電子競技」品牌,體現了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在這一領域的日益參與。該品牌不僅為奧林匹克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和廣泛的遊戲產業提供了一個展示其在虛擬體育和遊戲領域發展的平台,而且還鞏固和促進了國際奧委會在虛擬體育方面的立場。同時,該品牌為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提供了一個機會,以加強其自身與虛擬體育世界的聯繫、參與和工作,同時為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與其各自遊戲發行商之間的合作關係增加了重要價值。

在2023年,奧林匹克電子競技系列賽走進了公眾的視野。該系列賽著眼於促成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與遊戲發行商之間的緊密合作,共同推出與各自管理的體育項目或學科緊密相關的電子遊戲。這種合作模式的雛形可以追溯到2021年的奧林匹克虛擬系列賽,當時有五個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參與其中。而到了2023年,首屆奧林匹克電子競技系列賽的規模已擴大至包括10個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

這種合作需求自然催生了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與遊戲發行商間的深入討論,進而促使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在其規章和戰略制定中,將虛擬和模擬形式的體育運動納入正軌,視為正式的比賽項目。同時,為了維護與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和遊戲發行商的直接聯繫,並確保每款遊戲都由相應的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負責管理,國際奧委會決定繼續實行不認可任何電競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或其他管理機構的政策,而是選擇直接與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和遊戲發行商溝通合作。

在奧林匹克電子競技系列賽的舞台上,舞蹈與射擊兩大項目與遊戲出版商締結了新的盟約,這得益於系列賽所提供的契機和遊戲出版商渴望與奧林匹克電子競技品牌聯手的熱切願望。這些新生的合作關係為選手們以及在線觀戰的觀眾鑄造了不小的價值,直接推動了國際電聯在戰略投資方面的進一步拓展。

國際奧委會持續與奧林匹克運動的其他參與者深入交流,針對遊戲和電子競技領域的問題提供指導,推動他們在此領域採取行動。為了傳達其遠大的願景並推動變革,國際奧委會參與了與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國家奧委會(NOC)以及夏季奧林匹克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協會(ASOIF)的多輪會談。

在眾多討論中,國際奧委會明確表示,只有那些得到奧林匹克或國際奧委會認可的、由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管理,並且符合奧林匹克價值觀(例如,避免展現公開暴力)的體育比賽,才有資格被納入奧林匹克電競系列賽的行列。在國家奧委會協會(ANOC)的大會上,國際奧委會執行委員會向國家奧委會組織重申了一個核心原則,即國家奧委會組織應僅在符合特定條件的情況下,將遊戲納入其電競賽事項目。

·須由奧林匹克或國際奧委會認可的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負責管理;

·所認可的賽事應以體育為基礎,且需彰顯奧林匹克的核心價值觀;

·獲勝者應獲得特殊的認可,以此與傳統體育比賽的勝者區分;

·國家奧委會組織不應與任何電競國際體育聯合會形成排他性的合作關係。

報告提及,為期四天的2023奧林匹克電子競技周共發放了約20000張門票,通過專門為互動打造的免費遊戲區(包括籃球、高爾夫和賽艇體驗區),觀眾有機會近距離了解新興體育運動和創新技術。活動的亮點包括:氣氛熱烈的開幕式;《火箭聯盟》《街頭霸王》《NBA 2K23》表演賽,超過30小時直播等。

現場調查揭示,82%的參與者表示,此次活動對他們對奧運會的認知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而超過75%的參與者感嘆,活動體驗超越了他們的預期。

奧林匹克全球合作夥伴也踴躍參與到奧林匹克電子競技周的活動中。除了兩家合作夥伴之外,阿里巴巴、安聯集團、可口可樂/蒙牛、德勤、英特爾、松下、三星都在新加坡設立了現場展台,共同見證了這個與眾不同的電子競技盛會:

奧林匹克全球合作夥伴阿里巴巴享有額外的營銷權益,在兩個舞台、評論員展台,以及球員介紹環節作為呈現合作夥伴獲得了更多的曝光機會。可口可樂和蒙牛均為活動提供了他們的產品。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蒙牛首次在國際奧委會下轄活動中展示其產品。

追求男女平等,尊重運動員言論自由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全會在推動體育與社會發展議題上也有重大進展。

全會於10月17日投票選舉產生8名新委員,國際乒聯主席佩特拉·索林、華裔演員楊紫瓊等此前獲得提名的8名候選人全部順利當選,在4名女委員加入之後,國際奧委會委員的女性比例已經達到41.1%。

近年來,國際奧委會致力於實現男女平等的目標,東京奧運會開幕式上首次啟用男女雙旗手,向世界展現了奧運會對男女平等議題的重視。

據統計,東京奧運會上女運動員的比重達到48.8%,為歷屆最高。而到了明年巴黎奧運會,將首次實現參賽人數的「男女平等」,屆時將有男、女子各5250名運動員參賽。

巴黎奧運會首次實現參賽人數的「男女平等」

本次全會還通過了《奧林匹克憲章》修正案。其中,「奧林匹克主義基本原則」增加了有關尊重人權的措辭內容,第40條增加了有關奧運會上運動員、團隊官員和其他人員言論自由的規定內容。

毫無疑問,國際奧委會通過《奧林匹克憲章》修正案為國際社會發出強烈信號:體育可以促進人權事業發展,人們開展體育運動的權利必須得到維護。同樣,體育在改變女性地位、增進性別平等議題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國際奧委會相關舉措體現出對社會發展趨勢的關切,奧林匹克運動將以更符合社會觀念潮流的面貌融入全球發展格局。

接納新興項目、應對氣候變化、推動性別平等、尊重保障人權,奧林匹克運動的魅力就在於此,它總是與時俱進,融合體育運動和社會發展趨勢,不斷發展自身精神內涵,為人類體育事業發展指明前行方向。

註:本文所用圖片來自Osports全體育及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0126ba0e8fa6b3280ffb9abe4df1c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