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Eric Lofgren)
美國國會於12月17日通過了《2020年國防授權法案》,太空部隊向現實又邁進了一步。「太空部隊」(Space Force)一詞不僅戰勝了「太空軍團」(Space Corps),更重要的是,這種新型軍種將獲得實質性的採辦權。雖然這還沒有實現特朗普建立一個獨立部門的夢想,但與在海軍之下的海軍陸戰隊相比,太空部隊在空軍之下將擁有更多的控制權。然而,太空部隊塑造未來的能力仍然存在一個主要障礙。
組織
擬議中的太空部隊將有一名太空行動負責人(CSO),直接向空軍部長彙報,並擔任參謀長聯席會議成員。太空行動負責人職位,地位將與空軍參謀長相等。這種安排也反映了海軍部中,海軍陸戰隊司令和海軍作戰部長之間的關係。
由於處於第一年的過渡時期,太空行動負責人可以同時擔任美國太空司令部司令。作為一個作戰組織,太空司令部不是由太空部隊運行的。太空部隊將在訓練和裝備作戰司令部方面起主導作用。
空軍部設立了負責太空採辦和集成的空軍助理部長(ASAF/SP)新職位。該職位將於2022年10月1日成為軍種採辦執行官(SAE),並將擔任太空部隊採辦委員會主席。
這樣一來,空軍部將擁有兩名軍種採辦執行官,這在軍事部門中獨樹一幟。而海軍只有一名軍種採辦執行官來處理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的採購事宜。
採辦權力
雖然太空部隊的領導層仍然向空軍部長彙報,但其擁有軍種採辦執行官意義重大。我們可以看下通過「大A」採辦系統定義和批准項目的過程。
首先,太空部隊的軍事人員將制定需求,其中大部分需要得到聯合需求監督委員會的批准。這使太空行動負責人在確定部隊力量結構方面與任何其他參謀長處於同等地位。
然後,需求得到驗證之後,將被輸入到里程碑決策權力(MDA)控制的「小a」採辦流程中。里程碑決策權力負責將需求轉化為物資解決方案,並通過定義一系列「里程碑」(例如原型設計、全面的開發和生產)來授權該項目。里程碑決策權力還負責對簡化的採辦程序進行批准。
項目採購戰略由太空部隊採辦執行官制定,然後將被納入計劃、規劃、預算和執行流程,即PPBE。軍種採辦執行官批准的項目不會自動獲得資金。太空部隊的軍事人員必須通過PPBE流程來籌集資金。這就是太空部隊的採辦權力可能失效的地方。
預算之爭
太空部隊和空軍的軍事人員都將向負責管理的副部長(SAF/MG)提交他們的項目計劃和資金請求。由於可用資金有限,在向更高級別呈報之前,必須在項目計劃之間進行權衡。
預算分配常被視為「零和博弈」,太空部隊預算增長如果以犧牲常規空軍為代價,可能會引發爭議。按照2020財年預算申請,美國將投入140億美元用於太空項目,這還不到美國空軍總投入的9%。這個數字可以根據誰的觀點更有說服力而改變。相比之下,海軍陸戰隊在海軍資金中的份額在15%到29%之間。這還不包括另外6%由海軍控制的「支持陸戰隊」(BISOG)基金。
缺乏對資金的控制實際上可能扼殺新的開發項目,直到這些新的項目能夠滿足空軍的能力、成本和計劃的想法。
除非美國空軍部長比以往發揮更積極的作用,否則幾乎整個太空部隊的技術發展可能會像一個相當於美國空軍本身的部門那樣進行下去。然而,在PPBE流程中,空軍和太空部隊之間的衝突可能會升級,更大的空軍可能具有跟大的支配權力,而太空部隊不得不進行妥協。
來源:防務新聞網